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幼教工作中的语言表达
【内容摘要】 【关健词】【正文】据我所知,像这样用语不当的现象在当今的幼儿园仍然普遍。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这些命令或催促式的话语时常充斥在幼儿们的耳边。显然,这样的话显得有些生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伤害幼儿的心灵,也体现了对幼儿的不尊重。老师不当的语言方式在学生看来变成了命令,孩子可能会因紧张而无法回答,甚至害怕上学。在我看来,一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想做到这一点,除了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之外,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那么,怎样才算是用“儿童化”语言上课呢? 其次,语言要有童趣。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容易为兴趣所左右。所以,我常用生动、形象、具有儿童情趣的语言来描述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我是这样给幼儿讲解汉语拼音“u”和“ü”的:“‘ü’的头上有两点(边说边用彩笔点出),这两个点呀,是小鱼的眼睛。小鱼身上穿着美丽的衣裳,它脸上的眼珠,黑黑的,亮亮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可是“u”贼鱼呢,它最喜欢放乌气弹了,搞的全身黑黑的,眼珠也是黑黑的,这眼珠我们还看得清吗?对了,这眼珠我们就看不清啦。所以,‘u’的头上就没有两个点了。”我通过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刺激幼儿的“内视觉”, 把枯燥乏味的词语概念,通过编拟儿歌,故事,转化为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 在实践中,还应该掌握语言的灵活性。在课堂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自然、亲切、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的“插入语”,可以起到调节幼儿听课情绪,增强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作用。有一次,我正在上计算课,突然一架飞机从教室上空飞过,声音震耳欲聋。“飞机,飞机!”一个小朋友尖叫起来。紧跟着,全班小朋友都转头东张西望,边看边嚷。有的还想离开座位到室外看看。这时,我灵机一动:“好呀,飞机,也来听我们大班小朋友数数了。我现在找一位小朋友站起来数数,给飞机上的飞行员叔叔听听,好不好?”“好!”按照平时养成的习惯,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一名胆小的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轻,小朋友都听不清楚。我笑着说:“说给谁听的?是说给自己听的?还是说给大家听呢?”委婉而亲切地指出了不足,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我以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妨试一试“低声教学”,就是以音量较低的适合于幼儿倾听的、平和的、亲切的声音而进行教学。在一线上工作着的老师们都知道,在面对一群闹哄哄的孩子时,老师便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让他们安静下来,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叽叽喳喳,无止无休。以往我会以最高的音量制止住最吵闹的几位孩子,然后大声的命令般的说“请安静!”,目的基本能达到。但是,我觉得累,孩子们也反感,而且害怕,我觉得好失败!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室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的时间也没能减弱活动带来的兴奋,孩子们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嘻嘻哈哈互相追逐,教室里设备多,空间小,我心里为孩子们的安全好担心!这时,我灵机一动,快速坐到钢琴前,一首轻柔的摇篮曲在指间流淌,我轻轻地说:“宝宝累了,要休息了,小眼睛也闭起来啦!”一会儿,教室里安安静静,孩子们枕着自己的手臂作休息状,有的还学着妈妈哄宝宝的样子,轻轻地摇啊摇……看着孩子们乖乖的可爱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我班有位小朋友思思,最舍不得离开妈妈,每天早晨上学时都要哭闹一番。有一天,我抱过鼻涕眼泪的她,给她擦拭干净,轻轻地在她耳边说:“思思不哭,老师抱抱,老师喜欢!”并亲一下她的小脸颊。思思果然不哭不闹了,紧紧地偎着我,我笑眯眯地问:“老师做你的妈妈好吗?”“好!”思思轻轻地回答,依偎得更紧了。我想,是我柔柔的声音放松了孩子紧张的心情,让孩子感觉到了温暖,所以她才会接受我,信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