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诗词鉴赏
古代诗歌: ①绝句: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七言绝句。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③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小学诗歌鉴赏要点: 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动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音韵铿锵,且“敲”字有声音,以响衬静,突出了居处的僻静。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十四个叠字,或写人物的动作行为,或写周围环境,或直抒胸臆,将诗人遭受一系列深创巨痛之后的茫然若失、凄凉、悲残、悲戚的情怀,全面准确地刻画出来。同时读起来又有韵律感。 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写出了秋叶在风中飘零而下的声音,让人联想到诗人绵延不尽的愁思。 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2.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宫》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生动活泼 机智辛辣 长短结合 舒卷自如 奔放流畅 词采瑰丽 隐含哲理 用语工丽 用语精妙 一呼一应 自然天成 语丽情悲 通俗精练 古拙淳朴 清新明丽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物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 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征蓬、归雁—思念(思乡) 古迹—怀古伤今 小草—平凡、生命力顽强或弱不禁风 哀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又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穷 莼羹、鲈脍、莼鲈秋思—思乡之情 庄周梦蝶—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碧血—为正义事业流的血 折桂—科举及第 叶—以诗传情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 三、辨析表现手法: 2.借景(物、事、画面)抒情 4.托物言志 .通过典故言志《锦瑟》 8.移情化 10.以小见大 1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 14.点面结合 1.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 18.象征 20.明贬(褒)暗褒(贬) 22.重章叠唱(《秦风.无衣》) 24.类比 2.动静结合(《山居秋暝》) 28.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0.以乐景衬哀景 32.拟人 方法点拨: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要能细心辨析、具体分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