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家园共育 网络 一、 网络平台能及时传递教学的最新资讯。 二、 网络平台能直观地传递教学的最新动态。 现代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和关心幼儿教育,已经不满足于家园联系栏等单向的家园联系方式,他们都很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提问和建议,传统的交流方式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化幼儿教育,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应建立和谐的幼儿园信息环境,创设整合信息技术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使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网络平台交流沟通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要求,有效地发挥家长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我园开展的课题《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实验研究》,就是根据《纲要》里科学的指导要点:“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用数学生活化、游戏化作为研究课程,老师将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告诉家长,请家长回家拍视频《家庭数学教育小故事》,开始时家长不知如何下手,老师就引导家长可以录制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如:可以拍家里来客人了,让孩子在餐桌上一一对应分配碗筷等生活化的场景,有家长的引导,还可以拍随机教育等,拍完上传到QQ群。在目标的引领下,家长通过网络平台不知不觉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并让家长了解到如何联系实际生活来进行数学教育,而且在QQ群里,家长们还可以观看其他家长拍的视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寻找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与孩子拍球,看谁拍的数量多;结合一日的生活,让孩子学会看钟表;上下楼梯可以数数;玩玩具时,数数有几种玩具,各种玩具有多少;找找生活中的各种形状等等,教师要让家长心中有目标,行动有依据,所以只要每一位家长投身其中,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家园联系方式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但弊端还是有的,例如:家园联系栏一般都设在教室门口,即使教师定期更换信息,依然不能引起家长对其更多的关注;平时家长工作也很忙,教师和家长交流的时间也不长,而且这么多家长,一下子要交流不容易;每周发一次的家园联系手册,信息已经是过时的了,未能及时地反馈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教育的问题上是应尽量做到互相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更加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班级QQ群和微信群是全班家长都加入,等于一个教师和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就像一个班级大家庭。教师将幼儿园教育真实的状态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家长,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对于教育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在平台上请教,教师和其他家长一起讨论、交流、策划活动、分享资源等,教育的成效明显增强。例如:《指南》里指出:“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我园开展的“数学嘉年华”活动中,就是结合了课题《在学前儿童家庭中贯彻指南,实现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家园共育培养3-岁学前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来开展的,大班孩子负责“跳蚤市场”这个环节,老师将数学嘉年华活动的活动目标和方案放上QQ群和微信群,家长们就知道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很自觉地分组商量、带孩子去选购商品、制作摊位广告、在活动中的分工等等,每位家长和孩子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使嘉年华活动得以圆满结束!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建立理解、信任、支持的家园关系,使家园共育的目标达成一致,可见,幼儿园教育如果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会获取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2、《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