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电子教案(语文)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2.多媒体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2.播放古诗朗诵,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②请小老师领读。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做“摘星星”的游戏。(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教师用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学生标一标。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提出不懂的地方。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修改意见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2.学习第一句古诗。(2)相机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1)指名读整句诗。(3)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1.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播放乐曲).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7.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9.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1.出示《古朗月行》《月下独酌》这两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3.再次介绍李白。四、指导书写,学写生字(1)你发现了什么?2.教师范写。3.学生独立写。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板书设计课题9 夜色 共2教时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培养学生勇敢心理品质。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第一课时1.多媒体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1.自由朗读诗歌。(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1)多媒体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预设: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7)指名学生朗读汇报,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气也要发生变化。修改意见程第二课时1.过渡:通过诵读诗歌,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语言当中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学习生字——看。②指导学生学习“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运用字形记忆法识记生字。(2)学习生字——笑。②师生互动,做一做微笑的动作,体会微笑时人们的心情。①观察生字结构,学生汇报识记方法。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学生书空。(4)学习生字——晚、再。②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1)观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②不同:书写“色”字,上面稍小一些。书写“爸”字,上面稍大一些。二、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夜色从前胆子很小——现在喜欢夜晚课题10 端午粽 共2教时2、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2、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 意识。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认读生字。(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2)多媒体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3.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①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②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教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3、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2、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教程
第一课时1.猜谜激趣。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4.学习“虹”字。(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二、读文识字(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认识 “衤”。).指导学生读通课文。(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1.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修改意见程第二课时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二、精读感悟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1)学习量词:座。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①交流第三自然段。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2、多种形式指导朗读。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