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教育随笔 半年总结 年终总结 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演讲致辞

儿童和教师共同建构知识和探索意义

时间: 2016-08-24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儿童和教师共同建构知识和探索意义

  内容提要:信息时代带来了社会的“对话性转折”,互动和对话被放在了当前学习理论的中心位置。借助合作建构,知识得以产生,意义得以建构,儿童和教师一起建构这个过程。合作建构作为一种教育学和教学论原则,体现的是所有参与者都是主动的合作伙伴的理念。对话性学习是儿童最佳的学习方式。在社会互动中应当体现“平等对话、提高文化理解力、实现文化转换、对文化转换作出工具性定义、创造意义、强调团结、强调差异等值”等原则。合作建构原则指导下的教育过程可保证最高的教育质量。

  关 键 词:合作建构 对话 意义 质量

  在本系列的上一篇平等对话。意味着每个参与者,无论他的地位、年龄、职业、性别、社会阶层、教育水平等,都得到同样的关注和尊重。对话不一定要取得一致的结论,也不一定要判出正确或错误。因此辩论是一开放的,是抵制预先定义和确定结论的。平等对话意味着学习者需主动参与。沟通能力有助于个体提高筛选和加工信息能力,提高批判能力。

  2.提高文化理解力。[11]即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实践和沟通能力。这里需要满足三个学习情境条件:(1)互动的自我能力。(2)文化的迁移能力(将从非正式渠道获得的文化转化为正式文化的能力)。(3)对话性的创造能力(利用每个参与者的对话合成新的知识)。提高文化理解力的目的在于克服理论缺陷,强调所有人都不会歧视他人。

  3.实现文化转换。即通过持不同立场的对话者和使用不同问题解决策略的对话者的交流和引导,实现文化在两个层面的转化:心理内部的和心理之间的。心理内部转化是指对话者原有的知识被重新设计或拓展。心理之间的转化是指对话中所有参与者共同创造了新的知识。一般而言,对话性学习致力于个人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转换而不是适应。

  4.对文化转换作出工具性定义,涉及的是获得新知识的各种不同视角。文化转换强调要将对话作为创造新知识的工具,包括获得工具性知识和参与当今社会活动所需的技能,通过实践和对话取代之前所确定的学习方法等。它与社会经济地位无关。[12]

  .创造意义。对话性学习能创造意义已得到研究证明。[13]生活是丰富多样的,设计唯一的生活模式是困难的。同样,对教育机构来说,很难决定哪些价值观应该得到宣传,哪些价值观应该得到抵制。一般来说,在教育机构里,统治集团都想把他们的价值观放在优先位置,这就制造了意义危机。平等对话在统治集团和信息技术之外创造了新的意义,打开了新的前景。

  .强调团结。这一原则意味着在对话性学习情境中,参与者将通过分享他们的知识去影响所有团体成员。

  7.强调差异等值。上文提到的要尊重获得知识的各种不同视角这一原则,打破了文化相对主义试图通过固化各自的文化以及与统治文化相联系,强迫不同文化团体成员接受统一文化的企图。在对话性学习中,每个人都可形成与生活和世界有关的新理解,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从而在设计自己的生活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方面获得更大的选择自由,表达对其他文化的尊重。[14]对话性学习支持文化多样性,其中的一个目标是学会理解通行的社会观念及规则,找到文化整合的途径。

  对话性学习的上述7条原则是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不同的人在与他人互动时,意义、生活经验、情感、认知、文化和其他元素在每个原则里都交织在一起。这正是对话性学习和以前的种种学习理论、教学方案的区别。对话性学习视角将每个学生由互动和关系交织成的网络看成是强大的“学习发动机”,它不像建构主义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稳定的“知识、教师、儿童”的三角形模式。[1]学生的发展过程被嵌入复杂的网络中,教育过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主体间性。

  三、合作建构原则指导下的教育过程可保证最高的教育质量

  合作建构的过程强调的是一种可能,个体在其中具有更重的份量。合作建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主动性及其表达能力,因此,沉默的价值评价较低,但要注意到沉默也是一种表达形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以合作建构原则指导的教育过程。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儿童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种族认同会影响合作建构学习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合作建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自我意识是个体坚持自己观点所必需的,尤其是对在两种及两种以上文化团体里流动的儿童而言。这类儿童如果不能在其中的一个团体里生存,往往会不够自信,羞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这些儿童所使用的具有文化特性的表达方式,也往往会不被普遍认可或者不被正确解读。因此,我们要鼓励这些儿童表达个人的观点,也即通过合作建构促进儿童自信心的发展。此外,合作建构也强调要理解和尊重他人,形成差异等值的意识。儿童应该被鼓励表达他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以“学习社区项目”为例。该项目与教学有关,并关注文化的转换。参加这一项目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成功教育行动”,组织了一些互动小组。这些互动小组改善了儿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关系。[1]巴西和巴拉圭的有关实践得到了类似结果。[17]有研究证明,参加由成人和儿童共同组成、充分注意教学材料投放、充分关注学生互动的互动小组能够更好地实施对话性学习,促进相互尊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同时为教学创造更便利的条件。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关于以互动小组形式开展对话性学习的研究结果[18]相一致,也与非融合的和非对话性学习的比较研究结果[19]相一致。

  从性别的视角看,在某些文化冲突中,男孩通常会选择用身体暴力和攻击行为来解决矛盾,而女孩通常会借助语言、辩论和协商等方法来解决矛盾,女孩在性别混合的团体里更容易退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合作建构学习过程中男孩占支配地位,只体现男孩的意义。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女孩去进行意义建构。此外,教师可以和男孩一起做一些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观点的工作,以减少男孩的身体暴力和攻击行为。

  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如果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其去表现他们特别的能力,那么合作建构可以让具备不同能力的儿童在团体里的学习成为一个更丰富的过程。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应该被特别鼓励通过图片、音乐或运动等去表现自己。教师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差异,支持儿童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自己,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世界。

  以合作建构原则组织的教育过程可保证最高的教育质量。很多研究证明了互动的意义和合作建构的优势,比如米歇尔、维利和卡尔的元分析研究、[20]新西兰教育部的学前教育成果文献综述、英国的学前教育有效供给研究、[21]德国的幼儿教育、教养、照管国家研究[22]等。可以说,合作建构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体能活动策略研究
  • 下一篇:幼教论文:生活,从体验开始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