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让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更生动
【摘要】【正文】一、让座位的安排变得更合理 虽然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形式不是很丰富,但在组织不同的活动时需要有不同的座位形式。如有的歌唱活动有表演、游戏环节的,那么可以让孩子们坐成圆圈形,这样有利于每个幼儿有足够的表演空间;还有是马蹄形(半圆形)。马蹄形(半圆形)是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座位形式,教师坐在前面,离每个幼儿的距离差不多,幼儿发言或表演动作时,教师和每个幼儿都能看见,有利于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如教学过程中有分声部演唱、轮唱、对唱的需要,就在半圆形的中间留一个空位,将队形一分为二,这样能让幼儿一目了然,减少了教师的语言提示;有的歌唱活动中有两两角色扮演的,那么可以坐成四排或六排。歌唱教学活动,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每首音乐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他们对一切有趣的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一些枯燥的东西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在选择歌曲时,首先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有趣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容易为他们理解并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活动前,必须深入了解幼儿已知的经验、兴趣所在。如小班歌曲《跳跳糖》、《小手爬》、《小猪睡觉》等;中班歌曲《郊游》、《夏天的雷雨》、《粉刷匠》等;大班歌曲《办家家》、《好朋友》、《捏面人》等等。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孩子的生活,表达孩子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同时,好的歌曲教材还应具备“动听”、“易学”、“易记”、“耐唱”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孩子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幼儿由于年龄小,具有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在学唱歌词多、内容较难理解的歌曲时,往往会出现记不住歌词、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等问题。怎样让幼儿在短短的时间里快速、准确地记住歌词,始终兴趣盎然地学唱歌曲,巧妙使用教具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活动更精彩,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在教具的制作上,活动中呈现的教具琳琅满目,效果不大但工作量不小,反而使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图谱、实物教具的实用性较强,利用率很高,是学习歌曲的好帮手。图谱以生动、有趣的图画代替了枯燥繁琐的词句,使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增强了直观效果,词用图代替,旋律也同样呈现,让幼儿对歌谱有一个全面的感知,非常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如歌曲《买菜》中的两段歌词中包含了大量的蔬菜名称,幼儿很难记住。这时教师采用图谱的形式,按顺序把歌词内容呈现出来,图画和歌词相对应,幼儿一看就知道歌词内容,在图谱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歌词难题,很快掌握了歌曲内容。为避免教师单一枯燥的讲解,有些歌曲可以通过图谱中形象事物的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性质,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比如抒情的歌曲,可以画上流水、波浪的线条等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欢快、活泼的歌曲,可以用跳跃的音符或小兔、小松鼠等轻巧跳跃的形象来表达;要求唱强音的地方可以把图形画大些、色彩浓些,弱音的地方则可以画小些、淡些。我园金老师组织的小班歌唱活动《我是一只小松鼠》中设计的图谱非常巧妙。歌中有一句:咿呀咿呀哟,她画了三条连续的波浪线,前两条一样,后一条长。孩子们在唱时,看着图谱,不用老师解释,就自然而然地延长了“哟”的时值。在创编部分,金老师出示了用纸巾盒制作的立体的动物头饰,简单有趣,不仅激发了幼儿创编的兴趣,同时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作为唱歌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随时需要离开琴的伴奏,自由、自如地演唱。因此,要胜任幼儿园唱歌教学,教师必须加强清唱技能的练习,能够在无伴奏条件下保持自然大方的姿势,呼吸纵容,叶字清楚,旋律和节奏准确,能自如地、情绪饱满地、完整地唱好每一首歌。五、让教学的策略变得更有效 教师要尽量做到让音乐贯穿整个活动,突出音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地位,让音乐充实在活动的多个环节内。在欣赏歌曲后提问、难点讲解、创编歌曲等时候,将幼儿回答的内容用唱的形式表达,以激发幼儿用歌声创编的兴趣。用“唱”贯穿教学,用“唱”引领示范,用“唱”指点迷津,就能让歌唱活动更加有味道。可以采用合作性歌唱教学方式,如,接唱、对唱、轮唱、填充式合唱、音型伴奏式合唱等。这些都是幼儿喜欢的歌唱形式,如果编排合适,更能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加深对歌曲的感受。在活动中,教师还应多设计些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想象。引导幼儿为歌曲改编、创编歌词是很好的创作形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歌词简单,多重复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创作、改编。发声是唱歌技能中的关键,幼儿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要让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幼儿的自然声音有明亮柔嫩和甜美的特点,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便是一种自然美的表达。我们在组织歌唱活动时,经常会发现:如果幼儿声音很响,老师提示唱轻点,孩子会马上轻得没有声音;如果幼儿声音很轻,老鼠提示唱轻点,孩子的声音有会响得刺耳。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协调控制能力较差,很难一下控制自己的音量。因此。老师应避免使用这些容易误导幼儿的指导语。由于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他们演唱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声音大得跟同伴不和谐,有的孩子声音小得很难听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切忌用简单的要求命令幼儿,如:“你唱得这么轻,象蚊子叫。”或“你怎么唱得这么响,难听死了。”这些只能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减少他们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采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演唱方法。在幼儿演唱时,教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演唱坐姿是唱出好听声音的前提。这些在小班时就应初步养成。具体可采用一些形象生动、幼儿易接受的语言进行提示。如:“象小白鹅一样把胸挺起来,把孔雀的头抬起来,眼睛看着前面,留半个椅子给小客人。”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幼儿掌握咬字、吐字、用气等演唱方法。在学唱长的歌曲时,教师应让幼儿进行一些“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让每一个音都发得“字正腔圆”,如:吸一口气,把气吸足了唱,把嘴巴张大一点或者张得圆圆的来唱等。也可以在平时进行一些有趣的练声训练:如“火车开来了”,练习音量的强弱;“春天到,布谷鸟”,练习吸气、跳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