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明灯照亮前行路
育儿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门学问,而初为人母我,在育儿方面是欠缺的,但我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孩子前行的步伐。为此,我不断摸索学习,饱读育儿书籍,积累育儿经验,理论联系实践,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下面从四个方面浅谈我的一些育儿做法:我无权安排孩子的未来,也无权干涉别人的选择,我只尊重孩子她自己想做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她只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是幸福的。我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其实,这段时间我常常懊恼,因为我看到了同龄的孩子都在学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英语、画画、舞蹈,珠心算等等,而我也思索了许久,最终选择把这个决定权给孩子,我知道自己希望她学的,也许她不喜欢。那还不如让她自己选她感兴趣的,那样我相信她也有信心去学。后来她告诉我,她要学舞蹈,像公主一样跳美丽的舞蹈。其实我内心像其他家长一样期望孩子能学习更多,因为我怕孩子将来比人家差,也怕孩子不够优秀。更有段时间,我常因他人对孩子的评价而思考,让我觉得我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学些东西了,在欠缺的地方多花点力气让她更突出些。可最终,我什么也没做,孩子还是做她喜欢做的事,看书,画画,随意涂鸦。我只能给孩子尊重,给她自由,然后让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二、让孩子学会关爱女儿还比较小,或许她还不太懂得妈妈这样教她做的意义,可我知道一直这样坚持下去,那么她的心里就不会仅仅只有自己的感受,同样会照顾到别人的需求,会懂得怎样去爱她的爸爸妈妈,爱别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为了使孩子自身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以及美德的培养,我要教会女儿学会“与人分享”,消退她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教女儿和小朋友互换玩具,那时候的她只会说“这是我的”,我问她想不想玩玩小朋友的玩具啊,她点头,我说:那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小朋友玩,小朋友也会把玩具给你玩,玩好了,再换过来,她很小心的试试玩一会,就把自己的玩具拿过来了。我问她:小朋友的玩具好玩吗?她说:好玩。“这样换着玩就可以玩两个玩具了,对不对”,多加以引导,孩子就会很乐意的和朋友分享,因为她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现在我听到女儿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和谁谁一起玩的很开心,和谁谁玩了什么。 三、让孩子喜欢“读书”你也许听说过那句经典名言:给宝宝读书多早都不算早。所以我从胎儿期就开始给宝宝读书,也是所谓的胎教吧。在我女儿刚出生后,我就给她看些图片(像水果面孔等),那时只是想通过形象记忆加想象可以提宝宝孩子的注意力。在几个月大时,我已经开始给她买书,那种硬皮的书,因为怕她像看纸就撕碎那样撕破,很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去撕书,反而她很爱惜,喜欢上面的图画,学着大人的样子翻来翻去,还煞有介事的咿咿呀呀,我忘不了给她在超市指着水果告诉是什么水果再回家看到书上水果图片那种兴奋。也许是通过读书,孩子说话比较早,吐字清晰。有段时间流行“汤姆猫”,她喜欢对着唱歌啊、说话,她听到汤姆猫重复她的话语,开心的拍手。现在我会录下孩子背诵的诗歌或带韵律的儿歌,让她事后能听见自己的声音。我发现这样做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且还能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展。我女儿喜欢看书,晚上要是贪玩,不想去刷牙洗脸,我只要说快去刷牙洗脸,一会讲故事,那速度明显快多了。我觉得这时候的女儿最可人!你看着她安安静静的小模样,你会觉得这个小家伙特别乖。比起广播、电视和网络来,阅读要调动脑细胞去思考的成分最多:需要认识字、需要了解意思、需要逻辑思维、需要耐力和关注力的贯穿……,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个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可见,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跟大脑灵敏度有着很大的联系,研究表明,手部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大脑记忆力越强。 我女儿在几个月大时,我常让她练习撕纸和捡豆子,觉得手部肌肉还可以。但是有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她会说:妈妈帮我做,妈妈帮我做这,妈妈帮我做那……,甚至自己得出谬论:自己的事情要妈妈做。听到这话,也许有点苦笑不得,我觉得我要做些什么了,这种依赖让我害怕。我开始从她喜欢的画画开始,我买了各种颜料和画笔,绘画书等,从物质上夸张的让她知道这是她的,让她用的。开始引导她自己动手画,从刚开始的一分钟就喊妈妈帮我画,慢慢的不用作陪自己主动的可以画上一个小时。通过这件事,我反思着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在于大人的引导和放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人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做 “引导孩子前进的老师”而非“指挥演员的导演”,我将带着执着,带着自信,带着耐心和爱心,做好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进路,让其在成长的路上走好一程又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