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4、古诗两首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第一课时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一、揭题。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解题 :闻:听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并及时表扬鼓励。教师出示相关。四、检查自学情况。2、指名读诗,正音。ì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却看:回过头来看。漫卷:胡乱卷起。(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纵酒:尽情饮酒。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即:就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作点评和补充。(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涕泪满衣裳 放歌、纵酒第二课时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六、课堂练习。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示儿 望 北定中原日☆教学调整☆ 课 题:习作1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教学目标: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讲故事: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生讨论。(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生: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一些,写出自己的认为最值得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写作提示:受,然后有条理的写下来,注意突出重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一会我们交流。三、选择写的较好的最后的姿势时间: 年 9 月 23 日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前准备(预习要求)2.课后第2题: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2、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自读课文,划出相应的语句。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2)第二段:环境烘托1、回忆.12大地震。
2、看图片,谈感受
3、交流收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1、读课题2、自读课文(1)废墟 坍塌 塌陷 尘埃(3)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2、尝试分段,概括段意: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课前准备了,可柜门没打得开,还没用上,很可惜,好在学生对、12事件印象深刻,交流得还不错。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四、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最后的姿势时间: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目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达成情况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1、这样一位用生命诠释师德灵魂的人,张开双臂这一最后的姿势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展现的呢?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的无比景仰再次走进那悲壮的一幕。请同学样拿出笔默读课文四——七节,画出描写地震来临时房屋变化的句子,并作批注。4、过渡:谭老师那最后的一撑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而自己却永远地倒下了……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他的时候,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大家小声读课文第三段。、二三两段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方法不同,同学们发现了吗?将第三段删掉可以吗?2、说话练习:同学们,这最后的姿势 ;这最后的姿势 ;这最后的姿势是 的姿势。、谭千秋,让我们记住他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记住他令世人永生难忘的——齐读课题1、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圈划批注。要求先读划出的句子,再谈理解。4、交流A、“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指名分角色朗读不同人物的语言。
7、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1、齐读课文最后第二小节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4、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巡视发现不少学生圈画批注实效不高,有的学生圈了重点词句,却不知怎么写感悟,纯粹在磨时间,还得好好引导学生去扣、去斟酌、去深刻理解关键字词、关键语句,甚至是标点。
学生对谭老师的崇高品质都能知道,但还不能细细品味。对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有所感知。三、深情赞颂潭老师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十一册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板书:船长二、初读课文2、检查:(2) 指名朗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调遣:调派,差遣。 肇祸:闯祸。井然有序:形容严谨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学生质疑。(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遇险——救援——殉职)(3)概括段落大意。1、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是怎样的可怕灾难呢?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1)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2)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b、“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你能想象出是什么样子吗?3、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有保证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文的3—30自然段。描红、临写生字,并抄写词语 7、船长 教学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4、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救援”部分 2、交流讨论: 3、投影出示四次命令:(2)“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4)“动作再快点!”(1)放大投影第二次命令:“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问: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比较两次下令后的不同情景。)*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出示黑暗中哈尔威与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朗读交流:这实际上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大家享有了知情权,就不会为逃生而拼命拥挤,只要有序撤离,大家的生命都有保障。这让大家内心得到了安慰。尽管前面他也说“必须把0人全部救出去!”但谁会相信呢?现在不一样了,有了20分钟作保证,大家不须一窝蜂拥了上去,简直像疯了似的。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大家都可以接受:前提条件是有了20分钟作保证,作为男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妇女与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作出一定的牺牲!更何况,这妇女与儿童中也有他们的妻子儿女!不少男人拼命拥挤正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独身的男人呢,也受到了纪律的约束(敢走在女人前面,就会被开枪打死),他们不敢拥挤了。(2)齐读第22自然段,思考:人们为什么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过渡:从这第二次命令中,我们读出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富有谋略,沉着镇定,指挥有方,那么第三次命令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a 理解为什么“吼”?读出“吼”的味道。(关心妇女,关心乘客,并且要求船员尽力尽职,做到先人后己。)(“他把自己给忘了”,可能吗?哈尔威船长一生之中不知碰到了多少险情,对于“生死”已经不知想过多少次了,怎么会忘了自己呢?是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发自肺腑的要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做人之道!)为什么要“快救克莱芒”?理解他关心孩子的品质。联系上文“妇女先走”,可以看出他爱护、关心弱小的为人之道。“动作再快点!”他关心每一个人,在与死神抢时间争速度。三、学习课文“殉职”部分2、船长就要被无情的大海吞没,望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在“玛丽号”上,得救的人们心潮就如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多少话要对船长深情地诉说啊! A 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说:“船长啊,船长, 。”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我想对船长说:“ 。”4、学生练习在感情地背诵。四、学习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慌乱不堪,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舰桥上,临危不乱,沉着镇定地组织指挥救工作,果敢地下达命令,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从而以身殉职,谱写了一曲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伟大人性美的赞歌。五、作业 2、 将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