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喜欢 糟糕 态度 努力 爱因斯坦【课后反思】 学生理解课文应该这样安排教学:从老师生气时说的两个反问句、同学们的哄笑、爱因斯坦拿出三只小板凳后老师和同学态度的改变,引导学生比较后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动脑筋,肯花力气,不怕失败,做事认真的可贵品质。这是绝好的情感态度的教育资源。【创新教案】教学目的:2.能力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目的: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出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课文讲了爱因斯坦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3.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3.学生分四人小组学习本课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如果身边有小朋友不会读,就帮帮他。)三、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3.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3)仔细观察会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教学目的: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一、复习导入二、 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2.“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三、 朗读课文,感悟交流 2. 学生自读自悟: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个小板凳? (1)“我来告诉你!”学生将自己找的答案和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同时解疑。 4. 分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2)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第三课时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二、识记生字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三、指导书写2.教师范写。 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四、复习巩固2.完成课后第二题。1.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3.收集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三只小板凳 “闯关”总动员 句子关 爱因斯坦为什么做了三只小板凳?说教材说学习目标分析:(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说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教学过程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3.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 4.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能书空,分清结构部首并组词)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五、堂清测试 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生字也不多,我主要通过让学生以读带读,读中领悟,先让学生在读课文中了解内容,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意思,生字教学蕴含在课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轻松学习。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 2.我的语言不简洁,上课缺少激情,板书不合理。 4.时间安排不合理,合作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加入适量的游戏。 .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较少。备课素材 爱因斯坦(1879—19),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0年入美国籍。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刚搬到普林斯顿时,朋友见到爱因斯坦穿着一件旧风衣走在街上,好心劝他买一件新的。爱因斯坦不为所动地说:“我刚到这儿,根本没人认识我。”一年后,这位朋友又遇见爱因斯坦,他身上依然穿着那件风衣,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再次劝他。爱因斯坦笑着回答:“没事儿,反正这儿的人都认识我了。”一、看拼音,写汉字。 1.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仿写一句疑问句)2.同学们惊奇地看着爱因斯坦。(用黑体词语写句子)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参考答案:二、1.你们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吗? 2.老师惊奇地看着小敏。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