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
一、主题活动由来二、主题教育目标 2.观察并能说一说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从中体会成人对他们的爱。 4.培养幼儿关心父母,尊敬长辈,在家愿意做一些能及的小事。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我们围绕《我爱我家》主题,分解出了“家庭成员”、“和家人一起做的事”、“表达亲情的方式”、“家庭住所”等四个一级相关议题。四、主题活动过程 在开展《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时,首先,要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因此,我们将“家庭成员”作为主题活动的第一单元。 我问:“粉葫芦里住了谁的一家人呀”,刘娅萱说:“住了我的一家人。”“你家里都有谁呀?”“有爸爸、妈妈,还有我。”“你们一家人在干什么呢?”“他们在看桃花呢!”这时,赵玲艺说:“我的是红葫芦,爸爸、妈妈和我在草地上玩呢!”刘溥原迫不急待地说:“那个桔黄色的葫芦是我的,照片是妈妈、爸爸,还有我,我们到南昌玩去了。”孙荣坤说:“我家住蓝葫芦里,我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叔叔,还有小姨,还有我自己。”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面有爱你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那你们的家里有几口人呢?让我们来数一数。”之后,我们围绕“我家有几口人”开展了系列认知活动。如“摆照片”、“粘贴活动”,还通过积塑玩具小人进行点数,孩子们通过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家人的认识,还提升了对数概念的认识。 在认识家庭成员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你们每天都和家里人一起做什么事情”的谈话,因为孩子们每天都和家人朝夕相处,有着直接的经验,所以孩子们的回答非常丰富。王玄之说:“爸爸妈妈带我去玩。”刘溥原说:“妈妈开车带我去商场买好吃的了。”赵玲艺说:“爸爸、妈妈和我玩玩具”。冯世容说:“我和妈妈、爸爸去看爷爷、奶奶了。”梁芷菲说:“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三)表达亲情的方式 “爸爸、妈妈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他们多辛苦呀!你们爱不爱爸爸、妈妈?”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爱。”“那我们怎么爱他们呢,也就是我们能帮他们做什么呢?”唐诗尧说:“妈妈下班回来了,我给妈妈倒杯水。”魏一然说:“我在家听他们话。”吴佳忆说:“我帮他们拿拖鞋。”阳阳说:“我给爸爸洗脚。”文文说:“亲亲妈妈。”说着便唱起了“我的好妈妈。”(四)家庭住所 孩子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孩子都能清楚的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还能描述出其内部结构。于是,我接着问:“你们住的是大高楼,还是矮房子呀?”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说:“大高楼。”“那你家住几层,你怎么上楼呀?”毛东旭说:“我家住三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上去,不让抱。”郑开洋说:“我家住9层,我每天都坐电梯。” 接下来,我们又发动家长帮我们搜集废旧的包装盒,供孩子们操作,家长们很是支持给我们带了许多奶盒、饼干盒等,同时还帮我们冲洗干净。孩子们通过这些包装盒,进行拼搭,粘贴各式房子,并体验着操作的乐趣。我们还为孩子们提供了冰棍板,孩子们用它来拼房子、高楼等图案,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孙荣坤小朋友把每天自己和爸爸一起吃过的冰棍板带到幼儿园来,我们一起感受着废物变成宝的乐趣。 通过主题《我爱我家》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增长了孩子们的爱心,建立了爱爸爸妈妈,尊敬爷爷奶奶等的情感意识,逐步有了关心大人及帮助大人做事的责任意识。 1.生活中发现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太多太多,孩子们也习惯了接受爱和索取爱,他们对父母付出和回报的爱甚微,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通过引导,不难发现孩子们具有童真的爱心,所以我们要和家庭共为同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与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父母、爱长辈,从而为爱他人、爱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爱的美德,是教师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3.生活中所有点滴小事,都可以作为教孩子明白事理,辨别是非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绝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