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黄道婆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2.了解( )劳累过度,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3).黄道婆看到黎族人( )棉花种得好,( )纱也纺得好。
五.布置作业(2)抄写生字。教学目标: 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一.复习导入二、研读感悟,体会情感预设的句子有:A 、“牛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B、带点的字告诉我们少年时的黄道婆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儿?
(2)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道婆坚信,凭自勤苦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3)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原来创造、改进弹棉花的工具纺织品 3、小结:正是黄道婆的这种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了家乡的变化,松江棉布远销全国各地,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1、当黄道婆去世后,人们是怎么纪念她的?
2、出示各种各样布的图,问:看到这一切,你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3、假如同学们去上海的“先棉祠”参观,面对黄道婆的塑像,你又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4、总结:黄道婆无私奉献、勇于革新的精神令人敬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棉神”。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一课时 1.认识“歧、欲、敦、窟、渍、瞩”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伦、敦、窟、批、臭、渍、降、瞩”12个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毅然决然、伦敦、贫民窟、大批、污渍、臭气冲天、下降、瞩目”等词语,会用““不是……就是”“不仅……还”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概括各段段意和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学习第一部分1、南丁格尔的家人反对她去当护士的原因是什么?
2、南丁格尔为什么要去当护士?
3、那她又是在放弃什么?从中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第二部分,研读重点段落1.了解“霍乱”这种病。 2.在“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加点词语表现出了南丁格尔( )的思想品质。新课 标 第 一 网 4.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六自然段3.为什么那么多伤员称南丁格尔为“提灯女神”?
三.学习第三部分四. 总结̶反馈1、国际护士协会和国际红十字会把南丁格尔的生日____月____日定为__________。3、人们称她为“提灯女神”,表达了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________之情。1.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招:①举手上下挥动;②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1)南丁格尔从小聪明伶俐,性情善良,招人喜爱。( ) (3)校门口贴着失物招领启事。( ) 正是因为南丁格尔的努力,人们改变了对护士职业的偏见,开始用“白衣天使”来称呼这位圣洁美丽的女士以及她所象征的护士职业。 13 香玉剧社号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募集 后盾 满目疮痍 猖狂 辗转反侧 名角 搞好 一丝不苟 踊跃 积蓄 2.形近字组词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1.常香玉为什么要捐献飞机?
3.常香玉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四.总结全文 新 课 标 第 一 网(1)我是常香玉的孩子,我想说: (3)我是一名抗美援朝军人,我想说: 五.练习与巩固满目( )( ) 百( )待兴 ( )心病狂( )( )烈烈 ( )( )不舍1.望:A.向远处看; B.探望;.盼望,希望;D.名望。2.满:A.全部充实;B.使满; .达到一定期限;D.完全。 E.满足; F.骄傲。插满了箭( ) 满上这杯酒(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过程 居里夫人(187—1934),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读写下列词语大公无私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解囊相助 腰缠万贯 一贫如洗镭( )雷( )陋( )柄( )贯( )惯( )囊( )弘( )宏( )捐( )娟( )赠( )憎( )癌( )签( )鉴( )检( )捡( )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这位夫人应该早已( )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 (第、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 )情况。 四、再读课文,完面下表第一克镭 第三克镭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过程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第一克镭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用来干什么了? 3、当麦隆内夫人见到居里夫人时,是什么给麦隆内夫人留下深刻印 象? 4、镭当初的身价每克高达7万法郎,这大约相当于40万人民币。按理说居里夫人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 、而这些居里夫人都没有,她有的只是( ))1、居里夫人的第二克镭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用第二克镭干什么了?1、那么居里夫人的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用这第三克镭又干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学习吗?从居里夫人的身上,你想到了什么?写下你的感受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活动过程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1.这篇初读课文,了解 组词凯( )孝( )皑( )考( )出生入( ) 冲( )陷阵 智( )双全 3.“失”字有多种意义,在不同的词语中应选哪一种,请在括号里填上编号。 大惊失色( )实验失败( ) 失物招领( )工作失误( )王老师已经0多岁了,他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隐健的步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他说:“我要把毕生的精神献给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