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入园上小班是从家庭生活走上社会生活的第一步,难免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负面情绪。入园后,幼儿会对一切的陌生感到难以接受,从而产生不安的情绪。由于幼儿在这个三到四岁的年龄段,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差,所以他们的表达几乎都是通过发脾气,大呼小叫,大声哭闹等。在新环境中,幼儿产生了“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得对孩子更加的耐心,更加的有爱心,让幼儿产生新的依恋情绪,让幼儿养成新的技能。 1 焦虑情绪的表现 分离焦虑的表现因人而异,这是孩子的天生的先天素质,还有后天家长给以的教育方式的不同,这样就差生了个体的差异。因而幼儿与家人分离后有不同的变现方式,焦虑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可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 中度焦虑主要表现在孩子会出现恐慌、担心、焦躁,生怕爸爸妈妈不来接他回家,有的会大哭大闹,不肯吃饭,不肯睡觉。我们班里有个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和他妈妈分别都是需要老师来拖着他,才能使妈妈离开,如果不强行抱着,他就会跟在妈妈后面一起跑出去。妈妈离开以后他就开始撕心裂肺的哭。 1.2陌生焦虑 2 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 每位家长在看见自己的孩子入园时又哭又闹,都表现出非常的焦虑。有的一听到孩子哭就抱着不放,有的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很可怜,对孩子过分的迁就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幼儿新入园时情绪的稳定。如何减轻家长心里的焦虑,家园的及时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新生入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孩子来了一天两天老师要哭,到了第二天他在家里面就不愿意来幼儿园,有的爸爸妈妈就会听从孩子的话,孩子不想去,他们就不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样是一个不对的决定,孩子得养成一种习惯,不能老是惯着他。首先,让家长明白,幼儿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总会有情绪要发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不把他送到幼儿园,这样只会让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更厉害,就更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其次,家长要讲信用,不能对幼儿说谎。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有些家长用哄骗的方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结果说话不算数,影响幼儿对您的信任,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每天爸爸妈妈上班,你上幼儿园,下班后,我们到幼儿园来接你,星期天我们在家一起休息。时间长了,形成规律,幼儿也习惯了。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要对孩子多夸奖。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小响就是这样刚开始离开妈妈的时候总是会哭闹,但是几天下来和老师的相处,和老师一起玩耍,老师陪他玩游戏,他就好了。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让孩子找到一种依恋的情绪,产生了新的依恋关系后,孩子就很对幼儿园不会太陌生,不会再在来园是哭闹不止。 焦虑的产生有时也可能是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做,所以,孩子觉得不方便,同时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有个孩子一直哭,但是老师让他去做一些事情,安排他去帮助其他小朋友,他就会很积极,也很开心,忘记了要哭泣。在家里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学会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 课.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