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明明推我”,“老师,昆昆打我了”。在幼儿园里,这样的“告状”时有发生,幼儿的攻击行为让人伤透脑筋。幼儿园孩子尤其是3岁左右的小班孩子表现更为明显,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发的攻击行为,都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还会使攻击行为发出者得到较多来自外界的否定态度,与同伴关系较差,甚至造成自己在班级中的孤立,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行为,高度重视,分析原因,及时干预。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或策略
由于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需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施治”,要通过教育或训练的途径,运用一些恰当的,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方法来促使儿童减少攻击行为,从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出现攻击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些孩子的攻击行为源于成人,这是由不良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
在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孩子攻击性特别强烈,别人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抬手就推,举手就打。细究原因,可以发现孩子的问题源于成人。现在都是“千亩地,一根苗”,一家一个小太阳,自然娇贵,谁舍得自己的宝宝吃亏?有些成人就教给孩子一些“防身之道”,“他打你,你就打他”,“打不过,就咬他”,有时我们也常听到做父母的训斥自己孩子:“你没长手?他打你,你不会去打他?”唯恐自己孩子吃亏,鼓励孩子的攻击行为。有时家长还亲自“示范”,教孩子怎样还击。久而久之,孩子攻击性自然增强。对这样的孩子要制止其攻击行为,首先要取得家长支持,改变家长观点及教育策略,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孩子团结友爱,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2、有些孩子的攻击行为源于家庭,这是由家庭暴力引发的幼儿园暴力行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其家庭中往往存在家庭暴力。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孩子亲眼目睹父母或其他亲人间的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对孩子心灵会造成很大伤害,也会极大引发孩子在幼儿园中攻击行为的产生。对这类幼儿不容忽视,因为孩子因心灵创伤引发的攻击行为极易使孩子向危险方向发展,甚至引发其成年后发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教师应及时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这类儿童的攻击行为,对其采取心理疏导与批评教育相结合,也要在注意保护幼儿家庭隐私的情况下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认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减少家庭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3、对幼儿由物品和空间争夺而引发的攻击行为应及时转移其注意力
小班幼儿年龄小,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善,没有形成初步的道德评价意识,自我控制力差,加之初入园,对园内玩具或图书,区角较感兴趣,这时幼儿往往由于争夺物品和空间而出现了攻击行为,而且攻击行为成功的幼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后,此行为则被强化,因此攻击行为则会反复出现,这时需及时转移幼儿注意力,从而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可以带他到户外去散步,玩皮球等,也可让他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转移其注意力,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
4、正确引导,适度干预幼儿模仿性攻击行为
幼儿有时会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攻击行为,如奥特曼打怪兽,警察抓坏人等,对这样的模仿性攻击行为不能上纲上线,横加指责,而应正确引导,让幼儿控制好出手轻重,避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也可在游戏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满足孩子模仿的欲望,减少孩子一日活动中随时随地模仿性攻击行为的发生。
、因帮助好朋友而发生的攻击行为要正确引导
3岁左右的幼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是非评价标准,他往往只重视行为本身和结果,而忽视行为的起因和过程,所以这时的幼儿往往受表面现象的驱使,而去主动“帮助他人”。在小班活动中,往往会碰到此类现象。如小刚打了明明,老师批评他时,小刚理直气壮的讲:“因为明明打昊昊了”,原来他是在帮助好朋友。对这类幼儿,要先肯定,再否定。肯定幼儿帮助朋友,动机是好的,但方式方法不对,要告诉小刚,发现小朋友打架应及时报告老师,让老师来解决而不应自己“出手相助”,孩子在受到表扬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听进批评意见,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会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从而减少此类攻击行为的发生。
、欺负他人,挑衅攻击别人的攻击行为应坚决制止
无故挑衅,故意欺负他人的孩子,可视为主动攻击性比较强的儿童,3岁左右的儿童,男孩较女孩更易作出此类攻击行为。对有这样强烈攻击行为的儿童要坚决制止,并可以采取适当惩罚的方式,包括停止游戏,适当隔离等。注意惩罚应与讲道理相结合,让幼儿明白自己为何会受到惩罚,应该怎样做才对,这样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7、源于友善动机因不会正确表达引起的“攻击行为”应慎重对待
我园一位老师的孩子,特别喜欢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每次小女孩一进教室,他就跑过去,抱人家,用手抓人家胳膊,拍人家的脸。小女孩往往吓得大哭,说:“老师,他打我了”。这个孩子就是源于友善动机,因不会正确表达而引起的“攻击行为”,他的本意是表达自己的喜欢,但却引发了别人的惊恐,他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懂得怎样交往。对此,既不能放纵他的行为,又不能压抑孩子的情感,还要保持孩子间正常的交往。这时,老师要教给他交往的技能,因为孩子的许多行为是靠模仿得来的,教师可以时常抱抱孩子,亲亲孩子,摸摸头,握握手,和孩子一起玩,跟孩子说:“我喜欢你们”,引导孩子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针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归纳起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干预措施: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使孩子能够亲身体验不同的角色,理解别人处境,它使孩子能够亲身体验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并且能在扮演角色时,了解对某些事件应采取的态度及行为。角色扮演对孩子来讲相当有效,它不仅满足了孩子爱模仿的天性,同时又成为幼儿理解他人处境的直接途径,从而促进孩子帮助他人,同情他人等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在表演故事《下雨的时候》《迷路的小花鸭》《好朋友》时,有意让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来扮演助人的角色,从而强化他的助人行为,培养他的良好品质。在游戏时,老师也可通过扮演一定角色,让幼儿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行为产生否定情绪。
2、代币制法
教师家长可选择幼儿喜欢的物体做为代币物,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如三天不抓人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五朵小红花可以换一个奥特曼贴画等小奖品。孩子对物质刺激很敏感,因此,代币制法往往比单纯的说教奏效的多。
3、榜样示范法
设立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地模仿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抑制其攻击行为的发生。首先,家长一定要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教育态度要一致,不溺爱,不打骂孩子,坚决杜绝家庭暴力行为,为其树立良好榜样。其次,应有意识为幼儿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教材,用动画片故事片中的英雄形象来激励幼儿。在幼儿园里鼓励幼儿学习合作,学习分享,鼓励幼儿作出助人行为。
4、转移注意力法
在幼儿情绪紧张或控制力差时易出现攻击行为,这时,应及时转移孩子注意力,如让孩子离开引发情绪紧张的环境,或拿出一些新的玩具等来转移幼儿注意力,从而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
、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幼儿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使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更侧重于对人情感的理解,即我们成人所讲的“换位思考”,只有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他人的苦恼,痛苦上才有可以出现帮助、分享、同情等亲社会行为,从而减少攻击行为。我们及时引导幼儿通过听、看、说等多种情感官活动,对他人的痛苦进行感知、理解,并对造成他人苦恼、痛苦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从而减少了幼儿攻击他人的行为,并引发幼儿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我们的详细观察,区别对待,对症施治下,我班的“打架大王”少了,小朋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多了,幼儿的攻击行为明显减少,孩子学会了友好相处,,“请给我玩一下,好吗?”“你能和我一起玩吗?”我园那个老师的孩子也学会了用拉拉手来表达对同伴的喜爱,现在他与那个小女孩整天在一起玩,再没发生小女孩的“告状”现象。有些家长反应孩子在家的攻击行为也明显减少了,与邻居小伙伴及亲戚的孩子玩耍时不再动不动就打人踢人了。而且孩子也影响了有些父母的观念,孩子会告诉他“打人不是好宝宝”,带动了家庭的进步。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攻击行为是幼儿园一种常见的行为,作为教师,我们不要极力强迫,制止和指责孩子,教师应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干预。
1、恰当控制情绪
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教师首先要冷静,不可火气冲天,不顾后果大声斥责孩子,更不可逞一时之气体罚孩子,那会引起孩子的敌意,间接强化孩子的攻击行为,让孩子以后更变本加厉去实施攻击行为,或转入暗中实施,以逃避惩罚。
2、及时治疗伤痛
如果已有孩子在攻击行为中受到伤害,应及时正确治疗,如用冷毛巾敷,及时涂擦药膏等,疑为严重的应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耽误诊治,及时治疗伤痛,这样对发出攻击行为的幼儿本身就有一个震慑作用。孩子通过移情,感同身受,在体验到小伙伴的痛苦后,无需多做说教,孩子以后也会改变这种攻击他人,给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3、充分融洽交流
在牵扯到孩子家长、涉及孩子家庭时,教师要慎重地对待,用家长能接受的方式,融洽交流,让家长理解我们的目的是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引导幼儿家长接受老师的建议,切不可严肃说教,语气生硬,否则不只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陷入僵局,引发家长的对立情绪,不利于事情解决,也背离了我们的初衷。
4、关心监督并举
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偶尔教训一下还可以,但不可孤立孩子,或长期惩罚,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可能导致其成为问题孩子,从而更难以制止其攻击行为的频繁出现。教师可以用喜欢的名义,让他坐在老师旁边,以便及时监督,及时制止其攻击行为,并随时引导他与小朋友正确交往,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从而调整孩子的不良行为。
、巧用“隔离法”
必须正确认识,将有攻击行为的儿童与其他儿童隔离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在必须使用“隔离法”时要有一个度,即恰当控制隔离次数,科学控制隔离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控制在一天内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分钟,并做到在幼儿发生攻击行为后及时隔离,这样有助于孩子认识隔离的原因,提升教育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惩罚与讲道理并举
适当的惩罚会导致儿童对攻击行为的焦虑,产生后悔的情绪,从而有助于抑制儿童攻击行为的再次发生,但惩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如方法不当,不光起不到惩罚的目的,还会导致孩子更频繁攻击行为的产生,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儿童会在以后“适宜”的情况下把父母或老师惩罚他的这些手段用来攻击他人。因此既要选择合适的惩罚手段,又要与讲道理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触动幼儿心灵,让儿童认识其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后果,并教给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必须对不同因素引起的攻击行为区别对待,细心关注,适度干预,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与家长携起手来,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良好行为方式,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拥有一个欢乐的童年,也创造一个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