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24 古诗两首【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时数】 2课时一、导入。2、介绍背景。欣赏范读。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2)指名画出停顿。(3)自读古诗,读正确。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四、用“四步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释诗题:(写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被美景深深陶醉了写的诗。)3、明诗意:(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云怎样?雨怎样?风怎样?水怎样?4、悟诗情:(2)指名朗诵,体会情感。、小结。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的?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五、拓展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一、激情导入。2、揭题。古诗播放,欣赏范读。1、自读古诗,读正确。指名读古诗。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3、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1、你还想了解什么?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3、看着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四、深入研究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风雨天——景物多、变化快、动态多。《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晴天——只写“叶”和“荷花”,突出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两句议论,两句写景。)【作业设计】2、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2.望月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时数】 二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2、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1、出示自学要求:(2)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2、指导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3、这画上有那些景物、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把它画出来?、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第二课时1、学生练习。2、读词语。(一)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学习第二段。交流。(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愉快的事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7、出示句子、引入情境:“和月光一起……的气氛中。”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三)、学习第三段。2、学生自由读课文。“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他瞪大眼睛……小月亮闪闪发光。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1、齐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1、根据课文的思路理清叙述顺序。【作业设计】2、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另一节课举行)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板书设计】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想象月亮 爱幻想 2、灰椋鸟【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 二课时一、揭示课题。2、点明:灰椋鸟,鸟夫人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理解生字词。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三、整体感知,理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