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科技之光”,有三篇课文组成。一篇是通讯报道,两篇是科普性说明文。《梦圆飞天》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课文以“孪生兄弟”这一亲切有趣的表达方式阐释了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神奇的克隆》以浅显的话语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1.学会1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熟记成语。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感。 1.引导学生对“神舟”号发射过程中几个场面的感受,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 3.正确地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练习2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展开想象。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时分配:10课时(其中课文课时 习作2课时 练习2课时)
主题学习丛书《超越梦想》读书汇报交流
学习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赛赛谁懂得多!(词语理解) 4.活学活用我最棒。(用词造句)过渡:品读一篇好的梦圆飞天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导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感受“神舟”号发射过程中的几个场面,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 导学过程:1.快速读课文,感受“神舟”号发射过程中的几个场面,说一说学习本文你最想能明白哪些问题?3.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4.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说一说课文为什么用“梦圆飞天”做题目?导学案1. 播放“神州”号升入太空时的多媒体,教师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二、合作探究——梦圆飞天的意思② 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学生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 ④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1.默读课文1至自然段。边读边想:b.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的杨利伟心里在说什么? 2.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1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 ②小组内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句式练习: .小组讨论: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神舟飞天的呢? 指导学生读出紧张与激动,读出神舟五号腾飞的气势。指名读,齐读。 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课堂检测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课外拓展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1.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重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导学准备:录音机 《超越梦想》歌曲磁带导学案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 二、指导学习生字乳 执 划 控 侨“乳”字左上角是“爫”,下面的“子”一横变为一提;三、指导朗读四、谈体会2.你有什么感受?要求:1.自读《“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小组汇报交流:对杨利伟说什么?课堂检测:寒风凛( )__ 亮如白( )__ 肃然( )立 __2.按原文填空:课外拓展:2.搜集有关“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在班级中介绍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导学目标:2.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导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措施导学准备:PPT预习学案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二、预习学案2.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导学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孪生兄弟?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二、学生读文后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二者的相似之处。①多媒体出示: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③学生交流,相机点出“太像了”、四个“同样”、“甚至”) ⑤作者连用了四个“同样”,写出地球和火星的相似,这样的句式叫排比句。教师小结:是啊,火星和地球“长得太像了”,真的好比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再来齐读一下课题。 ① 科学家是怎么推断出火星和地球一样都“有水和生命的存在”?a.出示一张火星河床图片说明有水的迹象.除此之外,2004年3月以后——(引读第二句话) e. 填一填: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__,河床上布满了__。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__。 (一是彗星或陨石带去的;二是潜藏在一些矿物中)(板书:彗星或陨石送去 潜藏在矿物中) 师:看来,替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这段中还有哪些词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经常、突如其来、无数 …………”) 1.自由默读——8自然段①火星为什么留不住水呢?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找出答案 ②水是生命之源,在火星表面找到水的希望虽已十分渺茫,但自读《地球的近邻——火星》,小组汇报交流:②读了这篇 在括号内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②( )火星环境和地球相似,( )后来火星表面上的水没有留住,( )至今仍没有发现生命。我知道:板书设计: 相 似 处 同样……同样……同样……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努力探究科学奥秘 生命存在(谜)8.神奇的克隆 导学目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导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突破措施导学准备:PPT 、挂图、生字卡预习学案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预习学案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生字字形; 3.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要做上记号,课堂上解决。1.克隆是什么,克隆神起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导学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8.《神奇的克隆》。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先来弄明白什么是克隆吧 1.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剪下、插进、一株株、活泼可爱”、“切成、种进、许多、新鲜”等一系列词语) .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四、合作探究——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2.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五、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七、学习主题学习丛书《超越梦想》①.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怎样诞生的?克隆羊与普通羊有什么不同?③从网络、书籍中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一、比一比,再组词。植( ) 列( ) 伺( ) 署( ) 1.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_______的结合,才能 ________,人们把这种繁殖叫有性繁殖。与之不同的是,无性繁殖是_________ ,也称______ 。 3. ___年___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只克隆羊,名字叫 ___。课外拓展:板书设计: 克隆是什么 无性繁殖(复制) “多利” 世界第一个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诱人前景习作2
导学目标: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誊写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导学重点: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了解“眉批”和“总批”的内容及位置,读懂教师的修改意见,明确写好作文的具体要求。导学准备: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举行一次拔河比赛,获得拔河的亲身体验一、谈话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三、初读内容,查找缺点。2.告诉学生哪是“眉批”,哪是“总批”, 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4.小组内讨论比较:老师指出的这篇习作的优缺点和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1.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可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4.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的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课外拓展:教学反思: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导学难点: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第一课时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一、学习第一题(1)创设情境。(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2.学习第二部分。(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3.学习第三部分。(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4.学习第四部分。(2)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二、学习第二题(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三、导学第三题。(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3.反馈。 导学目标2.掌握写毛笔字的技巧。一、学习第四题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情况?(二)指导学生审题。 ②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师:这次训练要大胆想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来,内容可以设计未来的方方面面。 ②每组推荐两名同学在班内交流,要求将自己对未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畅想说出来,看谁想得奇妙,讲得精彩;口述时要做到主题明确,语言表达言简意赅、通顺、流畅。 二、导学第五题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4.指导。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1)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课外拓展:以2021年的我为题写一篇4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