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如何激发幼儿在体育运动中的兴趣
摘要:
幼儿时期的孩子身体各机能都在不断的成长中,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运动带来的效果。只有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科学的、合理的的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才能使得幼儿健康全面的成长。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可见只有激发幼儿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让幼儿参与体育运动中来。
关键词:幼儿、体育运动、兴趣
一、 丰富、创新、活动器材,激发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一)丰富器材,让活动器材更适合个年龄段的幼儿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大多以无意注意为主,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体育器材更容易获得他们的青睐,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激发小班年龄段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时在提供材料的时候就要在色彩,形状等方面多下功夫来抓住孩子的眼球。另外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模仿力很强,很容易出现“你玩什么,他也玩什么的情况”因此教师特别要注意器械的数量,保证幼儿器械的数量。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无论在经验上还是知识储备上都要比小班年龄有所进步,这时候不仅要提供单人锻炼的器材,团队或者双人一组的器械更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比起中班年龄阶段,他们喜爱更具有挑战的器械,例如“甩辫帽”这种器械往往需要动用到身体很多部位,这类的器械不但激起了幼儿的兴趣,更能锻炼到幼儿身体多个部位。
(二)一物多玩,创新的器材和玩法更易激起幼儿的兴趣
跳绳是大班幼儿必须掌握的一项体育技能,指南中明确指出-岁的幼儿必须能够连续跳绳,但是在这项体育活动中常出现机械化的训练,幼儿参与的兴趣往往较低,那如何才能提高幼儿参与跳绳这一项体育运动呢。聪明的教师开始根据不同幼儿的跳绳水平不同提供不同的方式,对于还不怎么会跳的幼儿他们利用早上的户外活动,播放各种动感节奏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带着绳子空跳。对于已熟练掌握跳绳技能的幼儿他们会提供长绳,花式绳等在基础的跳绳技能上加强难度引起幼儿的兴趣。
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制的体育器械,利用幼儿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一些废旧材料如易拉罐,报纸,酸奶瓶等,对于这些废旧材料制作的器械,因为是身边容易接触的材料,幼儿往往比较容易自己去开发和玩耍,在玩耍中常常会有自己的玩法,在玩中得到技能的锻炼也是常见的事情。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法,激发幼儿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一)情境化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活动时,幼儿往往更喜欢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玩耍,这时候趣味的游戏规则反而容易激起幼儿的兴趣。记得再一次我们班体育活动《投沙包》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因为对于沙包这个器械幼儿十分的熟悉,所以在教师重点指导如何正确投掷沙包后,幼儿就纷纷开始操作起来。大部分幼儿在一开始都很认真的在按照老师指导的动作进行投掷,但是不一会幼儿们就开始自顾自的玩起了沙包,有的开始拿着沙包追逐打闹,有的开始自抛自接,明显幼儿对于抛掷沙包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了,对于中班有儿很多还没能达到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这一活动目标。我把涵涵喊到一边问他:“为什么不按照老师说的练习投掷沙包了呢?”涵涵说;“我觉得不好玩了呢。”很明显这次体育活动大部分幼儿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回去后我更改教案,将这次体育活动改为体育游戏《害虫大战》,因为夏天快到了,苍蝇,蚊子很多,幼儿特别讨厌这样的害虫,这次消灭害虫我们用的是沙包投掷的方法,在固定距离我放置了苍蝇和蚊子害虫的巨大图片,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来消灭害虫,如我预期的在这个有趣的情景中,孩子们玩的热火朝天,根本停不下来啊,在有趣的请假中,投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幼儿都能达到预期的游戏目标。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第一次的体育活动中我忽略了孩子的天性,《指南》中指出对于技能性的活动不能机械的去练习,我开始的体育活动违背了这一个原则,机械的让幼儿去练习投掷技能,幼儿只会感到乏味失去耐心。在之后改良的体育游戏中孩子融入到消灭害虫这一有趣的游戏中,以发展投掷为目的,却巧妙的利用了消灭害虫这个有趣的情境为途径,幼儿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趣味的情境激起了,在有趣的情境中,幼儿不仅乐在其中,同时也达到了活动的目标。
(二)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中大班年龄段的幼儿相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他们不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喜欢更有挑战型的团队协作。因为在团队协作的活动中往往更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我们园在户外活动时为幼儿提供了小推车,起初幼儿总是争抢的要玩小推车,但是新鲜劲一过,很快孩子们对小推车的兴趣的就开始减弱了。一天早上户外活动韵韵跑到元元边上小声说:“我们比赛谁厉害吧。”我觉得很好奇就跟着他们,原来他们比赛谁先把小推车从起点推出沿着赛道在回到起点,不一会加入比赛的幼儿越来越多,加油呐喊的声音此起彼伏,自从发现这样的团队玩法后,每次户外活动有小推车,他们都玩的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奔跑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团队协作这一方式大大了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
(三)多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龄前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在他们出现错误时或变现的不足时,批评会压制他们的兴趣。哪怕是原来很感兴趣的事情慢慢也会失去兴趣。做完一名幼儿教师,这时候就要善用激励,鼓励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文文是我们班一个特别的孩子,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是刚入幼儿园的他却比女孩子还来的文静,他常常安静的坐那,有时候甚至很容易忽略他,下班上学期期末,大多数幼儿都能连续拍球个以上,但是文文却只会把球一丢,拍上一下就在也连不上第二下了。这让我很苦恼,记得刚接触球的时候文文很感兴趣,为什么现在文文还是不会排球呢。为了让文文尽快掌握拍球技能,每天的户外活动我们都会带着文文练习,但是每次他看到皮球表情都很不高兴,有时候看的出他是赌气在排球,一天早上户外活动,文文走到我边上说:“老师,球呢?”“今天不练习拍球了,你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其他器械。”文文听完开心的跑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了。第二天早上户外活动轮到我们班用小皮球,孩子们高兴的拿着小皮球,有的孩子拍的很棒,一边拍一边大声的数着,文文看着他们迟迟不肯拍球,我知道他是有些自卑,我走到他身边给了他一个微笑,:‘宝贝,试试看,你行的。
这时他开始试了起来,虽然还是只能拍一下,但是不像之前赌气的练习,他开始一次又一次捡球,拍球,捡球拍球。活动结束后,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文文,称赞他是今天练习拍球最认真的小朋友,文文高兴的笑了,之后的户外活动文文主动的练习拍球,虽然花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文文终于也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连续的拍球个甚至以上。现在的文文比原来开朗多了,也看得出他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以为因为拍球不好的关系,连投掷用到小篮球时,或者踢足球时他都兴趣缺缺,现在的他因为那些鼓励的话语,对体育活动特别是球类特别感兴趣。一句简单的鼓励有时候胜过一次一次无谓的练习。也是这些鼓励的话语让孩子重拾信心,让他们对体育活动充满着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只有时刻让孩子保持热情,充满兴趣才能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对于体育活动能够达到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一个体育活动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那必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活动效果,更难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只有努力的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才能寓教于乐,让幼儿感受体育活动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