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的消极防卫
——对幼儿心理问题的一种解释
莫源秋
摘自《幼儿教育》
当心理受到伤害性威胁时,或者当心理处紧张焦虑时,幼儿往往会采取一些逃避伤害和减轻紧张焦虑的措施,这就是幼儿的心理防卫。心理防卫往往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卫是指人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本源上消除心理紧张的产生。消极的心理防卫则是指人们采取的行动,只能暂时减轻其内心的紧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内心的紧张。
由于能力、经验的局限,当心理受到伤害性威胁时,或者当心理处紧张焦虑时,幼儿期的孩子所采取的防卫措施往往是消极的。研究孩子的这些心理防卫措施,可以帮助了解幼儿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
幼儿期孩子的心理防卫措施主要有:
一、幻想
当孩子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他们往往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比如,有一天,一位老师问一个五岁多的小男孩:“你爸爸还打你妈妈吗?”(因为他的爸爸是附近闻名的脾气暴烈的酒鬼,酒后经常打人,小男孩很想帮他妈妈,可是却又往往无能为力。)小男孩说:“他再也不敢了!因为警察叔叔借给我一支枪,每当他想打妈妈时我就用枪对着他说:‘不许动,再动我就打死你’。”孩子说完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忧郁的笑容。
二、退化
当孩子经过多番努力,其心理需要都未得到适当的满足时,有些孩子就会表现出与其年龄所不应有的幼稚行为,它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有些孩子利用它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比如,一个已经岁多的小女孩,在3岁多时已经会独立吃饭了,并且自己吃得又快又好,但是到了中、大班后反而变得逐渐“不会吃饭”了——吃得很慢,并且吃的时候到处都撒是饭、菜,最后,幼儿园老师或家长忍无可忍,只好每餐都得喂她。这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退化行为呢?后来的家访调查发现,该女孩在上中班读书前,很得父母的宠爱,但是在她上中班读书后,父母则双双下海经商,并且生意做得很不错,不过,就是太忙,忙到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有片刻的时间和小孩在一起,这使得她很不适应——由原来家庭中的“小太阳”,一下子变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小女孩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唯有一招——“不会吃饭”才能赢得大人,特别是父母对她的重新关注——“‘不会吃饭’,你就得餐餐长时间地陪我,喂我。”
三、隐居性行为
孩子在与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交往中,如果经常受到伤害,如语音不准而遭到老师或小朋友们的嘲笑;上课回答老师提问,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或小朋友们取笑;在与同伴交往中,由于身体弱小,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蔑视,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性行为——不说话、不与其他任何小朋友交往,不回答老师的任何提问,把自己“关闭”起来,以免遭受更多的伤害。孤僻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此。因为孤僻、自闭可以避免失败,避免受到心理伤害。总之,自闭,也是出于他们的心理需要,不与人交往反而使他们更有安全感。
四、宣泄
孩子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如喜欢抱着某样东西睡觉、吮手指,吃被角衣角、咬嘴唇、咬指甲、撕衣服、拔头发、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等,与其说是坏习惯,不如说是孩子紧张心理的一种宣泄方式更为恰当。正如成人因紧张而吃口香糖、吸烟、喝酒、吸毒一样,都是排除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亦即心理防卫方式。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是他们为了把内心的紧张情绪释放出来,是为了给其许多内心冲突和其它适应困难提供情绪上的出路,这些行为一是可以使其内心紧张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宣泄,二是可以使孩子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
五、说谎
在孩子说实话后遭到惩罚或孩子因失误后受到的处罚过于严厉的条件下,孩子往往会在干坏事、做错事后冒险去说谎,而不愿说出实情,以逃避惩罚。
六、攻击、破坏
在幼儿园见习时,我就曾见到过几位平日受到教师冷落的孩子围攻一位得到教师过分宠爱的孩子。我问那几个孩子,为什么要围攻人家。他们的回答很干脆:“谁叫老师喜欢他!”——这时候的攻击变成了一种发泄内心不满的手段。另外,在幼儿园我还见过许多相类似的事件,如,有的被教师冷落的孩子通过偷或毁坏老师偏爱的孩子的物品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许多心理行为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防卫措施,它对缓解孩子内心的紧张,对避免遭受更大的心理伤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心理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认真考虑,它到底是不是一种心理防卫措施,如果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找出孩子产生这种心理防卫方式的真正原因,以便能帮助孩子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心理问题。
如,当孩子出现上述的宣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孩子正处在心理的紧张状态之中,然后再找出引起孩子处于这种心理紧张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对症下药,消除造成孩子心理紧张的原因,从而消除孩子的紧张,进而消除孩子的这类心理问题。有些家长、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每当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问题时,不但没有给孩子以相应的帮助,反而以惩罚手段强行迫使孩子改正这些问题行为,这不但没有减轻孩子的内心紧张度,反而加重了孩子心理的紧张度,进而使相应的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更高。如喜欢吸吮手指的孩子,在吸吮手指时,如果被打骂,以后可能吸吮手指的频率会更高。
又如,当孩子出现隐居性行为时,我们要认真反思,我们到底是在哪些方面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孩子或使孩子感到不安?我们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特别是安全的、没有伤害的心理环境,以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婴幼儿期孩子的特殊心理现象
莫源秋
摘自《年轻妈妈之友》
处在婴幼儿期的孩子,在心理发展方面具有许多特有的现象,了解这些特有的心理现象,对我们父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婴幼儿期出现的一些特殊心理现象作一下分析,以便年轻父母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 踢凳子可以“出气”
材料:一天,一个岁多的小男孩被小凳子绊倒,他很生气,他站起来后,怨恨地把那凳子踢了几脚,由此,他的气也就消了。
分析: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那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脑里有一种泛灵论的思想,他们认为周围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思想感情的活物。凳子也不例外。所以踢几脚凳子,“报仇”以后,幼儿的心理也就恢复了平衡。
教育提示:不要有意无意地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为其行为的过错推卸责任。比如,孩子不小心被木条绊倒,成人就不应该指使孩子或帮孩子去“打”或“骂”那将孩子绊倒的木条。因为这样做等于为孩子推卸责任,这不利于他们责任感的形成。因为事实上,孩子跌倒不是“木条碍事”,而是他自己不小心,应受到责怪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木条。如果这方面我们不注意而总是为孩子开脱责任,则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而言当然也是不利的。
★ 孩子哭闹的选择性
材料:许多孩子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或者慈祥的母亲面前常以哭闹来“威胁”,进而达到目的;而在严肃的父亲面前,却变得十分乖巧,从不敢尝试以哭闹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独生子女中大量地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哭闹的选择性。
分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哭闹的选择性主要是因为孩子从小在不同的人面前哭闹,受到不同的强化所致。比如,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或者慈祥的母亲面前,只要一哭闹,想要什么,肯定就得什么——这是对孩子哭闹任性行为的一种正强化;而在严肃的父亲面前,以哭闹作“威胁”,不但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反而会遭到父亲的责骂甚至有时还挨痛打一顿——这是对孩子哭闹任性行为的一种负强化。由于我们的不同强化,所以孩子的哭闹任性行为也就有了选择性。
教育启示:当孩子向我们提出要求时,如果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他不哭闹,我们也要想办法满足他,不要总等到他哭闹后才给予满足,否则就会强化孩子以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倾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任凭他怎么哭闹,也不能满足他——这方面父母和爷爷奶奶们态度一定要一致且坚持到底,否则也会强化孩子以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倾向,给以后的教育带来障碍。
★ 以小孩之心度大人之腹
材料:一位4岁的小女孩告诉她妈妈,外婆在说谎。妈妈问她为什么说外婆在说谎。她说:“我昨晚梦见外婆了,可是外婆却硬说她没有梦见我。”又如,妈妈要过生日,爸爸和3岁多一点的儿子到商店去给妈妈买生日礼物,爸爸犹豫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买什么礼物才合适,于是他就问儿子:“我们要买什么给妈妈做生日礼物?”儿子很果断地说:“就买那支冲锋枪给她吧!”(此时孩子所指的是他所喜欢的玩具枪),
分析:由于能力和经验的局限,婴幼儿期的孩子往往认为别人的经验和他自己的经验一模一样,别人对世界万物的看法都和他的观点一样,他不会设想别人的观点,同时还认为自己的思想是不需要证实的——我认为是这样就是这样了,没什么好说的。又如,孩子在听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你问他:“孔融为什么把大个的梨子让给别人吃?”大多数孩子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他吃不完。”这就是婴幼儿期孩子思维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心。
教育提示:孩子的这种“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心”的心理,既不能说明孩子是“自私的”,更不能说明孩子是“心胸狭窄的”;孩子的这种心理是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过程性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能力和经验不断地丰富,在他们入小学之前或入小学后不久就会自行消失。
★ 不是说谎的说谎
材料:一个4岁多的女孩,非常喜欢邻居小朋友的长毛绒娃娃,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妈妈答应在她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个同样的娃娃。可是,第二天,她就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长毛绒娃娃——可漂亮了。事实上,她妈妈还没有给她买到该玩具,因为当时离她的生日还3个多月。
分析:这是3、4岁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也是一种过程性的心理现象,到孩子、7岁或者更大些时,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这时候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心理现象,那是因为他们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会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混淆,不能清楚地把它们区分开来,因而会把童话故事当成真的,也会把自己臆想的事情、渴望的内容当作真的,并以肯定的形式加以叙述。
教育启示:孩子出现的这种“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现象,并不存在“虚荣”和“故意说谎”的成份。因此,我们不能将之视为“不诚实”之类的品德问题,否则,这个“不诚实”的标签将会成为孩子今后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要做或者是应该做的是:要有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情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愿望中的东西区分开来。
★ 正常的自言自语
材料:在孩子3~岁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孩子在做游戏时常常是一边做着各种动作,一边叽叽咕咕地说话。如,有位4岁多的小女孩假装给布娃娃打针,并对着布娃娃说“你生病了,我给你打针,要勇敢,不要哭泣……”。又如,在下棋的时候,在走棋之前,有的孩子也常常自言自语地说:“应该这样……,不对……,先走那个……,这就好了……”
分析:对孩子的自言自语,许多父母很是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必由的阶段,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思考问题过程的一种“伴奏”,到~7岁时大多数孩子能将这种“伴奏”转变为“默默的思考”——象我们成人一样,只有当思考发生困难时,才会再次出现自言自语现象。
教育启示:孩子的自言自语,有两种:一是游戏语言,一般3-4岁的小孩子,往往在一边游戏或活动时,一边产生自言自语;二是问题语言,它往往发生于孩子岁左右,这时孩子遇到困难而产生怀疑时就会出现的自言自语。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的自言自自语现象,做父母的没必要为其担心,一般7岁以后,它会自行消失;另外,在孩子自言自语时,父母不要大惊小怪,发生于岁小儿,指遇到困难而产生怀疑时出现的自言自语。
★ 百听不厌和百看不厌
材料: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3、4岁的孩子对一个生动的故事往往会百听不厌,故事刚讲完又还要求再讲下去,有的故事孩子都听得很熟了,甚至有的故事大人讲错他都会纠正了,他还是乐意听爸爸妈妈给他“炒旧饭”。
分析:这既不是因为他们娇气喜欢缠人,也不是因为他们关心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而是因为在听故事时,孩子头脑里会呈现出生动的形象,因而感到了满足的缘故。这是这个时期小孩想象发展所特有的一个特点: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同样的道理,孩子对喜欢看的动画片总是百看不厌也是这个道理。
教育启示:孩子的这种“百听/看不厌”的心理是许多年轻父母不能理解的,也是许多缺乏耐心的父母所无法容忍的,这也是许多年轻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孩子的这种“百听/看不厌”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地消失。
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多研究,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教育好孩子。
尊重孩子画画中的创造性
莫源秋
摘自《基础教育参考-幼儿》
邻居家的小明在画画,画的是大海和轮船。在一片蓝色的海洋中,他涂了一团团的红色,他妈妈觉得小明是在瞎涂,于是就对小明说:“你这小孩怎么这么笨!海水怎么会是红的呢?!”小明解释说:“海水里有一条鲨鱼被船上的人打死了,出了好多好多的血……”妈妈解释根本听不进小明的解释,因而又提高嗓门说:“你这是瞎说!……”
现实中,象小明妈妈这样以成人的逻辑随意否定孩子画画中创造性的人很多很多,成人常常以成人所认定的“常理”去否认孩子的创造性,这已成为孩子创造性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画得象与不象,是小孩画画技巧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的画画技巧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也就是说,孩子们会画得越来越象,但是孩子们幼年时代所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经压制却很难再萌发。然而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评价孩子的画画作品时,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技巧,而很少关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总是以“画得一点也不象”来否定孩子的那些极富创造性的画画作品,孩子们在成人所追求的“画得象”的压力下,画画的技巧不断地提高,可是想象力和创造性却越来越贫乏。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画得再好也只能是个画匠,而不可能是极具创造力的画家。
幼儿期的孩子是喜欢画画的,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在其画画的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发挥,我们应该这样做:①经常给孩子一张纸,让其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地上纸上作画;②不要过多地让孩子画临摹画,否则将会成为孩子想象力发展的一种障碍;③见到孩子画出不可理喻的东西时,父母应该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然后耐心地听孩子的讲解,并且不要根据成人之见对其作对与错或好与坏等价值方面的判断。
不宜对小孩说反话
莫源秋
摘自《儿童与健康》
有一天,佳佳的妈妈买回一些又新鲜又甜的柑果放在冰箱里,佳佳很想吃,于是就问妈妈:“妈妈,我想吃柑果。”可是,此时的妈妈却忙于做晚饭——因为今晚爸爸要带朋友到家里来吃饭,而没有空帮佳佳拿,于是妈妈就对佳佳说:“佳佳,你自己去拿吧,柑果在冰箱里,但是你现在只能吃一个,因为我们马上要吃饭了。”说完妈妈又到厨房忙碌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到冰箱拿菜时,却无意中发现,佳佳不只是吃了一个柑果,而是吃了两个柑果。妈妈很生气,因为佳佳不按妈妈的话去做,于是,妈妈很生气地对佳佳说:“你干吗才吃两个?!干吗不吃完去?”说完妈妈又到厨房里忙碌去了……
更令佳佳的妈妈吃惊和恼火的是:当她再次打开冰箱时,发现冰箱里只剩下两个柑果了!于是,妈妈又气乎乎地冲着佳佳说:“干吗还剩两个柑果?!干吗你不吃完去?!”可没想到佳佳一脸迷惑地低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的肚子胀死了,我实在吃不进了!”妈妈听后又火又恼又无奈……
佳佳的妈妈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她不该对佳佳说“反话”。因为五、六岁以前的孩子是很难听甚至根本听不懂“反话”的意思的,而且他们还会把“反话”当真,做出与我们期待相反的事情来。
别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腹
莫源秋
摘自《南宁晚报》
近日,听一位做幼儿园教师的朋友讲了两件十分相似的事:
一是:在某幼儿园大班里学习的王小东,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亲了他们班上那位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脸,小女孩的老师和家长得知后大骂王小东是个“小流氓”; 王小东的父亲则痛打了一顿王小东,并气乎乎地对他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再耍流氓!!”
。
二是:某幼儿园的一位四岁多的小女孩,因为在下午的“新郎新娘”游戏中和“新郎”“上床”,而被她母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因为她母亲从内心深处害怕她的女儿会由从此而堕落。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其实,王小东偷偷地亲了一下那小女孩的脸,这一行为背后也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耍流氓”动机。他亲一下那位小女孩,或许是他昨天晚上刚看完类似的影视节目,出于好奇而模仿;或许是因为那小女孩确实长得确实很可爱,他想以“亲她一下”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喜爱之情……
给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定罪为“小流氓”,这一“标签”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今后发展的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它的负面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同时,成人上述这些过激行为,对那小女孩今后的发展也未必就是件好事,因为成人的这些过激行为等于告诉她:“亲异性”是一种“流氓行为”……。
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新郎新娘”游戏,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现象,孩子们绝对不会由此而堕落。孩子们玩这种游戏,就只是一种游戏,仅此而已,绝对没有我们成人想象的那么复杂,绝对没有什么“性动机”
成人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心”真是天大的冤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