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我们爱你啊,中国》2)本文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4)学了课文,我可以用成语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来赞美祖国。)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8)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10)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新-课 -标- 第-一-网12)爱国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14)读完第一节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1)背诵全文。1)课题《郑成功》3)郑成功是个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热爱祖国的人,他是明清时期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历史上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史可法、刘仁轨;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7)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荷兰人侵略了台湾。9)载歌载舞:载,又;负隅顽抗:负,依靠、依仗;隅,角落。11)爱国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13)多音字:耙[bà~地,pá~子]横[hèng蛮~,héng~行霸道]厦[xià~门,shà大~]乘[héng~法、~势,shèng千乘]载[zài~歌~舞,zǎi记~、装~、三年五~]1)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3)中外爱国音乐家及作品: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神圣之战》、舒伯特《冬之旅》、莫扎特《追思曲》、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热爱祖国、至死爱国、富有才华的肖邦。7)背诵第2自然段。9)弥留之际指病危将死的时候。11)多音字:脏【zāng肮~,zàng心~】血【xǐe晕~、~淋淋,xùe~压】薄【bá~纸,bó~弱,bò~荷】。4课《古诗两首》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杜甫,这首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他被人称为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本诗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诗中归心似箭的诗句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体现在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和对国对民深沉的热爱。4)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有《春望》《春夜喜雨》《望岳》。他和李白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陆游:南宋诗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作品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初,刚刚;涕泪,眼泪;妻子,妻子和孩子;漫,胡乱、随意;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欲,想要;白日,白天;青春,明丽的春天;即,立即;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万事皆空;但,只;九州,中原;王师:南宋军队;同,统一;定,平定;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家祭,回家祭祀祖先。8)这两首诗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10)拓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口语交际: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在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着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日子。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一共有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个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內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拓展1: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第一单元阅读题1.选音:郑重(zhòng hóng)盛满(shèng héng)。3.肖邦收到礼物心情十分激动。+课后4(1)二、3课2段“在城郊…眼眶”2.这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三、3课段2.肖邦临死之前嘱托姐姐的事情是让姐姐把她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肖邦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4.弥留之际造句: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选自《纪念伏尔泰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雨果。.肖邦为什么疲劳,又为什么悲愤?疲劳:是因为他四处奔波。悲愤:是因为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瓜分,后来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不久起义又失败了。
.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