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提问
摘要: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提问会帮助幼儿感知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会与教师产生真诚的对话,能激发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树立幼儿的自信,体验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阅读活动、幼儿、提问
提问是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在阅读活动中,提问是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阅读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帮助孩子积极感知理解作品。但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幼儿的提问更能显示阅读活动的价值。
一、幼儿的质疑,让师幼间的对话更有效
审视日常的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都是在对答式的模式中进行。虽然不再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但仍旧是教师掌握发言权。一个活动中,教师说的时间有多长?而幼儿说的时间又有多长?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非常的明了。实践证明,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提问,体现了师幼间的有效对话。幼儿的提问不仅仅是想知道为什么?,更多的是对成人逻辑世界的质疑,表现出他们对作品的兴趣、需要,以及他们的能量。例如:绘本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为什么母鸡萝丝的羽毛那么漂亮?会有多种颜色?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应该是公鸡,因为只有公鸡才会有美丽的羽翼。也有认为这只是老师画画的而已。但当他们了解萝丝在英文中的意思是rse,花的意思,立即就明白了萝丝为什么会那么美丽的原因。因为在幼儿的眼中,不管是什么花,它都是美丽的象征。在质疑的过程中,有孩子们的交流、争论,也有教师参与的解释。这是教师在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后作得归纳总结,这比起由教师直接告知更有意义,所以说这种对话才是最有效的。
二、问题的发现,让幼幼间的互动更热烈
意大利的瑞杰欧方案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和探索,从而让孩子更为自主地读懂、理解作品。当然,这必须要有教师给予孩子适当、适度的回应,充分调控好活动,让活动更为生动、活泼、精彩纷呈。还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作品的第一幅图中,一只狐狸躲在鸡舍的下面。首先,现在的孩子因为接触较少,已经不太认识鸡舍,于是问:狐狸在什么地方?教师没有立即解说,而是把问题重新抛回给孩子,有谁能告诉他,狐狸在什么地方?孩子是这样回答的狐狸躲在鸡舍的下面。着重这个躲字,教师又把球踢给孩子:狐狸为什么要躲?他想干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狐狸要抓鸡?孩子们的回答真是精彩无比,狐狸的眼睛在咕噜噜的直转。狐狸馋的舌头都掉出来了。狐狸的前爪伸着。从孩子的一个发现,一个提问中,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也引导孩子们从狐狸的表情、神态中发现了狐狸躲的目的。同时又引出新一轮的思考狐狸会想些什么?从而为下一幅图的内容做了铺垫。这样的交流、讨论,并不仅仅停留在画面的表层,也挖掘了画面背后的故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及时把握孩子在活动中状态,体验了他们的情感、需要与成功。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倾听者,在付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理解孩子的语言后,再次把问题抛向孩子,使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从中可以看到,幼儿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其他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引发其他幼儿的提问及至反问、质问。
三、幼儿的提问,让教师教得更有意义,让幼儿学得更有价值
1、赏识孩子的提问
《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捷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一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其实,幼儿的提问只有在他们的思维自由飞翔的时候才会潺潺而出,如果,你特意留一段时间让孩子提问时,有可能他们什么问题都没有。就如《母鸡萝丝去散步》中,当我让孩子们第一遍阅读后说读完这本书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本来还讨论的挺热烈,被我这么一问立即鸦雀无声了。所以说幼儿的提问不是老师给予的,也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我们只有深入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及知识需要,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用赏识的眼光才能使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当然,在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就这样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引导到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释和解答问题的方法。如:《母鸡萝丝去散步》中,孩子们发现整个绘本故事中母鸡为什么一直没有回头呢?有孩子这样解释因为母鸡压根就没听见声音。有孩子这样说:狐狸是偷偷的,所以发出的声音不会太响。也有这样回答的狐狸偷偷跟着母鸡,肯定不会跟的太近,所以母鸡不会发现。争论不休,越扯越远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但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引发孩子们的再次讨论,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母鸡在什么时候去散步的?引导孩子从画面的颜色‐‐黄色,去发现母鸡散步的时间‐‐黄昏。继而母鸡散步时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会让孩子们找到母鸡为什么一直不回头的答案‐‐因为母鸡沉浸在美好的散步过程中。
2、支持幼儿的提问
《纲要》还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提问作为一种言语活动,是幼儿主动吸收知识的工具。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支持和利用幼儿的提问,并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大家一起讨论,寻找思考问题的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当问题出现后,我们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和幼儿真诚对话的朋友。为了帮助幼儿解答问题,教师必须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幼儿在问题与问题碰撞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要在孩子们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答案,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价值。如幼儿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提出问题母鸡在散步的时候为什么一直眯着眼睛?能发现问题,你真厉害!这既肯定了幼儿的发现,又支持了他的提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母鸡的这个神态中你能知道它散步时的心情怎样?谁能学学母鸡的神情,体会一下母鸡当时的心情?然后在孩子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实践体验后让他们发现答案,教师再作规范性语言的讲解。当然,这并不表明老师的答案就是终结,而是引导幼儿生成新的问题,循此前进,让活动不断衍生。
3、倾听和回应幼儿的提问
认真倾听幼儿的提问才能真正的理解幼儿、尊重幼儿。有提问就会有回应,而对孩子们的提问最好的回应就是聆听,并引导和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如狐狸为什么不敢出声?教师的回应玩捉迷藏游戏时,你躲着可以出声吗?为什么?由于有了教师的提问引导,孩子们就有了答案狐狸出声了,母鸡就会发现,母鸡发现了不就跑了?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孩子们及时进行归纳提升,在转向下一页是,孩子们会观察得更加仔细,会关注细节的变化,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提问不仅对获得语言、认知有促进作用,还能帮助幼儿获得信息、提高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特点,爱提问是幼儿的天性。提问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手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有关儿童的六大解放中包括解放儿童的嘴,使其能说。他指出,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展其思维、理解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提问会让他们关注细节,通过提问能把那些与他们有关的人和事带入活动,从中能解读到从成人角度无法看得到故事、情节。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