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胆小 幼儿胆小 家庭 一、论题解读 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情绪,都要在此时打下基础,若这个基础打得不稳固,那么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形成了[1]。因此,幼稚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幼儿接受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家庭。在家庭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而父母对子女的启蒙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情绪情感以及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除了上幼儿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各自的家庭。家庭包括若干方面,如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父母的性格特点等。这些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因此,笔者想从家庭的各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为80后的父母在教育子女胆量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胆小:是害怕,遇到事情不敢面对,把事情的结果扩大化,有时候是一种多余的担心[3]。 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小的细胞[]。 国外现状 国内现状 父母在家庭中具有主导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个家庭里由父母起决定作用而形成家庭环境、家庭风气包围着孩子,熏陶着孩子[10]。根据调查结果,笔者从家庭的各个方面给父母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一个幸福健全家庭,给孩子爱和关心,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孩子应该得到完整的爱。因为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是不同的。父爱是沉稳、严厉、比较沉默的。父亲会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刺激、冒险的游戏,这会让孩子很有新鲜感,也会大胆尝试新事物,有创造性。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11]。”缺少父爱的小男孩,讲话嗲声嗲气,爱与女孩一起玩。母爱是温柔、慈祥、无私的。母亲通常会细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对孩子嘘寒问暖。幼儿得到父母的共同的爱,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使孩子有自信,生活安定,不易形成胆小的性格。 如果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应该爱自己每一个孩子,不可以重男轻女或是冷落自己不喜欢的孩子。这样才会使孩子自信,从而不容易胆小。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虽然不存在家长偏心的问题,但是家长又会溺爱孩子,一味在物质上、行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致使孩子要求过多,容易使孩子产生退缩、胆小。家长应该理性施爱,不要溺爱孩子,少给孩子物质奖励,多给孩子精神鼓励。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家长通常对孩子有很大的期望。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促使其更加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有时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苛求孩子。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比较好的,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各有缺点。父母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父母应该尊重理解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做他们的知心大朋友。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家长应该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解决事情,这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不要担心孩子会弄得乱七八糟,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过错就过度批评孩子,只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一段时间后,孩子自然会找到做事情的乐趣,那么孩子就会比较有自信。家长尊重、信任孩子,孩子有了自信,那么就会性格开朗,胆大,有独立性。 (三)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对孩子有合理期望 家长应该尊重、关心孩子,让孩子觉得你们重视他们,并在子女心目中有威信。家长要善于与孩子相处,了解孩子,理智的爱孩子,特别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灵,努力寻找与孩子的共同语言。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不要要求孩子做一些超越他们年龄能力的事情。 此外,家长可以和教师密切配合。如果发现胆小的幼儿,家长可以和教师交流,让教师多关注胆小的幼儿,鼓励他们。比如鼓励他们上台表演,经常提问他们问题,耐心地与他们谈话,让幼儿参加幼儿园内组织的多项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胆量与能力。 [1]陈鹤琴.家庭教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页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2页 []邓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山东教育,200,23期.12页 [7]常青.重视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儿童良好性格.江西教育,200,11期.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