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习作4 剪纸里的故事 主备教师:小学六年级组 一、教学要求:2、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或可以组织民间艺人到现场剪纸,组织学生观看、欣赏。一、导入二、看图练习说话2、叙述主要人物,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三、放飞想象2、小组讨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四、展开联想集体交流。1、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写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第二课时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3、学生修改。1、选择写的较好的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教学过程: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三、布置预习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峻( ) 唆( ) 梭( ) 垠( ) 弛(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3.交流、整理:六、布置作业2.熟读课文。教学目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3、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一、(课前听《天堂》这首歌)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蓝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3.细读、思考:(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1、(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