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度表第三、四、五周:完成第三单元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八、九周: 复习前三个单元,准备期中考。第十三、十四周:完成第五单元教学任务,让学生理解,背诵古代诗文。第十七、十八周:复习,准备期末考。教学目标 ②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点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课前准备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时间:3月2、3日
第一课时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一)诵读解诗意教师归纳:(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4)、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扒窃pá 诅咒zǔ 寂寥liǎ 夸耀yà 3、你读出了什么?4、本文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二)、研读,悟诗理2、预设问题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系实际,就很好懂。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说得对。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社会是逐步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反过来说,理想逐步提高,也使社会不断进步。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第2节讲,人类的理想步步提高,从温饱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3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为什么它又是历史的脊梁骨呢?因为正是一代一代的理想,使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理想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这个“照”字,既承接“莹莹光”,又照应第1节诗里“照亮”的“照”,先辈的理想照亮了子孙前进的道路。概括地说,这节诗的意思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重点在后两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与第1节第三句“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都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1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4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这里说的是,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先要理解每一句诗。“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这是说,理想使人乐观。例如,饥寒年头,有了温饱的理想,相信靠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赢得丰衣足食,满怀希望,情绪就乐观了。“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地奋斗。例如,面对不幸,面对厄运,有了理想,相信厄运是可以战胜的,前途是光明的,就会不屈不挠地奋斗。“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就是说,理想使老年人的心理年龄非常年轻,他壮心不已,奋斗不息,是理想使他充满活力。).第节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7).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寂寥,就是寂静、空旷。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8).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9).第9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10).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11).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12).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小结探究诗意的经验四、吟读,品诗味比喻:生动形象,变抽象为形象。(二)、美读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一)、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②.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把它叫做猪栏的理想。 ③.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法)蒙田⑥.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⑧.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屠格涅夫⑩.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⑾.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二)、用诗意的语言来赞美理想。理想是十字路口醒目的手臂理想六、作业(二)、基础训练 ↓ ↓课后记: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②能力目标: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教学重点: 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3月4、日一、导入新课 : 二、教学新课: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3)识记字词 ①思考质疑②讨论探究 ③交流研讨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3、研讨赏析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要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1、整体感知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三、体验反思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五、拓展巩固: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不随波逐流、甘于自我牺牲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