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
教学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写的一篇中心突出、内容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文章先写“我”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高个子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苗时显得不按规律,漫不经心,于是心中生出许多疑团。后来通过与种树人的交流才明白原来种树人貌似不懂规律、缺乏爱心的种种举动恰恰是为了让树木自己学会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以便更茁壮、更坚强地成长。种树人的言行使“我”深受感动,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唯有经得起各种不确定因素磨练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更顽强、更灿烂地生活与成长。全文借种树喻育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
教学目标: 2.在对种树现象及缘由的学习探讨过程中,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最重要的责任在于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经历“发现奇怪现象→产生见解与疑惑→深究内在原因→产生自己的体验感悟→提升认识水平和精神世界”的过程,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及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去发现、去思索、去感受、去体验、去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 生1: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吗?如果是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生长在什么地方? 生3: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不,我们自己读书解决。 设疑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心向。
二、再读质疑,读中感知 生1:现在我知道了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 生3:作者借种树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生兴致盎然地再读课文。) 生1:我问种树人问题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笑? 生3:他的一番话,为什么使我非常感动? 生:“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的意思读不懂。 师:很好,你们提的问题很有分量,说明你们很会动脑筋,很善于读书。一开始提的问题能自己解决,这几个问题自己还能解决吗?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继续读书,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文章前后的联系。
设计意图: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几个? 生2:他笑我不知道他的用意。 生4:他笑我只看到几棵树苗枯萎,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长成百年的大树。 (生练习读。) 生:我查了字典,字典上解释的是: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师指名读,师范读之后让学生再练习读,读出“语重心长”的含义。) 师:请谈谈你的理解。 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生2:她还自己洗衣服。 生4:每一学期她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从种树人的话你联想到什么? 生2: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什么事都依靠爸爸妈妈。 生4:要学会自己学习,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能主动地学习。 生: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这是因为桃花心木自己学会了在土里找水源。 师:理解得真好! 师:今天读不懂没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以后你们慢慢会明白的。
设计意图:师:种树人的话都明白了吗? 师:是吗?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了,你们就是种树人,我可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以满意的答复吗? 师:回答我的问题可不许看书,老师建议你们再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最好能记住。 师:不看书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师: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了,后悔吧? 师: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师:嗬!口气不小啊! 生: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师:同学们的确掌握得不错。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师: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总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板书设计: 浇水无规律 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从文和道两方面受到启迪,既学习了语言,又受了教育,所以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语文课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