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师成长的灵丹妙药记一次xx组的教研活动
一、现状分析:
今年我们幼儿园扩班扩园,非常需要优秀合格的一线教师。虽然开学前大量新教师的加入为我们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园新进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30%,其中9%以上的新教师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带班经验。因此帮助新教师明确本职任务、熟悉自己的岗位工作是我们教研组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在开学后不久的随堂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年轻的教师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教材理解的不够透彻,不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出发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难度把握不准确。多数老师备课的形式以抄教案为主。
2、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缺乏良好的教育机智,不善于根据幼儿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不够灵活多变。
3、不能充分解读和利用周围环境资源,主题区域创设缺少创意,不少区域活动只是为了创设而创设,没有教师反思调整的痕迹。
3、教师的幼儿保育常识比较匮乏。
、缺乏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经验和语言技巧。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设计了以下一系列业务学习活动,以鼓励老师积极撰写和交流教育反思的形式来帮助新教师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带班老师。
二、学习计划
阶段
时间
内容
第一阶段
梳理工作内容
一周
1、规范备课要求
2、学习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反思
第二阶段
新老教师互动学习
二周
1、04届汇教听课,学习交流评课经验
2、幼儿园高级教师沙龙,与老教师座谈、学习。
第三阶段
交流经验,共享心得
一周
1、活动组成员每个人准备一个教育案例(包括活动组织、一日生活环节、家长沟通等),大家讨论交流。
2、参观学习主题区域活动展示示范班,向有心得的教师取经。
第四阶段
教学试教,交流反思,学习灵活应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提高师生互动的效果。
两个半小时
1、拓展游戏:撕纸。
2、以一个小班数学活动的教学试教为切入口,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能
三、第四阶段活动流程
(一)、拓展游戏:撕纸
参加成员:xx组员23人,3名教师教龄2年,其他均为新教师。
时间:30分钟
材料:准备总人数两倍的A4纸(废纸亦可)
活动目的:
1、比较了解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2、知道作为沟通的最佳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及环境而定。
操作程序
第一次游戏:
1、给每位组员发一张纸
2、组长发出单项指令:(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问问题)
‐把纸对折
‐再对折
‐再对折
‐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争开眼睛,把纸打开
3、大家一起观察自己手上和同伴手上作品的异同,反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问题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
教师反思:这是单向沟通导致的结果。当组长发出指令的时候同时要求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对指令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有规则的对折纸,有些人是不规则的对折;在对折时可能有的会横着折有的会竖着折;在后来转角的时候有的会朝左转有的会朝右转。所以最后大家撕出来的纸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的形状。
第二次游戏:
1、组长请一位老师上来,重复上述的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其他的老师可以提问题。(如这样折?朝什么方向折?朝哪个方向转?怎么撕?等)
2、观察结果并反思。
问题二:为什么双向沟通后还是存在误差?
教师反思:任何沟通的形式及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它依赖于沟通者双方彼此的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以及沟通环境的限制等,沟通是意义转换的过程。
活动组集体反思:在日常教学、生活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会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差,教师的权威地位等原因阻碍了沟通,造成双方沟通的困难或沟通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通过这次游戏使老师们明确了沟通的基本要素:看(察颜观色,洞察心灵)‐‐听(聆听来自幼儿的声音)‐‐问(开放式的提问)‐‐说(多用通俗易懂、正面的语言)。并充分认识到师生之间良好、亲密的沟通是教师了解幼儿,发现问题存在并适时帮助指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幼儿接纳、信任教师的窗口。但是任何沟通方式都是因人而异,教师在运用这些沟通方式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以及现场的环境背景。同样的方法也许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这就提醒我们老师要有随时调整自己与幼儿沟通策略的准备,灵活组合沟通要素,最大限度的放大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延伸到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是同样道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并以次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学试教:
参与成员:xx组中一名教师施教,。所有教师一半做幼儿一半评课
时间:1分钟
小班计算活动《鞋子对对碰》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授课教师
幼儿反应(教师模拟)
评价环节
评价教师(授课教师、幼儿)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 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小猫们,请帮助妈 妈把一样的两只鞋子放在一起摆摆好,谢谢!
1、幼儿分散收拾,
2、突发事件:有个别幼儿开始拿者鞋子玩,还有的幼儿对老师说:这是我的鞋子!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性强的情节活动容易激发幼儿的参与愿望。
授课教师:体态自然、亲切受小朋友的欢迎。但是当有个别幼儿说:这是我的鞋子!时,老师只说:对啊!就粗略的带过,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已经转移。而且小班幼儿的兴趣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当这个孩子这样说的时候,其他孩子也已经开始在找自己的鞋子了。
恰当的处理方法:老师可以说:这里的鞋子都是小猫们的,今天我们就要个这些鞋子来做个好玩的游戏!先肯定幼儿的看法在把他拉回到活动中来。还有一种处理方法是活动前向别的班级借鞋子。
幼儿:这种的突发反应很正常,说明这位教师平时对孩子的观察很仔细
二、集体讨论鞋子的配对方法。
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1、幼儿回答: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2、突发事件:有幼儿叫起来:他的鞋子和我一样的。
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并达到学习的目的。
授课教师:幼儿的答案比较零散,语言归纳能力不强,教师能通俗易懂的帮助幼儿归纳和提炼,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当孩子说:他的鞋子和我一样的。
老师就随手拿起那两双鞋子给小朋友看:哇,真的一样。你真厉害呀!处理上教师做得不够到位,被幼儿牵者鼻子走。
恰当的处理方法:老师可以说:对呀,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两只鞋子要放在一起的,两双一样的鞋子也可以放在一起。一边强调了操作要求,一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引起事件的老师模仿的很到位,但是其他教师对孩子的心理揣摩不十分仔细。在平时如果老师真的拿起那两双鞋子给小朋友看时可能还会因出更多的事情,也许小朋友会讨论别的话题,如我家里有一双鞋和XX一样等等。
三、游戏:对对乐。
1、请小朋友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找到后学着老师的样子和好朋友一起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请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玩一次游戏。
1、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高兴。
2突发事件:有幼儿坐在位子上不动;有两个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发生矛盾。
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并且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孩子拿着一只鞋子找朋友,充分预设为能力弱的孩子提供阶梯,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成功。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授课教师:老师能及时的看到个别幼儿的沉默反应并和他做游戏,还引导能力强的小朋友带动他一起玩。还有两个小朋友发生矛盾时老师只是把他俩分分开继续游戏。
恰当的处理方法:在针对两名幼儿的矛盾时老师应该在游戏结束时及时处理并再次强调游戏要求和规则。
幼儿:老师们童心未泯玩得很开心。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可能会越玩越兴奋,甚至会玩归玩但却不念儿歌,需要组织教师强调和引导。但是这里的幼儿没有反应出这个状况。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请幼儿小朋友把鞋子一双一双地收拾好,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
2、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放得对不对。
突发事件:有幼儿把自己的鞋子带到自己位子上来了
通过师生共同检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授课教师:带鞋子到自己位子上来了的那个孩子就是开始环节中叫这是我的鞋子!的那名幼儿
老师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个事件以至于遗留到最后。
恰当的处理方法: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到处可见,作为教师更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出发,既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又要考虑活动目的性和高效性。
授课教师反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素养,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的行为和提问有很大的主观性,他们的突发性提问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自我意识,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反思,用正确的理念判断孩子的活动,并及时的帮助孩子转移话题吸引孩子注意力。
模拟幼儿的教师反思:在日常生活应经常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并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确地了解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的能力和特点,避免造成师生交往中的误解和教育工作中的诸多矛盾、冲突、困难,甚至失误。
四、给老师们的几点建议:
1、与幼儿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互动关系。
巴班斯基曾说过: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它是教师与儿童进行学习活动的动作体系‐‐同步、互动、互换、互补。因此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教又要尊重幼儿的学。在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发起的各种信号表现很迟钝或注意不到或故意不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在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建立信任并亲密无间的爱的关系网,为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师生互动奠定基础。
2、充分做好活动预设准备。
教师应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孩子兴趣,学龄前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有的幼儿不善于表达,有的幼儿胆子小做事比较被动。这需要教师做个生活中有心人,关注幼儿的需要。
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努力创设与之有关的、丰富的、符合幼儿口味的环境。并预设所有可能发生的情节,作好妥善处理。
3、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育策略。
在教学过程学习中教师想要一下子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调整,这样教师自身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因为有了直觉经验的积累,就像拥有一个储量很大的资料库,可以随时随地对症下药,搜索所需的教育对策。
4、学会反思。
应该说,反思对于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思考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有本质性的提高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师首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学习,并在实践的不断反思中二次学习。教师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反思中不断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长。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