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一位新教师在游戏中角色的认识和改变
【摘要】幼儿园里的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幼儿园依靠自己的想象去模仿成人世界的情景和言
行,充分发挥主动性去交流互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师对游戏的指导与管理方式也
占成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以往对幼儿游戏的玩法中推进到旧游戏新玩法,引出教师在幼儿游
戏活动中角色的变化,体现出教师从游戏的讲述者和游戏规定者到现在的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转变,把各
种角色转变的实施措施都以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了说明,帮助幼儿园教师在提高理论认识的同时,获得
了相关实践经验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育管理,管理改革,教师角色
一、案例背景
当前,各地幼儿园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区域游戏、自主游戏等。在游戏中幼儿教师要充
分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进而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游戏环境,
给予均等的游戏机会,让他们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择将参游戏,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游戏的具体
实践;让幼儿在选择材料、幼儿互动等过程中,分享游戏中的成功及快乐体验以及彼此的游戏经验,以
提高幼儿参于游戏的主动性,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但是在以往的游戏指导中,教师
往往会成为游戏的讲述者和规则的制定者,使幼儿不能充分参于到游戏,无法真正起到开发智力,提高
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效果。
而幼儿园游戏活动变化不定,它呈现的生成性、开放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技巧”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幼儿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教育技巧”主要指教师的调控技巧,即使教师对教
学指导活动进行状态的一种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从而使幼
儿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得到发展。马卡连柯把它称之为一种“品质”,有了
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公式化,才能估计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
二、案例描述
在开学初,我们班创设了一个娃娃家,娃娃家是一个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他们喜欢在这个游戏中扮
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去照顾娃娃。
场景一:游戏开始时,我就对各种规则进行了讲解,可以模拟真实场景,照顾自己的娃娃,而且一定要
细心认真,看谁的娃娃最开心。随后就有了这样的记录:娃娃家里,孙乙涵手抱娃娃,一会儿喂娃娃吃
饭,一会儿给娃娃讲故事,一会儿又拿起奶瓶给娃娃喝奶,忙得不亦乐乎。孙乙涵把一张新的小矮凳翻了
过来,然后把娃娃往小凳里一放,双手扶着娃娃,嘴巴里不停的嘀咕着什么。在区域活动快结束时,孙乙
涵在玩娃娃家里的瓶子了,她将两个瓶子倒来倒去......
场景二:因游戏的自主性所致,一开始小朋友会把娃娃的衣服换来换去,于是跟我要了好多套娃娃的衣
服发套等,我尽最大可能满足了幼儿的要求。而女孩子也喜欢拿一些彩色的纸张或者布条做成各式各样
的“服装”。这次游戏娜娜却四处翻看,好象在寻找什么。我走过去询问,她一脸着急地说:“我要做
一件像孔雀那样的衣服,可是这些纸和布都不好看。”一边说着,又到处寻找起来。可是在后来的游戏
过程中,小朋友却把娃娃的假发全部扔掉,甚至表现出愤愤不平的样子。这时我发现小朋友的兴趣点已
经不是如何把娃娃打扮的更漂亮,反而在众多选择面前转移了兴趣,玩起衣服和头饰。
三、案例分析:
(一)教师做为讲述者对游戏的操控性。
我们都能够认同“观察幼儿游戏”的重要性,但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较重的操控性,通过案例我们可以
发现首先在游戏开始时,我以讲述性的解说操控游戏行为,而在游戏过程中,也常常没有足够的注意力
对孩子游戏中发生的事件做深入细致的思考,随即出现记录中只是讲述性的文字,或仅凭文字记录和有
限的回忆也会忽略一些关键的细节,后续记录存在偏颇,无法还原儿童游戏真实情景,因此记录没有应
有的价值。
(二)教师做为规则制定者的主观性。
从教师对游戏的设定及游戏管理等方面,都发现这种行为,例如在游戏一开始,我便会十分细致的讲清
要求,看似对儿童负责,其实却无意中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在游戏管理中对儿童的游戏行为记录带
有“定义式”的判断句,忽略了孩子行为的情境性。从场景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们从一开始规则
中的“把娃娃打扮的漂亮”向“玩衣服和头发”转变,于是在我们的记录中就会出现“xx在游戏中不遵
守规则”“xx有轻微的暴力倾向,总是愤愤不平的摘下娃娃的头发”......随意给孩子妄贴标签,极力
让孩子按照教师的行为要求。
(三)教师做为观察者对教育时机的忽视。
教师对自我角色讲述者及规则维持者的定位,会以“完成工作量”来开展幼儿游戏,甚至有些抱以敷衍
了事的心态,因此折射出对教育时机的忽视。例如在案例场景二中,我更大程度的满足小朋友的需求是
正确的做法,但是在小朋友在游戏中的发挥已经到了漫无目的地只是消磨时间,做些没有意义的举动时
。
四、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改变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管理改革中,幼儿园教师对游戏的管理也应该进行角色转变,由讲述者和规则制定者过渡
到游戏的倾听者。游戏的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也试图把自己对游戏的理解融入到实际指导中,却又因
为游戏理论及实践水平的限制,出现了杂乱无章的现象,这和游戏指导的缺乏系统性不同的是,杂乱无
章经常会一次次游戏指导中表现出来。
综合上述案例场景一和二中出现的不足,总体上来说还是我们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正确,并且
调控技能也有所不足,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所造成,所以下面就从我在游戏的操作中如何转变角
色说起。
(一)教师认清自我角色进行自控,调节游戏氛围
我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那就是游戏中的观察者及倾听者,并由此进行自我调控。这种自控是指在游
戏进行过程中,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或者对当前游戏效果不高的行为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游戏目标
,充分体现游戏价值。如在案例场景二中,发现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衣服”和“假发”上而不是“如何
将娃娃打扮漂亮”,这个时候我应该对之前满足孩子们行为的举动进行反思并做适当调整。首先要做的
便是把小朋友的关注点从其他事物上转移到游戏主体——娃娃身上来。处理方式一:“小朋友,你看娃
娃没有漂亮的衣服穿,都快冻病了,我们快给他穿好衣服吧”。处理方式二:“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
,这娃娃的衣服和头发是什么颜色吗?你喜欢他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要在游戏过程中
避免出现幼儿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这样对他们的今后成长是不利的。我还在孩子们进行游戏的同时,倾
听孩子们的心声,及时进行自我控调,不再按部就班的进行游戏以他们爱自我表现的特点,结合他们的
心理需求,灵活安排其他项目的开展,把握好有利时机,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自我表现欲,在这个基础
上形成了争先恐后表现,互不示弱良好游戏氛围。所以我现在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不仅做好游戏的观察
者及倾听者,同时在游戏中发现出现的问题时应当及时修正解决并抓住教育的机会。
(二) 教师确定观察倾听者角色,优化游戏资源和方案
幼儿园教育人士提倡游戏资源的合理利用,甚至有效重复利用,以使最大限度挖掘游戏资源的价值,更
好的为幼儿服务。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只要确定了自我角色,以观察和倾听者的身份指导游戏进
行,则完全不会生搬硬套传统的游戏思路和模板,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适当干预,以达到优化
游戏方案和资源,更好进行游戏的效果。
我们班小朋友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并且喜欢通过简单的模仿做出美的事物。案例中的娜娜要做孔
雀服装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直接教育幼儿不要这样做,会打击她的游戏积极性,并
且产生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所以当我听到孩子的需求时,可以拿出几个彩色布条或者彩纸,指导道:
“你真有想法,老师也想做孔雀那样的服装,可是到现在也没做出来。我听说要做好孔雀服装,要先从
简单做起,你会做什么服装了呢?”以这种循序渐近的指导方式,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又让幼儿懂得
要解决困难,必须从简单做起的道理,把幼儿异想天开转化为学习和操作的动力。
游戏对于幼儿不仅仅是成长过程中友好伴侣,更是他们综合素质提升的最佳方式,幼儿园游戏中,教师
要深入学习管理改革相关理念,做好自我角色转变以与定位,在游戏开展中拿出智慧和创意,激发幼儿
在动手、动脑思考中情达到商、智商、能力的提高。游戏的主角是幼儿,只有用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
进行自控,并优化游戏资源和方案,才能进行真正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更好的发展有幼儿的开放
性思维,让游戏成为幼儿发展的助力剂。
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与此同时翻阅了大量的有关书刊,如何扮演好一个教师
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并将自己的认识在游戏中实施、完善、再实施、再完善,不
断的成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版.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杨建菊,田慧琴.自由游戏的作用[].宁夏教育,2004(3):
[3]何梦焱.2-岁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研究[].调查与研究,200():
[4]邱学青.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幼儿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