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幼儿彩墨画教学中的“一引二结合”
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富于中华众族东方艺术的特点,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独树一帜。由于中国画具有高度简炼概括的特点,作画时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湿,描画自如,十分符合幼儿绘画的表现特色。孩子学了心灵手巧,聪明能干,为日后的学业裨益非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幼儿彩墨画教学中巧妙运用“一引二结合”,是幼儿学好中国画的有效途径。引,就是指在幼儿中国画教学中,以引导孩子自主活动为主,淡化教与学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尝试中习得技能,培养兴趣。如中国画中常用的“中锋”、“侧锋”、“逆锋”等专业画笔表现手法,直接教孩子去听、模、记显得枯燥乏味,孩子不一定感兴趣,也不易理解。如果教师通过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先让孩子充分感受毛笔的作画性能,使毛笔与孩子成为熟悉的“好朋友”,再以绘画游戏的方式,让毛笔练习走直线,当要求幼儿“用一笔画出最粗的线”时,孩子用笔方式不一,有的用力按下笔尖画直线,有的把笔睡下来画直线,通过尝试比较,孩子发现“把毛笔睡下来,使毛笔尖留在墨线边”,画出的线最粗,这时教师再告诉幼儿,这种方法叫侧锋。同样,“毛笔尖走在线的中间”的画法叫“中锋”。为了理解“逆锋”,教师可让孩子把毛笔比作“拖把”,在地上或纸上玩“拖地板”的游戏来感知“毛笔尖在前向前画”的方法。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中,孩子通过玩中学,对彩墨画的技巧获得了自我的理解,不需要老师讲一大堆的注意点,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中国画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与幼儿的主体间性,培养了幼儿的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这里的“结合”,指在幼儿作画过程中,巧妙地结合辅助性语言或音乐等手段,使幼儿在轻松、积极的状态下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充分动用多种感官的参与,兴趣更浓,效果更佳。因此,在每次活动中,教师都应精心设计,适当地选用歌谣、故事、拟声词、轻音乐等陪伴幼儿作画过程,帮助幼儿掌握作画要点,增强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增添活动的情趣。(二)拟声法。指在作画时,幼儿以一定的象声词,帮助动作配音与节奏,使孩子作画时,用笔大胆,笔墨到位,增强作画的趣味性。比如,在用毛笔画公鸡尾羽时,孩子的动作往往不够大胆、利索,画出的公鸡缺乏一种神气感。因此,在画尾羽时,让幼儿边作画边配以节奏感强的象声词“嚓——”“嚓——”,使语言与动作同步,这样,通过幼儿大胆用笔,一只神气活现的公鸡跃然于纸上。(四)故事法。幼儿中国画教学,不是单纯地让幼儿描画,而应渗透一定的生活知识,审美意识,使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对周围环境注意观察体会。所选择的作画主题,若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幼儿画面内容会更丰富、更具创造性,幼儿作画兴趣也增浓,使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境陪伴画画过程。如用彩墨表现“小蝌蚪”时,以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把自然科学有机地渗透与绘画教学中,幼儿在了解蝌蚪、喜欢蝌蚪的情境下表现不同姿态的蝌蚪,激发幼儿与小蝌蚪之间的亲切感,使作画成为幼儿行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