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教育随笔 半年总结 年终总结 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演讲致辞

科研论文: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

时间: 2016-09-12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科研论文: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

人类总是在继承过去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而学校教育,自有文字著述以来,就是人类文明得以时代承继的主要途径。

在当今唯知识化时代,唯科技化时代,唯电脑化时代,我们的教育确实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本应培养出勤劳、勇敢、诚信、善良的中国小公民,可我们却培养了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身为教育人要认真反省,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这是现代公民道德素养和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以学校为阵地,运用“大手牵小手”,来推进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具体实施途径有三:

一、 教师层面:树立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之一: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尊老爱幼、节约水电、爱护公共环境等。2、更新教育观念,立德树人前不久落幕的2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教育改革发展画出了“新跑道”——立德树人!要以“文明校园”建设为重要抓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气节、骨气和底气。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下决心改变传统“闭门读书”习惯,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参与劳动。这些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应推广到每一所不同类别的学校,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再针对转变观念带来的新问题,在创新实践中求得新的发展。3、坚持德与才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观中国的信仰千百年来除了靠宗教来支撑外,在《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当中,至今依然被文人用美丽的方块字写在字里行间。显然,一个人在一生中,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用最新的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做出贡献。二、 家长层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提升家长道德素养。1、 利用家园互动,改变家长错误的育儿观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品德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儿时的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所以,当今最应该改变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意义所在。幼儿园应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家长经验交流会、家园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网站等平台,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明白: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美德,爱国家,爱家庭,爱故乡,讲孝敬,讲勤俭,讲以德服人,讲天下为公,讲克己复礼,讲温良恭俭让,讲礼义仁智信,这些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社会公德要从娃娃抓起,家长应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比较任性、不听话、不善交往、性格暴躁等。家长就应该从家庭教育找原因,因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优美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的心情愉快,而嘈杂的家庭环境则会让孩子心情浮躁。父母的性格以及不良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事实证明: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会培养出乐观向上的孩子,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会培养出懂事、孝顺的孩子,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习惯明显优于其它孩子。还有家长应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从小培养幼儿勤劳、勇敢、诚信、善良的优秀品质。幼儿品德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要以育德为先,重视和加强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必要措施。1、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2、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孩子社会公德行为的发展游戏能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能锻炼幼儿意志,培养幼儿的竞争精神和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3、创设一个拥有自由的空间、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幼儿教育不能走中小学知识化、考试化、学科化的道路。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切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科研论文:教师在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参与和指导
  • 下一篇:科研论文: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路径解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