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教育随笔 半年总结 年终总结 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演讲致辞

科研论文:浅谈农村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 2016-09-06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其一生是至关重要的,中班幼儿也是如此。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像应该及时播种一样,会有一个最佳期,即关键期。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个或几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抓住幼儿在中班这一年龄阶段,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农村;中班;行为习惯;培养   中班是人生旅途中重要的奠基阶段,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加重要,它会令幼儿终身受益,还能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园地处农村,园里的中班孩子有一部分不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有的便后不洗手、爱争抢等等。他们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幼儿园,孩子们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长期照顾的,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有时提到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会想到“让幼儿严格遵守规矩或纪律”,这样的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能就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要尊重幼儿的需要,利用各种途径让幼儿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农村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

  二、农村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要不断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时时提醒幼儿用文明言行与人交往,如:入园主动和老师、同伴问好,玩玩具时懂得谦让,看完书后将书放回原位,与他人交往会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在这些具体的日常情境中,让幼儿逐渐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适时适当的教育幼儿。   通过活动中的引导和讲解,让中班幼儿观察比较后发现吃完东西口腔内会有食物残渣,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中班幼儿的思维仍具有直观形象性,因此,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对良好的生活卫生概念有比较具体的认识。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对幼儿进行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设计系列活动:“手指宝宝讲卫生”、 “桌子为什么会生气?”等等。   在中(2)班的一个多月,我发现班里的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不爱惜玩具,个别幼儿会将玩具故意扔在地上,收拾玩具时用力将玩具摔进玩具筐,这些都不是好习惯。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和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讨论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增进幼儿的认知教育,让他们明白玩具是幼儿园提供给小朋友的,是公共物品,大家应该爱惜玩具。二是和他们讨论如何处理破损的玩具,他们表示要修好玩具,于是我让幼儿找找已经破损但还有机会修补的玩具,和幼儿一起将这些“受伤”的玩具“医治”好,并且把玩具的“家”整理好,孩子们很活跃,积极加入了这次的“医护队伍”。另外,每次玩玩具前我还向幼儿强调了玩具要轻拿轻放,不想玩的时候要将玩具完好的“送回家”。 在收拾整理玩具时,要求幼儿用最快速度、最合理的排列来完成管理玩具的任务,这对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有直接作用。同时遵循凡是幼儿能够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的原则,使他们在实践中操作、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获得经验。

  (三)善于观察,个别引导 轩轩是班里最调皮的一个男孩儿,他总是自称“楼上哥哥”,他有一些坏习惯需要改掉,他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东西;有时候喜欢啃自己手;有时候还会乱吐口水…但是他很喜欢看书。看图书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岁幼儿已形成具体形象思维,他们会模仿自己感兴趣的行为。在农村幼儿园,幼儿中午是回家吃饭和午休的,轩轩每次来得很早,借这个机会,我每天中午会拿一本适合中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书和轩轩一起阅读十分钟,这套书是针对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语言简单、富有童趣,情境游戏贯穿其中。每天看书前我让轩轩贴一个爱心贴纸在自制的阅读记录卡上,图书中如果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会拿出“哭脸”贴纸让轩轩贴在不正确行为的旁边,正确的行为则贴上“笑脸”。两个星期后,我让轩轩数一数自己自制的阅读记录卡,当他发现好多爱心贴纸时非常开心的点数:“一、……十、十一。”我接着表扬他:“轩轩两个星期看了十一次图画书,真是太棒了,以后要继续努力。”现在每天中午如果有时间他会主动要求看书,虽然他的不良习惯没有完全改掉,但是我发现他吐口水、啃手指的行为越来越少,有小玩具他也会邀请其他孩子一起玩。看来看图书对培养他的良好行为习惯是起作用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有的家长会和老师反应他们的疑惑:“我们也没专门教孩子,他的不良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幼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形成习惯,除了专门的教育,还有模仿和熏陶。在农村,有的大人说话时总带着口头禅,这个口头禅包括脏话,幼儿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有意无意的就学会了说脏话。对于这样的情况,幼儿家长应避免孩子接触说脏话的环境,同时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文明言语行为。同样的,有个别中班幼儿坐着时会模仿大人翘着二郎腿,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纠正这样的行为习惯。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大,中班幼儿热衷于模仿和探索,但是判断力和自控力比较差,所以这个阶段有人生第一拐点之说。聪明的家长应抓住时机,努力培养幼儿的一言一行,让他们远离依赖、懒惰、任性、邋遢、哭闹、不合群等品质,获得有礼、节制、求知等良好行为习惯。另外,施教者应在教育上保持一致,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以及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要求一致。

  三、总结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方法贵在持之以恒,对以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示范、鼓励、家园同步、生活实践、游戏、环境熏陶,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我园中班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2]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4] 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余非鱼,李利珍.宝宝的第一本行为习惯养成书[].北京:测绘出版社,2011.

件 .
.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生活教育的整合化
  • 下一篇:科学服务家庭教育的策略之一——环境引领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