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时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 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 童情趣。首句“下雪啦”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可以想象,当小动物们看到 雪后大地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时,充满兴奋和喜悦的心情。第二、三、四句采用拟人的手 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 4 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 状。紧接着,以设问结尾,既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科学知识,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 的想象空间。1.教学目标 认识 群 竹 等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着 的字音;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 小画家 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 小画家 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教学准备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 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教师)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1)学生自由读生字。(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3)开火车读字卡。()“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3.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养成习惯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3.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二、逐句学习,理解课文(一)学习第1、2句。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1.播放: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2.播放,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习、在表演中学习,学生用动作呈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语言。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设计意图: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小画家”们的作品,重温课文内容;通过拓展仿写儿歌,培养说话写话能力;启发思考,突破课文难点;学唱歌曲,兑现课前诺言,养成良好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