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谈我园教师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现状
现状一:“把机会留给年轻教师吧!”
年级组要推选一位教师在幼儿园上公开课,大家都不做声,一位三十出头的“老教师”打破了沉默:“把机会留给年轻教师吧!我们年纪大了,观念和方法都已经过时了。”几个年轻教师推三推四,都说自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上,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刚出来的时候领导听课、对外开课也是家常便饭,现在该有你们年纪轻的上了。” 又一位“老教师”说。在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附和声中,××教师只能屈意顺从了。
反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幼儿园都流行这样一种风气:与我无关的事我不管,与我有关的事我尽量闪。有道是:“姜还是老的辣!”, 十几年的生活阅历、教学经验奠定了“老教师”在幼儿园的重要地位,然而,她们这一群也的确是“苦尽甘来”:说话有分量、做事可选择。若非“形势所逼”,对于上公开课这种事情似乎早已成了她们的过去式。作为新教师,初涉教坛,原本就应该抓住幼儿园营造的种种机会,可是在机遇面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相互退让”、“被迫接受”。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有很多,但多半是感染了消极的应世心态,走进了工作的倦怠状态。一旦思想停滞,产生倦怠,就对什么工作都提不起兴趣,能避则避的心态就产生了。
现状二:“这次的‘星级班级’要轮到我班了。”
学期快结束了,年级组要评选“星级班级”,大家都说“这次的‘星级班级’要轮到我班了。”……最后年级组长让我们自己填写“星级班级”的评选表,结果收上来一看,自评分数一栏上填写的基本都是100分,评选班级一栏上填写的都是自己的班级,推荐班级一栏上填写的都是平日里比较要好的邻班级。
反思:如今我们幼儿园的教师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这场看似民主却又形式化、无意义的评选活动,直接折射出教师们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心态。产生这样的心态,除了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外,还与我们教师目前偏低的工资待遇及传统、僵化的人事有关。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严重的生存压力,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难免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斜,加上各级评优、职称评定等过多地注重获奖情况,从而大大强化了这种倾斜的人生价值选择。只要沾染了功利主义的异味,就会远离踏实,远离追求,作为教师,我们的确不该再随波逐流。
现状三:“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这样!”
办公室里几个教师一边备课一边互吐苦水。A教师说:“一个教案讲几遍,一本书教几年,天天重复这样的工作我都快变成‘弱智’了。”B教师说:“是呀,成天呆在这样的模式里真没劲。我们这种工作说好听一点是教师,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另类保姆。”教师说:“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这样!我几十年都过来了,日子长了,你们也就没知觉了。”……
反思:由于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们难免产生单调、乏味、郁闷的心境。要缓和这样的情绪,我们通常采用最直接、最适时、最有效的方法-一边备课一边发发牢骚。从以上这三位教师的言语,不难看出我们好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在做重复性的工作,细细想来,我们或许真的在按自己形成的某种模式重复地工作着,尽管倦怠了,可还是陷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出来。老教师说“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这样!”,的确,工作了几十年,自始至终扮演着同一个角色,不麻木那简直不可能。即将进入新课程的今天,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了挑战,我们应该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以上这几个镜头是我园教师(包括我自己)工作现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在自责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今天不同与昨天,新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下一步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改善现在不良的工作现状呢?”。
不妨我们尝试以下的改变:
下一个身份:研究型的教师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呼吁出教师新的职业生存方式——教师需成为研究者。那么,当我们预备丢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起,我们就应该重新给自己的身份定位,并以新的职业生存方式来突破自己。
研究型的教师并不是大家所想的专家型教师。这一身份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还是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研究者。它除了具备教师该有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这个崭新的“今天”,它主要体现在能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探索的行动中,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
近几年,“教师需成为研究者”已成了共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付诸行动。有人说“‘教师成为研究者’只是为少数教师量身订做的发展目标。”,也难怪会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事实表明,专家期待什么样的研究者,领导塑造什么样的研究者,一时间,大伙儿如同一窝蜂,争着向“研究”这朵芬芳的鲜花进攻,每一所幼儿园都在搞课题,每一个教师都在搞项目。当然,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案例,那些都是有慧心的教师对教育独到的见解,但对于更多的教师来说,如何去研究、研究什么,她们并没有很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抓手。
那如何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呢?揭开“研究”神秘的面纱,它其实是一件很实在、很容易的事。
1、以目标为导向
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种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没有目标的生命,就如同没有舵手的船,永远只能在大海上漂泊,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战胜困难所需的动力,这就是所谓的目标驱动法。机会属于目标,一个安于现状,没有进取精神的人,自然会与机遇擦肩而过,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被人所遗忘,所以,在生命的每一个驿站,只有不断给自己制订明确、切合个人实际的目标才能促进个人的迅速成长。
目标是人的长远的目的,要使人获得最终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近期目标的不断积累。在定近期目标时,注意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应是现在能力达不到,但努力有可能达到的。定之前要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螺旋上升。比如,近期你要看一本有关教育的著作,你可以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预期目标,如果预算十天看完,那么每天按规定抽空看完该看的部分,十天后,你的近期目标就实现了。当然,只定近期目标,人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制定具体而远大的远期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以把你的最终目标夹在自己办公的玻璃中,时时提醒自己要想完成梦寐以求的理想就得加倍努力才行。
2、在行动中成长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的这句话应该包含这样两层含意:一是“行动了,会有收获”;二是“不行动,只会空谈,必将一事无成”。为了更效地“行动”,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找到实现目标的用力之处。
1、乐于参与
参与是研究的首要条件。只有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理念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参与研究是授给我们的权利,我们可以以研究者的心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审视、分析、总结。在决定成为行动研究者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要改变以往坐、等、靠的旧工作习惯,乐学、乐想、乐说、乐动、乐练,以最大的限度去参与。
2、善思勤写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搞研究是专家们的事,与我们遥不可及,其实不然,教师的工作本身就带有研究的因素,尽管表面上我们负担着繁琐的教学工作,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搞研究,可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做研究,准确地说,我们一直都在做研究的其中一部分。比如,平时我们想办法上好每一节课,这也是在做研究,只是大家没有梳理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喜欢,也不习惯主动总结。现在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这就是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讲自己的教育故事,经常对自己进行评价,总结教育的得与失。可见,教师做研究,时常对自己的教学生活进行思考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和过程,不可不做,并且需要刻意去做。
3、注意积累
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除了平时多阅读、多搜集,还要做好资料的积累,包括自己开课的教案、记录的现象、撰写的随笔等都要分类存放好。因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们不仅要厚积薄发,还要以过去为鉴,这样才能使前面的路走得更稳、更好。
4、形成特长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可能是全行的,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这无疑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一条可行的通途。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一面,比如有些人表现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有些人表现在弹、唱、舞、画、讲等业务技能方面,还有些人表现在幼儿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等。如果我们运用自己擅长的一面形成自己的优势,使自己找到别人不可替代的位置,树立起工作的成就感,那么我们工作的热情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下一个心态:平静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无限扩大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教育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利倾向日益严重。我们作为教育实践者,身处其中,受着各种诱惑和压力的冲击,免不了陷入教育功利的旋涡。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造成了我们沉重的心理负担,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和提高,使我们原本纯净善良的心变了颜色,心态也日益变得浮躁。当我们准备抗拒那些粗俗肤浅的东西,远离喧嚣,让自己的灵魂和教育的生命回归平实、本真,那我们下一个心态则需要平静。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心态逐渐平静?
1、发扬奉献精神
人应该追求内心真实的美,平凡不是错误,我们不要因为没有诱人的报酬,没有令人激动的鲜花和掌声,就贪图虚名。虽然我们站在平凡的基点,但我们同样可以拥有美丽的心灵,同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这虽然是一种不易达到的精神境界,但我们要努力地去靠近它,继续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2、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一个人的需要应当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否则就会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要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就要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拿选择这个职业来说,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还是仅把它当作一个维系生计的“饭碗”?这方面是自己所擅长的,还是觉得无法胜任的?是接近自己的性格,还是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相信正确地评价,会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从而适当的调整自己。
3、寻找工作的快乐点
有人说:“阳光天天有,关键是你如何去感受。”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去寻找工作的快乐点,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克服工作的情绪化,体验到每天的工作乐趣。如果我们不去寻找工作的快乐点,或找不到工作的快乐点,那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只是不断的“折磨”自己。
4、正确的对待舆论
现代生活竞争激烈,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在虚荣心的支使下,都有可能使我们郁闷、忧伤、愤懑缠身。如果我们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的条件,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真相,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道是人无完人,凡事只要“但求无愧于心,岂能尽如人意!”,因此,对于别人的言论,我们不必太过介意!但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自己与同事的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基石。
下一个角色:新鲜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对工作逐渐感到厌烦,甚至还进入了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因此,为了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舒放心境,我们不仅要强化自己正确的角色意识,还要以新鲜的角色投入到工作中。
1、与孩子之间
一次偶然,阅读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吉林老师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