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自然角创设过程中的思考【摘要】自然角是幼儿通过其亲近大自然、探索自然的窗口,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过去幼儿园的自然角存在一种现象,摆着几盆绿色的植物,或是已经干枯枯萎的植物,没有孩子的痕迹。自然角的创设需要孩子的参与,不是教师一手包办的。从材料的准备到后期教师的跟进措施,教师基于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师幼之间的交流,小班自然角的创设可以以下几点推进:自然角创设要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家园合作共同创设;在过程中,挖掘幼儿资源,及时跟进。 一、自然角的那些事儿小班最初的自然角里,有着一个三层高约一点五米的花架,在花架上放着五盆吊兰和一盆绿萝,还有一盆干枯的植物。花架就摆放在班级的门口,幼儿每天进出班级的时候,都会经过花架的旁边,但是经过连续一周的观察,没有幼儿走近花架,去看一看花架上的植物。春天主题下,户外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经常带着小花或是树叶回教室。经常带小花回教室的小鱼说:“小花很漂亮,我想要带回教室,要是教室里面和家里的阳台一样就好了。”小鱼家的阳台种了很多的植物。所以,班上由此开始讨论想要种些什么。孩子们想种植的植物有很多种,比如:黄豆、茄子、油菜花、番茄、向日葵等。大多是孩子经常接触和认识的植物。讨论结束后,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准备材料,准备种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植物的习性和种植需要注意的地方。区域游戏的时候,小A和小B在自然角看着自己种植的植物,小A歪着头看着自己种的番茄说:“它怎么往这边长呢?”小B说:“它长歪了。”老师在一边看着,凑了过去:“怎么办啊。”小A小手扶着番茄说“我这样扶着就好了。”小B说:“可以用胶带绑起来。”在旁边画自己的小植物的小也跑了过来说:“我画了一个这样的东西,可以让他不歪的。”(小在纸上画了数条横竖交叉的直线)针对以上的三个片段谈一谈,作为幼儿教师可以怎么做?教师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幼儿共同创设自然角,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思考与做法。 1.前期准备——聊一聊 2.遭遇问题——猜一猜 3.验证猜想——说一说(二)相信孩子的能力,支持发展自然角的主人是孩子自身,作为自然角的主人,我能做什么呢?前期的材料准备,和孩子讨论后自然角种植需要土壤。教师作为支持者,提供孩子铲子,器皿,以及适宜的场地,孩子可以分组准备材料。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