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园数学区是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区域活动时供幼儿操作和互动的,是引发幼儿不断发现和探索行为的有趣场所,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具有拓展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功能。尤其对于提高幼儿数学能力的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师的职责是提供材料,观察、了解、帮助幼儿自己去探索。”操作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的载体,是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媒介。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而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数理逻辑经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使抽象的数概念、空间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主体自身动作与数学知识的协调,在对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发现、理解数学知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幼儿的活动主要从兴趣和自身的需要出发,在操作活动中加上游戏情节,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摆弄材料表位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区域活动的材料不是随意投放的,材料应富于探索性,要给幼儿留下大量参与和创造的空间,在引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还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发与支持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引发与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 二、 投放具有开放性、能引起幼儿探索兴趣的材料开放性材料(即非结构性或低结构性材料)能激发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操作、探索,教师对材料玩法做简单的引导,幼儿能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自由、轻松、愉快的与他人交流、分享。三、 要有计划性、层次性的投放材料活动材料对于是否能引起幼儿兴趣及探索的欲望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是不一样的,材料数量过多会影响幼儿动手的质量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活动。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水平发展而有计划地提供不同层次材料,来满足幼儿需求和兴趣的培养。 四、 根据幼儿对区域材料操作情况,及时对操作材料进行调整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数学区材料的要有操作性和趣味性等,可以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建构数概念,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兴趣和需要维持的。多样化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应力求多样,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并适应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例如,小班的分类内容,教师设置的操作材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提供两种颜色的圆片,引导幼儿按颜色特征分类;二是提供三种颜色的小木棍,引导幼儿按颜色特征分类;三是提供颜色、形状不一的几何图形,引导有按颜色或者形状进行分类。同一材料的不同层次设计、教师都是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逐步提高目标要求,逐步调整操作材料及难度。既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也让每个有都有体验到成功的机会。数学区域活动选择内容、方式、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只有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主动地摆弄、操作去发现新知识,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在设置数学区域目标时,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以及课程(主题或领域)的需要来拟定区域目标。区域目标既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一个。但要注意的是,数学区域目标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而言,应更宽泛些、更长远些。其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和探索水平,及时、不断调整区域目标,以使活动的设计、材料的投放能更好的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与孩子一起学会观察细节。按幼儿不同特点确定相应指导策略,观察了解儿童,针对性教育。教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指导时应注意观察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想法、做法,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学习方法、遇到的困难,并且善于等待,让幼儿产生富有想象力的活动。主要有常规指导、随即指导、激励指导、间接指导,亦不影响幼儿探索兴趣、时间长短、深入程度为主。1.201年12月《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张俊教育科学出版社3.1994年《学前幼儿数学教育》林嘉绥 李丹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卢睿 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