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1、学会本课“司、跃”等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3、通过看注释等方法了解古文的意思。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我们在以前积累过一些句子,下面老师说前半句,同学们说后半句。师:人之初……学生:性本善师:人不学……学生:不知义1、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司马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认识复姓“司马”。“万俟 司马 夏侯 诸葛 像这样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叫复姓。你听过哪些有这样姓氏的名字。(学生说)、(出示图片学生)猜一猜这个故事,学生简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1、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说一说读古文的感受。指点:文言文中没有轻声,“儿”读二声。说一说“儿”在句中的意思,小孩子。(板书:群儿 一儿)3、指名展示读。(逐步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逻辑停顿。)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4、齐读课文。师: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1、理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于水中。”师提示;可以先把句中每个词的意思弄懂,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瓮”可结合文中图片和注释来理解,指的是口小肚大的陶罐。(3)指名读。齐读。2、理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理解第二句话。皆,是什么意思?结合注释。(2)、司马光怎么做的?读一读“光持石击瓮”,是一下就击破了吗?用动作演示一下。理解“持”,用手拿,所以是提手旁。(板书:持石击瓮)(4)齐读。预设:机智的司马光。再读:“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3、朗读全文。(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在节奏和停顿的把握上会更准确,更能体会到文言文的意韵。)游戏:两个同学分别讲这个故事,一个用白话文,一个用文言文。1、齐读,试背。 3、比赛背诵。一、指名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眼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2、提供拓展资料《司马光山中斩杀蟒蛇》。边读边思考,你对司马光又有什么新的认识?三、角色表演。1、小组试演,教师相机指导。3、评价。四、指导书写“庭、登、跌、持”。2、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课.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