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教育随笔 半年总结 年终总结 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演讲致辞

科研论文:幼儿园绘画活动游戏化初探

时间: 2016-07-06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科研论文:幼儿园绘画活动游戏化初探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将绘画教学活动中导入、过程、评价赏析等环节以游戏化的方式融入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中,让孩子能兴致盎然的主动参与,并能在愉悦、轻松地游戏氛围中有所感,有所得。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年的工作经验所得,我认为,绘画活动对幼儿的能力和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也应当是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自信,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想象和创造,也学会了用各种绘画技能表达内心感受。因此,幼儿的绘画活动无论是对其能力的发展还是个性的健全,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游戏化的学习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①《教育指导纲要》中又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因此我展开了对“幼儿绘画活动游戏化”的初探课题,初步尝试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幼儿的绘画活动,通过绘画活动游戏化,引发幼儿自主能动的参与绘画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美的敏感性,提升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多地去注重游戏与绘画活动的紧密结合,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最大程度地让孩子在绘画活动中愉悦、自信、充实的成长与发展,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及自我价值的体现。为此,我们初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游戏与绘画活动相结合。 ②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③儿童要进行绘画或者其它美术创作,在创作之前必须先要观察手中具有的创作原料和要创作的作品,要对作品的颜色、形状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儿童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另外,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将观察到的对象表现出来,是对记忆内容的一种再现,提高了儿童的记忆能力。同时,儿童在完成对所观察作品的再现的同时又是对作品的理解和加工,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因此,幼儿绘画活动要遵循兴趣性原则,以内容激起幼儿兴趣,以游戏活动满足其情感需要,激发起幼儿想象、创造,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我们曾尝试过一堂十分生动的大班线描装饰画《花》,老师将藏有各种花朵的口袋,让幼儿闭着眼睛去摸,感觉它的形状和结构,然后由孩子们根据想象去设计并装饰一朵花。结果每个孩子都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花。最后,老师拿出各种花来分析它的的构造,点评作品。一堂线描装饰课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这堂美术课之所以孩子喜欢,我想原因就是教师利用游戏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1、材料多样化尽联想 起初,孩子们是小心翼翼的探索着老师提供的作画材料,比如大班的《手指拓印画》活动。孩子们先是在纸上感受一下手指印出的水粉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然后便开始思考可以组合拓印出什么来呢?然然最先想到,而且还在废纸上实验了一下。不一会,一朵朵小花就拓印好了。旁边的小朋友有的是效仿然然的作品,有的则是别具一格的拓印自己的作品。最后孩子们的作品大都各不相同,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绘画过程游戏化,重视孩子的自主能动性,但并不意味着老师要置身事外,不用教。人都有追求目标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一旦失去了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这时候,老师的作用就是以孩子的视角参与其中,给孩子指引目标。在指引的过程中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你此时的身份是游戏中的角色,应尤其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孩子描绘发自内心的美妙图画,相机给孩子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正,为孩子们的个性培养打下基础。这样游戏化的指导更容易让幼儿接受,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常常会遇到有孩子拿着笔不动手的情况。老师询问,孩子会回答:“老师,我不会画!”这时候老师多半是以鼓励的方式为主,想促使孩子大胆尝试一下,有的老师会手把手的教画甚至是代笔。通常情况下,孩子在没有掌握绘画要领时,是不敢轻易尝试动笔的,即便老师采取了鼓励的措施,在孩子的心里绘画也变得被动起来,兴趣更无从谈起。这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教师如何能将绘画的要领游戏化,让孩子既愿意主动参与,又能轻松掌握本领。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们可以将绘画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例如在绘画“狮子”的活动中,我以魔术师的身份登场,给孩子表演了一场将儿歌变成动物的魔术。孩子们看的格外入神,对我的白板操作和儿歌都很感兴趣。在演示了两遍后,帅帅和璐璐竟然连儿歌都会念了。跟着我一起念“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接下来,该孩子们动手了,我依然是以魔术师的口吻问:“那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魔术师呢?”孩子们大声地给了我肯定的回答。这时我调皮的扮演了一下大狮子,相机提醒道:“我可是森林里的万兽之王,你们可不能把我画成小病猫哦!”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帅帅拼命地摇着头,对我说:“不会的,大狮子,你放心吧!”这样的游戏化方式,孩子会不自觉地便进入角色,不仅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绘画的要领,就连绘画的顺序,孩子们都可以自己根据儿歌的内容来操作了。教师在知道是游戏化的口吻,和蔼可亲,孩子更容易接受,不会打击孩子创作的积极性,且创作效果更佳,更利于孩子大胆的下手。所以,我们教师还可以继续尝试将很多绘画要领编成儿歌的方式,真正来充实绘画课堂游戏化的内容。 游戏化的方式要融入整个教学活动,必然要有始有终。评价环节自然也要围绕重点贯穿下去。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大班幼儿“瓶花”时,对孩子说:“谁画的花儿最漂亮,就会引来美丽的花蝶。”孩子为了招揽“花蝶”会特别认真仔细。在评价时,教师一边观察点评,一边在孩子的作品旁印上不同数目的蝴蝶印章。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方式,孩子会对评价充满着期待。从而让孩子自始至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保持着良好的创作激情。【参考文献】【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3】孔素芬:《浅谈美术活动与幼儿主动学习》,育星幼教网。源 .
.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幼教论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 下一篇:幼教论文: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示范的有效性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