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教育随笔 半年总结 年终总结 调查报告 自查报告 演讲致辞

幼教论文:浅谈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时间: 2016-08-13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无形动力,人类生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在生活与发展的过程中无处不存在着交流、学习与合作,在语言交流和行为交往中——“倾听”则是获取信息以及有效交流的重要途径。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在幼儿阶段注重对听觉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首先应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幼儿创造倾听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其次可以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强化幼儿的倾听意识;再次可将倾听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幼儿感知倾听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指引性,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最后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倾听态度启发教育幼儿对倾听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倾听则是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人与人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往往是从倾听开始。不仅如此,倾听也是人类适应自然、发展自我的必要手段。在生活中倾听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音乐、或听自然界的声响,小到听生活中一句话、一个字或一个音,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倾听。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语言领域方面的教育目标其中有“愿意倾听并能理解别人的讲话”,对应教育要求是“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另外《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第一个子目标“倾听与表达”,也首先把倾听作为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将倾听、注意与理解紧密结合,明确指出了各年龄段幼儿的倾听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中,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那么,如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幼儿从入园到一日生活各环节,都在集体中活动,面对教师和同伴,幼儿会自然的与之交流,教师若能有意识的在这些环节中加强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无疑会利于幼儿之间以及师幼之间的友好合作、和谐交流。如每天清点出勤人数时的点名就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好时机。在点名时我要求幼儿仔细听,比比谁的耳朵灵,能一次就听清自己的名字。开始时是有规律地点名,如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明天就从最后一个点到第一个;以后逐步打乱规律,有时可以按单数顺序点名,有时可以按双数顺序点名等等。孩子们对这种点名方式很感兴趣,每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在点名时安静倾听的习惯逐渐养成。不仅如此,注意的持久性、思维的敏捷性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有关倾听与表达方面的教育建议明确指出: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教师可利用晨间活动与幼儿谈话,在幼儿关心的热点话题讨论中,不仅要求幼儿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述,而且还要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讲述。适时教育幼儿懂得在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眼睛看着对方,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等别人讲完以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让幼儿懂得倾听的文明礼貌。这也是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基础。在谈话活动中,比如一个幼儿说完后,教师可接着询问其他幼儿:“你觉得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呢?如果不对,你会怎样做呢?”引导幼儿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或复述,强化幼儿的倾听意识,促进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缺乏自觉性,但如果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驱力,把兴趣的兴奋点作为倾听的切入口,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语言活动中,幼儿特别爱听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童话、故事和寓言,例如给他们讲童话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师在讲述之前可对故事进行巧妙设疑、提一些相关的问题,给幼儿创设悬念,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和思考,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有意识、有指向的听,幼儿会听得更加认真专注。另外,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根据故事中动物、人物或情节调整自己讲述的语气语调,用变化的声音或是背景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可以用肢体语言模拟动物或人物的动作,边说边做,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使故事中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幼儿的理解。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更能收获有益的活动过程,使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对事物的注意力得到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在游戏活动或生活活动中,教师可适当运用节奏鲜明、韵律优美的儿歌或口令,如“谁的嘴巴不讲话?”幼儿回答(我的嘴巴不讲话)“谁的眼睛看老师?”幼儿回答(我的眼睛看老师),在队列行走时,老师说:“小猫小猫怎么走”幼儿说(小猫小猫轻轻走)等等。幼儿会在这些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做出回应,有助于幼儿自我管理和调控行为。在轻松自然的语言提示中,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3-岁的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动,注意时间较短暂,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能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幼儿才会集中注意倾听。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来强化幼儿的倾听意识,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在组织游戏时可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助于注意倾听的活动,来训练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如:游戏“我是小小传话筒”,教师让幼儿排成圆圈或分成两三个组,教师将悄悄话告诉第一个幼儿,然后让幼儿依次将悄悄话往下传,直到最后一个为止,再请最后一个听到的幼儿上来汇报是什么悄悄话,说对的组就奖励五角星。幼儿在游戏的倾听中表现得积极、认真,传达时也显得果断、肯定,通过反复进行此类游戏,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感知注意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并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再如游戏“改错”,教师说出一句话,请孩子们仔细听,找出听到的错误在哪里?教师说:“清澈的河水里游来了一群小鸡,河底有几条螃蟹在自由的游来游去……”,孩子们会很快纠正:“清澈的河水里游来了一群小鸭,河底有几条小鱼在游来游去……”等,通过开展这些轻松有趣的小游戏,幼儿的倾听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对于处于现阶段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有意注意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只有能够主动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目标。但是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注意的集中性较弱,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能直接引起他们注意的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东西,于是我就利用富于这些特点的卡通图片或自制玩教具等实物,通过限时竞赛游戏的方式,先让一位幼儿看并说出看到什么?再请其他没看实物的幼儿进行复述,以吸引幼儿的倾听及注意,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在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倾听能力。  有目的地听、认真地听、听明白是幼儿倾听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我注重采用生动、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请幼儿欣赏喜欢的动画片、儿歌、听儿童广播,让幼儿学会分辨各种动物的叫声,感知不同故事角色的语言、语调的变化。并结合社会、科学等领域活动,把自然现象如风声、雷声、雨声、小河流水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关门声、走路声、笑声、哭声、鸣笛声、演奏乐器等声音用手机录制下来,让幼儿倾听分辨,提高幼儿对各种声响的洞察力。同时还可引导幼儿分辨哪些是有碍健康的噪音,应该如何避免等。另外,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环节的需要特意准备一些音乐:如在组织活动时可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在休息时可播放轻柔的音乐,在体育活动时可播放跳跃、动感的音乐,在领域活动时可结合内容播放舒缓的或是欢快的背景音乐等等。教师有目的地将这些音乐合理的安排在一日活动中,成为教师有效组织活动的手段。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又能理解教师的意图,从而达到调整自己行为的目的。若条件有限,也可以在活动中准备一个小铃鼓,用铃鼓来替教师传达指令或信息。让幼儿学会聆听铃鼓声,教师可根据活动需要,变化拍击铃鼓,时而轻时而重,时而快时而慢,幼儿会被铃鼓声吸引,手眼一致跟随教师调控行为。据我个人的经验总结,在活动中通过上述方法,可使幼儿逐渐养成一种倾听习惯,形成相应的倾听条件反射,不仅能有助于幼儿倾听能力以及注意力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  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经常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典范,其行为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年龄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首先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倾听的榜样。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与幼儿沟通,耐心倾听幼儿的语言,从幼儿给你讲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到一句重复许多遍的话,教师也应认真、耐心地听完,并给予相应的补充或回应。如果教师听幼儿说话时心不在焉,没有亲切的态度或者没有目光的对视,那么幼儿也会模仿这种态度和行为,自然对教师说的话印象不深甚至充耳不闻。所以,当幼儿向教师讲述自己的见闻时,教师要有相应的表情,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听,同时还应帮助孩子把话说清楚,让孩子觉得教师在关心他、支持他、理解他。教师以自身的言行启发感染幼儿,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倾听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对倾听的认识和态度,让幼儿学会倾听并乐于倾听。  参考文献:  2、教育部《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返回栏目
  • 上一篇: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