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 画蛇添足教案

时间: 2016-07-16 19:59; 作者: 邓勇  电脑版浏览
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古文中常用字词的含义。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理解两则寓言中所讲的道理。难点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理解两则寓言中所讲的道理。教学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有人提议比赛画蛇,得胜的那个人可以独享整壶酒。段导读: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详细介绍了先画成蛇的偏要给蛇加上脚,结果被别人抢了先。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故事的结局——那个画蛇添足的人最终没喝到酒。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3.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应:回答。(注意“应”的读音).教师范读课文。 三 读课文,深入体会有个楚国人卖矛和盾,他夸耀自己的盾是最坚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它穿透,同时又说自己的矛是最锐利的,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透,结果被人问得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鬻”的解释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楚国人的反应怎样?.为什么“弗能应也”?.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7.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一下。1.本文的这则寓言你知道是谁写的吗?课下搜集资料,留待下一节课交流。2.课文虽短,但学生加入了表演,使整个课堂生动了起来,学生理解起课文来也相对容易了。1.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了解韩非及《韩非子》,知道《战国策》。韩非及《战国策》的相关资料;幻灯片。一 创设情境学生交流谈论。教师出示:

  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板书:画蛇添足)1.学生自由读课文。2.解释重点字词。相谓:互相商量。固:本来。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4.学生读第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解释“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一人蛇先成”,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读完后你感受到什么?(“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副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出示: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三 学以致用可以先写剧本,注意神态和语言的描写。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小聪明,节外生枝,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3.收集一些寓言故事,了解其寓意。  1.鼓励学生多读多想,便于理解古文中常用字词的含义。3.安排学生课上表演课本剧,在课后写一个小剧本。

1.解释成语的意思,并说说其寓意。画蛇添足:用以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3.有同学说,画蛇添足的人是在比赛完成且得到酒的情况下,以调侃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象改编的他的作品,并不可笑。对此,你怎么看?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的顺序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 .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11永远的歌声教案
  • 下一篇:月光曲 第三课时学案分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