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现在让我们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读第一部分(1自然段)。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思考:①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②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交流展示1、学生就以下自主学习情况,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⑵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①渲染是指什么?②勾勒的意思是什么?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1、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自主交流,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反馈提高1、回顾课文填空。(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编写时间:2010227 学校: 学生姓名: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1、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2、丝绸之路的价值。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进──丝绸之路。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自学体验: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子及不理解的词语4、读通读顺课文,用四要素(时、地、人、事)归纳习作一 学习目标: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定向:出示各地风土人情图片,学生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1、讨论可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学生联系?联系后可开展哪些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3、教师重在对学生活动策划的指导。三、合作展示:提示: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可通过爸妈来联系; 可通过媒体认识;可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2、全班交流。。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⑴首先写信,建立联系。⑵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⑶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五、自测反馈:1.讨论提出的方案哪个最可行? 2.如果联系上了,成了好朋友,你怎么做?。第二课时一、导入定向: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活动方案,今天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交流展示1、就自主学习情况,与小组学生交流。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1、信的内容包括:⑴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⑷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及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⑵信封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五、自测反馈: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1)学生讨论;(2)投影出示。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2、课堂交流: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拓展一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难点:2、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如:场面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点评。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五、自测反馈: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导入定向:二、自学体验: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诗,读准字音,试着理解诗意。三、合作展示:2、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3、采取分角色读等的办法,赏读古诗,读出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自测反馈:默写《浪淘沙》1、谈话导入。师: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学生读文中故事并交流读后感受)。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⑴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⑵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⑶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⑷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编写时间:2010228 学校: 学生姓名: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学习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 《牧童》一、导入定向: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二、自学体验: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三、合作展示: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反馈提高1、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充满感情的诵读诗词;2、会背诵的学生进行背诵展示;学生评价本节课所得,教师完善。并提两点:
自主学习1、导题;板题;读题;解题;作者简介(精短)。二、自学体验: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三、合作展示: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四、归纳提升:2.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五、自测反馈:2、会背诵的学生进行背诵展示;学生评价本节课所得,教师完善。并提两点:2、课外学习与本诗有关的诗句,并积累在导学案下的空白处。
第三课时 《清平乐 . 村居》一、导入定向: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二、自学体验: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三、合作展示:2.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四、归纳提升: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蓬”的轻松、活泼、愉快。反馈提高一、拼一拼,写一写。 沉( )( ) ( )( )明( ) ( ) ( )1.草铺(pū pù)横野六七里。 2.收篙停棹(dià zhà)坐船中。.溪头卧剥(bā bō)蓬。 蓑( ) 醉( ) 媚( ) 脱( ) 蓬( ) 茅( )四、根据提示填出诗句。2.《舟过安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两个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妙想。五、先解释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横野:__________ 弄:__________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蓬。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怪生:__________六、手拉手(读一读,连一连)。宋̶辛弃疾 《舟过安仁》 牧童晚归休憩图六、反思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