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案例分析:玩转纸牌
一、观察记录:
自从开展了数学活动《做纸牌》后,我就把纸牌投入益智区给幼儿玩。这不,童童和欣欣在玩“抽乌龟”“接龙”“比大小”,玩得不亦乐乎。而那边嘉嘉和豪豪则玩了一会儿后就跑过来看着童童和欣欣玩。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玩,回答说:“忘了怎么玩了。”于是我给他们重新安排了一下,让童童和嘉嘉玩,欣欣和豪豪一起玩。我想:这次一个会玩的带着一个不会玩的,肯定都会玩了吧。可是结果却出乎我意料之外,不一会儿,童童嚷道:“哎,你怎么还学不会呀,跟你一起玩一点都不好玩。”欣欣也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也不想和豪豪玩了,我还是和童童一起玩好吗?”
二、情况分析:
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嘉嘉和豪豪觉得不会玩纸牌游戏时,他们就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而让他们交换游戏后,由于一个会玩一个不会玩,游戏能力不在同一层面上,所以游戏也进行不下去。在区域活动中,更要体现出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以观察为基础,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合理地让幼儿进行游戏。
三、对策与思考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我又进行了游戏调整:继续让童童和欣欣玩纸牌,嘉嘉和豪豪一起玩,但我在旁边参与指导,问他们哪里不会玩,及时地帮他们解决问题,不一会儿,他们俩也能很熟练地玩纸牌了。由此我想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在于激发兴趣,引导孩子能大胆去尝试,其实,这也是教师在不同阶段里,对不同层次孩子的引导作用,鼓励方法。在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要引导孩子产生对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不太愿意尝试的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敢去试。第二个层次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又进一步活动的时候,也许会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求孩子能支持,能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去深入活动。第三个层次,在于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