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教育随笔 半年总结 年终总结 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演讲致辞

科研论文:幼儿欺骗行为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时间: 2016-08-02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科研论文:幼儿欺骗行为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 要:   有意欺骗是幼儿主观上进行的一种欺骗行为,属于故意而为的行为表现。   最为常见的就是幼儿为了掩盖过失而欺骗,生活中幼儿犯错误难免,但是有些家长是难以容忍的,孩子一旦犯错就打骂,这就造成了幼儿的心理的紧张,为了掩盖过失而不得已欺骗。其实幼儿的有些行为并不是完全处于故意,只要说明实情,父母加以理解就可以了,但是横加指责只会导致幼儿欺骗。例如,在一次自主游戏活动中,有两个幼儿在“医院”当“医生”,过了一会儿,有一个“病人”过去看病,然而两个“医生”都想给“病人”诊断病情,为了这件事,两个当“医生”的幼儿发生了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听诊器”扯断了。老师知道这件事后,过去询问是谁把“听诊器”扯断的,可是问了半天,那两个幼儿都不肯承认是自己扯断的,还说是对方扯坏的。最后这件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了。

  (二)希望达成愿望   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开始正式的介入了和同龄人的群体生活之中,随之各种竞争攀比也就十分的常见。都会刺激幼儿的虚荣心的增长,一些情况经常出现,“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没有”,或者是“你有的我虽没有,但我有的优于你有的,我的比你的好”。甚至有时为了不让自己处在劣势,不顾一切的夸大其词,编造事实。而且有些时候幼儿的欺骗行为经常地能够带来各种好处,像常见的欺骗能够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夸赞,甚至是物质奖励。有些幼儿看了这些情况也开始仿效,回家说自己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或者遵守纪律得到了表扬,也就会吸引父母,从而强化幼儿的欺骗行为。例如,今天上午是美术活动,主要是涂色练习,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涂色要领:“上下上下,左右左右,不能出线!不留空白!”瑶瑶喜欢东张西望,画得较慢,坐在其前面的宇宁早早地涂好了,宇宁高兴的把画拿给老师看,上下坐位的时候不小心碰了瑶瑶的手臂,瑶瑶马上哭起来:“你为什么撞我?”宇宁连忙道歉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瑶瑶不听,噘着嘴告诉我:“李老师,宇宁推我的手,我画错了。”一副很难过的样子。很快到了评价小朋友作品的时候了,李老师给画得快涂得好的小朋友印上了一个智慧星。“老师,妞妞还没画好!”瑶瑶抬起头,歪着小脑袋左看右看:“李老师,宇宁把线条画在外面了,不应该得智慧星。”“李老师,羽涵画得不如我呢!” 事实上,瑶瑶到现在还没画好,她只是看到别人得到智慧星,而自己没有心里觉得不平衡。

  二、幼儿无意识欺骗行为的原因   (一)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   我们知道幼儿都是有着充分的想象力的,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无意识想象占据主导地位,有意识的想象也开始慢慢地形成,创造性的想象也在渐渐的发展。他们对于现实和想象常常是难以区分的。在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是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的,一些只能在想象中发生的事情很容易当成现实中的事情,或者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很容易误认为是希望发生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所以即使幼儿没有进行有意的说谎也是很容易被成年人误认为是在说谎。而且幼儿的想象力的充沛也会让他的语言充满着夸张性,他们只是注意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在乎现实的实际情况,经常会夸张地描述某件事或某个物体,比如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告诉笔者他奶奶家的狗像牛那么大。其实幼儿这种夸张性的描绘也会被斥责为说谎,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必须知道幼儿的夸张性的想象其实正是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随着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的不断深入了解,这种情况就会慢慢的消退。

  (三)幼儿记忆不够准确   对于幼儿来说,掌握任何一门合适的语言都是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的,而且掌握和成熟也是存在着差距的。幼儿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交流,在交流中需要调动头脑中的词汇进行语言的重组编排,但是幼儿此时的生理结构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很多情况下幼儿的语言都是语无伦次甚至是东拉西扯的,幼儿这时候并不是在有意的进行欺骗行为,只是语言表达的问题。   (一)正确的区分幼儿欺骗的类型   1.创造良好的环境   这个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因为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更有着重要的权威性,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幼儿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撒谎行为随处可见。像常见的哄骗幼儿说谁要保持安静就给与某种奖励,带他们出去玩等,结果往往不兑现,这就会给幼儿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有时教师为了某种公事哄骗幼儿,自己却开小差,结果也会影响教师在幼儿中的形象和权威性。同时,还可以讲解一些相关的故事来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由于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狼来了》、《长鼻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的列宁》等等优秀的文学作品,讲的都是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多听这方面的故事,自己去体会故事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以这些为榜样来约束自己。

  3.允许幼儿辩解   很多情况下幼儿欺骗的发生都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缺乏沟通而引起的。所以有必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因为这样可以杜绝很多情况下幼儿欺骗行为的发生。教师和家长要团结协作,对孩子进行协调一致的教育。一旦互不通气,各搞一套,就很容易产生相互抵消的结果反而给幼儿以可乘之机,不仅事倍功半,劳而少功。而一旦家长和幼儿园经常沟通,幼儿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就不会轻易的欺骗了。另外,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应多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不能让孩子在家里是一个样子,在幼儿园又是另一个样子,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家长要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地了解幼儿在学校的状况,假如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家老爱说谎,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应主动找幼儿园的老师进行了解情况,双方来共同商讨,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是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幼儿最近在幼儿园老是喜欢说谎,家长也应该主动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让孩子能在双方共同营造的美好环境下快乐地成长。

  (三)幼儿无意欺骗行为的应对策略   对孩子的“无意识说谎”,不必太在意。可以和孩子一起读或编“天方夜谭”的故事,从而把它当做孩子锻炼语言表达和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包括自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提醒幼儿观察和认识外界事物,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这样,孩子就会对事实和想象进行区分和平衡。

  2.抓住教育契机,让错误变美丽 [1]叶晓玲,幼儿欺骗行为浅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王阁杰,幼儿欺骗行为原因探析,山东教育,2008(27)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科研论文:有效提高户外体育活动质量
  •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