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教学准备】 2.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入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7.练习: 三、总结。教学目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现在是什么季节?能哪些自然景物能感受到?你能用哪些成语、哪些诗句形容春的景象? 2、说说你眼中的春! 二、自主学文(一) 教师描述:乡间野外那纯朴的泥土气息,同学们手中叮当碰撞的劳动工具,无不给我们的大自然送去了春天的第一声问候,当看到那清澈的泉水瞬间消失于泥土的缝隙时,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能读好课文吗?(出示语段) (1)学生自读 (3)齐读。 丁丁当当-- 哗哗流淌-- 棵棵树苗-- 5、小结点题:作者用精练的26个字生动地再现了造林的欢快场面。全世界的人们植树造林的大行动给地球穿上绿装,带来生机,所以说--(生:"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三、自主学文(二) 2、学生自读,感悟。 Pá lu? á ì ò 4、练习朗读。 6、巩固:齐读2-7自然段;选择其中一段背诵,连背。 植树的作用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哪些,课后请大家到课外书上、网络上查阅资料,下节课用简单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1、抄写10个表现春景的成语,2遍;摘录描写春景的语段。 3搜集资料,(延伸内容) 第二课时 引背第2-7自然段 1、春天到了,同学们扛上铁锹去荒山植树造林,给大地带来绿色,带来生机。植树的作用除了书上讲的,你还知道有哪些作用呢? (相机出示:固沙的"尖兵"、抗盐碱的"勇士"、大气的"清洁工"、净化污水的"能手"、噪声"消音器"、天气"预报员"……) 1、描述过渡:看来,植树的作用还真多呀,我们的劳动能使大地披上了绿装,能使小动物们在自己的田地里快乐地生活,内心就有了一种无法言语的喜悦。(出示第1-8自然段) 3、此时此刻,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课文。 5、小结:因为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苍翠,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所以地球上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小参加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美化地球,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用我们的爱心共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1、荒山在我们手中变得那么美好,请你想象这美好的景象,说一段话,可以用上下列词语(出示),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2、你准备如何为春天增添绿意?一、教学要求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2、检查: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2、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江主席看望师生员工) 四、指导写字 2、讨论识记方法。 五、作业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看拼音,写词语。 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1、轻声读第二段,思索:江主席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江主席与王辉等同学交谈) 3、结合课文谈感受。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2)分组朗读、讨论。 4、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但并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1、齐读。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 四、朗读全文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朗读。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教学目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格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4.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和好处。 【教学重点】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奶奶的作品大多抒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其中《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都被选作过教材。 3.冰心奶奶却说:“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你有什么疑问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划出不懂的词句。 闹嚷嚷 颐和园 身躯 成千盈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交流: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默读课文,思考:在初读后你解决了哪些疑问,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畅谈体会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谈谈文中表示儿童多的句子。 ①从哪些关键句中感受儿童多点画出来。 4.交流:相应的“儿童多”的句子,朗读品味,畅谈体会。 五、小结:春的颐和园处处都是儿童欢畅奔跑的身影,处处都充溢儿童的欢歌笑语,处处都散发着儿童特有的生命活力。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世界,真是“儿童多”呀!那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二、精读课文 2.(欣赏繁茂的海棠花),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么样?(开得旺) 赏读:“那几棵大的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4.所以作者惊叹—— 指导读出惊叹,可一读再读,将惊叹的语调尽情发挥! 指导读: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7.自由朗读第四段,换一种说法: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定会找到春天的。 三、指导背诵 2.词语串联法海棠树→春光→开得旺→花儿与少年。早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3、质疑:这篇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1.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2)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4)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①“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2.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2)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4)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三、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3)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四、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2.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韩愈《早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朱熹《春日》习作1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2、同桌交流 五、练习写景。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3.学生誊写。
练习1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其中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第一课时 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2、教师给学生几个谜底,让各小组创作谜面,之后各小组展开竞赛。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2、小组内互相读。 4、小组内讨论:你想象到得是一幅什么呀的画面。 第二课时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2、小组讨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得大小一样。 4、小组讨论,评比。 1、小组讨论: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该怎么说? 3、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