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教学目标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鼓励背诵。教学重点: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第一课时二、自学生字三、交流展示四、学习谜语2.同桌合作学习第1则谜语,读后说出谜底。4.教师板书“团结、力量、谁”再次识记。五、指导写字谁:右边的部件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跟:右半边不要写成“良”。六、游戏巩固2.比一比。同桌互考12个生字,看谁说的多,自贴一颗智慧星。七、作业第二课时比一比,谁认得多。1.自读第2则谜语;和同桌共读并交流谜底,能解释给同桌听就更好了。形式多样,可熟读成诵,可找好朋友读,同学们拍手齐读,丢开书本背诵。在组长带领下,先熟读,然后逐句讨论,最后猜字,并练习背诵。教师恰当引导,并板书四个偏旁,及加偏旁的四个字。1.指名到黑板上书写“谁、怕、跟”,师生互评。四、复习巩固2.小组内练习听写本课“我会写”中的个字,写后互相订正。五、拓展延伸2.练习背谜语,能背几则背几则。继续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猜谜活动。18、四个太阳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个生字。3.感悟作者通过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象之美。教学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第一课时1.板画一个太阳,师生同写“太阳”3.学生读课题,质疑。(1)天上应该有几个太阳?(2)课题为什么叫四个太阳?师:大家认真读了课文,就明白了。1.说说初读课文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再按所说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3.全班交流。(2)教师正音:翘舌音“熟、尝”,前鼻音“伴、甜、脸、团”。(4)学生交流识记方法:①比较法:热—熟 ②熟字加偏旁:伴、伙4.生字组词。.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园、因、脸”三个字。第二课时1.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要领,标好自然段序号。(2)感悟句子意境。(4)学生自由练读,小组评议。A.读第二自然段。师:老师想邀请一个小朋友一起来跳舞。(共同跳舞来理解邀请含义)(3)指导读,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吗?.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4.合作交流,把你最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读一读,记一记。二、总结全文,朗读全文(分组读、比赛读、齐读)1.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太阳,你最喜欢的季节。出示填空题:我画了一个( )的太阳,送给( ),因为( )。四、作业设计教后记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1.学生轻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笔画出来。3.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师生评议。如:“喝”“渴”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口字旁的是“喝”;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写字指导。(2)找一找、想一想,写哪几个字时是按先左后右的笔顺来写的?(法、找、许)提示: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比较“找”与“我”的字形。三、书写练习第二课时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吗?(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认读)二、阅读感悟2.其它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想法,小组汇报,师生评议。)4.用怎样的语调才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呢?(组内练读、汇报、师生评议。).汇报表演。(师生共评)8.出示思考题:为什么乌鸦一看到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如果只有大石头或只有几个小石子乌鸦用现在想出的办法能行吗?为什么?你能想出什么不同的办法让乌鸦喝到水吗?(小组讨论、汇报)10.分小组表演乌鸦喝水的全过程,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最好。(小组合作、汇报表演、师生评价,评选出表演得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1.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只小乌鸦怎么样?喜欢它哪一点?(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共评)四、布置作业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教学重点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第一课时 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2.学习课文第二段:(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4)花园里有什么?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学习课文第六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1.读生字卡。二、指导写字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四、实践活动(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教后记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意看到的。21 称象 教学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 4.培养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教师启发学生把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与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进行对比。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找到了称大象的巧办法,实验过程就是突破难点的过程。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称象》,动画《称象:生字学习》 2课时。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1.了解课文内容。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三、听范读,再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 2.学习课文第一段。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 (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再回答: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 ()朗读第2段。 一、朗读全文。 三、学习第3段。 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一称?官员们是怎样说的?这个办法行吗? 3.读第4句,说说第二种办法是什么?为什么也不成。 4.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四、学习第4段。 (1)从“才七岁”体会出曹冲的年龄怎样。(年龄太小了)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演示称象过程的前两步。 第二步:把“象”拿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小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石头。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是一样的。 (1)“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3.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 (1)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 (2)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宰象、称象块的办法又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五、分析识记字形,完成本课作业。 (1)比较“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曹:上半部分的笔顺为,下半部分是“日”字,共11画。 此教学过程利用动画《称象:生字学习》辅助进行。 2.完成课后第2题,会用“直”“才”“到底”造句。 教学反思;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本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这时,学生动手又动脑,兴趣极浓,思维正处于活跃状态,学生才能够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课上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智慧,而且还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22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 2、会写“忘、想、念”3个生字。 教学用具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1、听歌曲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1、齐读课题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1、学生看视频《吃水不忘挖井人》听课文范读,再自由读课文。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3、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4、出示句条。老师这有几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如,“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爸爸正在地里挖土……)生:个别读、齐读、会读的一起读等。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 四、再读课文,感悟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