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主要就幼儿美术教学中示范的有效性浅谈几点策略。 随着对《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学习,广大一线幼儿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中的示范有了新的见解。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就是说示范已经不再只是教师的专利,幼儿间的讨论、示范都能成为幼儿美术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如此也更易于调动幼儿的美术学习动机。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般双刃刀,教的过多,很容易导致学生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教的太少,又可能导致学生因技能、技巧的不足而产生挫折感。那么如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掌握好示范的度呢? 如,“我们居住的小区”教学活动中,在这之前幼儿已经具备了画独立房子的经验,但是小区有很多的房子,对幼儿来说这是新一个挑战,需要幼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出房子间的前后方位、远近距离。针对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针对重点的部分示范,示范了房子前后的遮挡关系,而没有示范前后方位,也是为了避免幼儿临摹教师示范而出现格局相似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示范,幼儿创造出的作品,小区造型各异,有的房子有阳台、有的小区里有花园等等。通过部分示范即帮助了幼儿解决了创作技巧上的难度,又为幼儿保留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幼儿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和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幼儿间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沟通方式,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同伴的作品,用属于他们的交流方式去解释画面,会让他们之间产生共鸣。如,“我的妈妈”教学活动中,笔者展示了一张其他班级孩子的作品,虽然作品中妈妈的画像不那么精致,但是却将自己妈妈的特点以及一些习惯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示范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并开始积极的讨论自己的妈妈,幼儿欣赏、讨论后创作出的作品更具特色,因为这是幼儿自己的真正感受,也更能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 参考文献: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