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在午睡后整理活动中自主服务能力的探索
【摘要】良好的整理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整理活动是午睡起床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让幼儿了解整理活动的内容,幼儿通过合理统筹安排形成了井然有序又高效的午睡后整理活动,这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服务能力,为进入小学作好准备。
【关键词】大班幼儿午睡整理活动自主服务能力
【正文】
大班幼儿面临着即将跨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而小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对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午睡后整理活动是一日活动中不太起眼的一个衔接活动,但是因为孩子自主意识较弱,教师都要反复提醒幼儿做整理活动,比如提醒他们穿衣、叠被、解小便、梳头、饮水,组织他们进行安静的游戏,或者给他们讲故事、听音乐等。到了大班,孩子们自我意识凸现,“我要干什么”的主观意识增强,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一需要,我决定“放手”让孩子们成为整理活动的主人。
情景描述:
第一阶段:迷惘的整理活动
在活动前一天,我就跟孩子们说:“明天起床后,我会让你们自己组织,让你们成为整理活动的主人!”孩子们齐声欢呼,有的还拍手,孩子们的兴奋之情不言而喻。有几个孩子立马低头商量着明天午睡起床后要做的事,有的说:“我会带纸牌来,我们三个一起玩吧!”有的说:“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新的娃娃,我明天带来让你们看看哦!”
活动进行的第一天,孩子们带来各种新奇的物品,他们将整理活动变成了一个“新奇物品交流会”,短短的十分钟一会儿就过去了,孩子们对自己的交流活动还意犹未尽。可当要进行体育游戏时,有的孩子惊呼:“呀,我还没洗手呢~”有的孩子焦急的说:“我要去解小便,刚才都没解过呢~”瞬间,教室里、盥洗室乱成了一锅粥。有个孩子在轻声嘀咕:整理活动到底要干什么呀?
分析:孩子们对自主活动很有兴趣,所以当教师说要“放手”时,他们表现得是那么的雀跃,可是从他们第一天的表现可以看出,因为以前教师的引导与提醒,孩子们对活动要干什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活动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师的叮咛与提醒。
第二阶段:重新认识整理活动
我将孩子第一次“自主”整理活动的视频放给孩子们看,他们一个个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在说:“我们怎么这样啊,太乱了!”有个男孩对旁边的同伴讲:“你看,你那么急着跑出去,旁边的萱萱都差点被你推倒了。”因为第一次整理“自主”活动的失败,我决定再拿起“掌控”的魔杖,跟孩子们一起来重新认识整理活动。我们以“你知道的整理活动”为主题进行了一个讨论活动,孩子们都热情的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帮他们进行了一个整理,整理活动要做的事情有:穿衣、叠被、解小便、洗手、喝水、梳头;整理活动可以玩的事情有:看故事书、分享玩具、手指游戏等。
整理活动时间为十分钟,但孩子们对这个时间还不是很清楚,为了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我跟孩子们进行了“感知一分钟”的游戏,首先我让孩子玩一分钟的手指游戏——小明小明上楼梯,他们玩的很投入,可玩了两次时间就到了,孩子们发出感叹:一分钟过过怎么这么快呀?再请幼儿坐着,看分钟走一圈,孩子们又说:这个一分钟过的好慢,我等的都急躁起来了。通过感知一分钟的游戏,孩子们知道了快乐的时候,时间过的非常快;等待的时候,时间过的非常慢。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做好该做的事,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做喜欢做的事。
分析:通过讨论活动,挖掘了孩子们的原有经验,知道了整理活动要做的事情有:穿衣、叠被、解小便、洗手、喝水、梳头;整理活动可以玩的事情有:看故事书、分享玩具、手指游戏等。孩子们知道了在整理活动时要去干什么事情;通过“感知一分钟”的游戏,孩子们知道了要珍惜时间,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游戏的快乐。
第三阶段:整理活动的统筹安排
通过上一阶段的活动,孩子们又进行整理活动了,大家都知道要去洗手、解小便,盥洗室顿时热闹了起来,几十个人同时冲进去,把盥洗室门口堵的水泄不通。有的孩子在喊:“哎呀,太挤了啦,我都动不了了!”有的孩子在叫:“我的鞋子被谁踩住了呀!”洗手台前的孩子也被影响到了,大家如海浪般摇动着。厕所门口的孩子看见里面挤了那么多人,就在走廊上叽叽喳喳的交谈着。还有五六个孩子则坐在教室里。十分钟后,能洗好手跟解完小便的孩子不到一半。有几个孩子在抱怨:“厕所太小了啦,我都被撞去了呢~”再看看盥洗室的地面,全是水渍,湿哒哒的。
分析:原本计划好的程序,因为盥洗室空间有限,发生了拥挤的现象,孩子们无法顺利完成“该做的事情”,导致孩子们也没能做“想玩的事情”。 盥洗室空间较小,无法同时容纳3个孩子,硬件设施无法改变,只能从活动组织上想办法了。
第四阶段:管理员的职责
针对上阶段的情况,我问孩子们:“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邱明远说:“男孩子先进去好了,这样就不会拥挤了。”沈皓轩说:“女孩子先进去也可以。”毛慧慧说:“我们分组去好了呀。”孩子们都想到了分批进盥洗室,根据大家最后的商定,采用按组分三批进盥洗室。“可是谁来叫小朋友进盥洗室呢?”坐在角落的潘体仁提出了这个问题。对呀,谁来叫,大家都犯难了,这时,张子馨提出设置一个管理员,通知大家去洗手。那么谁来当这个管理员呢?宋骏提议:“像分点心那样,按学号轮好了!”大家对他的提议表示同意。
分析:当遇到问题时,大班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不应过多参与,应该让孩子探索问题的实质,给幼儿解决问题的平台,相信他们是能做到的。
第五阶段:井然有序的整理活动
经过前一次的失败,再根据大家想的办法,这一次,孩子们又开始行动了。他们按照小组分三批进盥洗室,当第一批孩子进去时,第二三批孩子就先玩游戏,有的看书,有的玩飞行棋,有的玩纸牌游戏。当第一批孩子完成时,管理员会提醒第二批孩子进盥洗室,直到第三批孩子完成盥洗活动。盥洗室不拥挤了,大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该做的事情,地面也整洁了许多。有的孩子说:“这下我可以好好的洗手了。”有的孩子说:“我可以看很长时间的故事书了。”
分析:通过总结前几次活动失败的教训,大家又进行整理活动了,因为设置合理,每一批孩子进盥洗室都不再出现拥挤现象,设置管理员,能保证盥洗室随时都有人在活动,提高了盥洗的效率,井然有序的整理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愉悦情感,孩子们能做好该做的事,也能做想做的事。
第六阶段:在家争做睡前一小时的主人
为了提高幼儿自主服务意识,我决定让家长也参与进来,通过分发倡议书,跟家长说明本次活动的原因、目的及意义,鼓励家长在家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并请家长填写“每日记录单”,记录孩子在家睡前一小时里做的事情,通过收集家长的记录单,班级里每星期还评出三名“自主服务小主人”,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在家也很努力的完成着该的做。家长也反馈到,孩子的合理安排能力越来越好了。
分析:通过家园合作,给孩子提供了又一个提高自主服务意识的平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反思:
整理活动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与反思中成长优化起来的,通过这个活动过程充分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的变化和成长,提高了时间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以及自主服务意识的提升……单纯的集体教学活动往往不能达到这些效果,所以整理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由此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自主服务能力。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也给我带了几点思考。
1.创设宽松的环境,放手让孩子们去做。
依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自主探究,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2.采用现代科技再现情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代多媒体技术往往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多次运用视频、图片等手段,再现场景,给幼儿寻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使活动目的达到更和谐、更高效,从而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开启思维的闸门。
3.合理设问,引领管理。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根据环节目的提出合理的问题,问题面向幼儿又遵循因人而异,具有开放性,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推动了活动的发展。
4.吸引家长关注,家园合作促幼儿发展。
只要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就会绽放自己的光彩,孩子在园的表现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要提高幼儿自主服务能力,还得依靠有效的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参与其中。通过教师每一阶段的总结、反馈,让家长了解活动的进展、自己孩子的表现。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实效:
1.感知时间,提高幼儿管理时间的能力。
大班幼儿面临着即将跨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而小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从幼儿园大班阶段养成按时、有序、守时、惜时的生活习惯对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逐步有遵守时间的意识和行为,懂得按时作息,做事情按时进行,按时结束;培养守时、惜时和不拖拉的好习惯,并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提高做事效率。
2.享受成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促进幼儿形成富有魅力的人格,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幼儿时期是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黄金期,教师要重视幼儿自我能力的培养。活动中,孩子们在整理活动的时间里协商讨论,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并能遵守公约,这正是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在教师与同伴的表扬中,他们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3.内化管理责任意识。
《3—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让孩子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培养出的责任感将是孩子对社会、人类负责的基础。在第四阶段中,让幼儿知道管理员的职责,对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为了孩子未来能成为有个性、有价值、愉快而幸福的人,培养幼儿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4.提高幼儿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将直接带给孩子今后成长过程中科学态度的养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教师不应以权威者自居,而应转变角色,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少批评多鼓励,帮助幼儿懂得如何提问,进而习得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杨枫.学前儿童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