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草原设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到了不停的欢笑。(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教学重点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课 时1课时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二、走近“丝绸之路”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2)简要说明理由。(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三、走进“丝绸之路”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① 找出有关句子:◇“‘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①找出有关句子: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四、延伸“丝绸之路”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认识本课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教学难点 课 时2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x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一、谈话引入新课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枝干挺直 坚强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服从需要无私奉献(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B、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D、……五、拓展练习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课 题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设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教学重点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3、青藏铁路地图。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1、播放x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x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2)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4)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②有感情地朗读第自然段,第9自然段。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②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教学目标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教学重点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教学过程 一、展开讨论,明确目的2、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可以通过媒体来认识;……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D、……1、同学们逐一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教学重点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2、开始写信。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第二课时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2、注意信封的写法。(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