《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有哪些心理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课始,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展示汶川地震过后的废墟画面,教师深情地述说这一组组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可怕性及严重性。
3、是啊,地震是残酷的,它让多少人失去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同样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听朗诵,扫清文字障碍。
2、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3、要想把课文读好,先看是否扫清文字障碍。通过各种方式认读生字。
4、学生对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师引导学生将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串联起来说清楚)这篇课文记述(1994)年,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
过渡: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其实人类就像蚂蚁一样渺小,生命总是在瞬间灰飞烟灭。可是,父亲和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三、探究父亲的了不起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大地震)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三十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3、师: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父亲是如何做的?
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这部分课文当中有很多有关这位父亲的描写,请你仔细的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画下来也可以作批注。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3)仔细读以下这几段对话,说说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
好心人:“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父亲: “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父亲:“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父亲:“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第一次问话是乞求语气,此时父亲的心情很低落,因为好心人的劝说让父亲觉得希望渺茫。第二次,消防队长的到来,给了父亲希望,但是消防队长的劝说,让父亲刚燃起的希望又浇灭了。第三次,警察的劝说及警察的不愿意帮忙令父亲很难过很绝望。)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小时……通过这串数字,我们可以想象出父亲都经受了多大的痛苦和折磨。他确实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父亲!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阿曼达,看看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父亲有个怎样了不起的儿子。四、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位父亲说?请把它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