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信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这篇课文有些了解。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你能在默读全文后,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默读时做到用眼看,用脑思考,用手勾画)(3)指导朗读:既然父亲一辈子都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那你能读出他那种喜欢吗?(生自由朗读)。三、细读探究,体会情感。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师生交流:读了这个句子你觉得父亲是怎么望的?(凝神静气)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理解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以做做动作,还可以找找它的近义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谁来像父亲一样望一望?(抽生表演)从父亲的神态中你体会出了什么?(3)父亲在凝神静气地望时,我在干什么?(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我”为什么茫茫然地望着父亲?(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望到什么?(没有风,叶子在动)而我呢,看到这一切了吗?(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板书:看叶知鸟)1.文中哪句话最能让你了解到小鸟有气味?(出示10)(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2)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哪个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舒畅)“舒畅”是什么意思?(心情宽舒欢畅)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小鸟的心情宽舒欢畅)怎样读好这句话?(读出小鸟的欢快舒畅)2.指导朗读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快活吧!——齐读第10~13自然段。1.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随机指导朗读。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知道快乐与危险并存)(板书:怕其受害)2.是啊!父亲不仅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最危险,父亲真了不起啊!这一切都源自于——读第一段中心句(出示13)(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感到高兴?(师:此时我有什么样的愿望?)三、总结全文,学习方法。(1)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父亲喜欢鸟的?(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是先写什么,在通过哪些方面来写父亲的爱鸟。(板书:看叶知鸟,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受到了什么启发?1.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我国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于那些捕杀野生动物的人,当然要受到我国法律的惩罚和制裁。(出示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我们家乡的野生动物也很多,我们小学生要做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好学生,千万不要去捕杀、捕卖它们,要永远爱护和保护它们。【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避免了机械地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法制知识,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
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
3.“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
4.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父亲突然站定 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 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 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 没有风 叶子为什么在动
3.过了几天 父亲对我说 鸟最快活的时刻 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三、用上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1.一瞬间:
2.舒畅:
四、请你为鸟儿写一些保护鸟类的标语口号吧!
参考答案
一、1.喜爱 2.快乐 3.惊讶 4.一刹那
二、1., , , 。 “ 。” 。 , 。
2.:“ , , ?”
3. , :“ , 、 ,。”
三、1.地震发生后,高楼大厦在一瞬间变成了废墟。
2.我们每天都要保持心情舒畅。
四、1.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2.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3.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4.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父亲、树林和鸟父亲深爱大自然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这个主题的关键处。我抓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大胆想像,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用各种不同方式表扬、鼓励学生。比如,用眼神、动作、激励性的语言等。
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我通过课题,启发学生谈话,促使学生开始进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朗读,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交流,组织了多次层层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读和交流中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第一句,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读着课文,你会感到父亲真是“神”了,他简直就是一个鸟类专家,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
本文题目是《父亲、树林和鸟》,但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从“父亲”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父亲”可算得上是鸟的知音了。而“知鸟”,不正是对鸟深深的爱吗?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多么稚气又多么纯真,谁说“我”不会像“父亲”那样知鸟爱鸟呢?
阅读本文,就像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反复诵读,用心体味,相信你对本文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作者介绍】
牛汉(1923—2013),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曾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与73万平方公里。滹沱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历史久远。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á zhe hì bǎnɡ bí zi
( ) ( ) ( )
liè rén ù énɡ énɡ dǒu dònɡ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雾蒙蒙的( ) 热腾腾的( ) 浓浓的( ) 快活的( )
三、品味探究。
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快活 ( ) ( )
容易 ( ) ( )
黎明 ( ) ( )
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文中找出答案画上“”。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哪种理解更准确?请你选一选。( )
①因为父亲带我去树林观鸟,不是去打猎,所以我很开心。
②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的人,不会破坏大自然,我很高兴,也体现了我是个爱鸟、爱大自然的人。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
参考答案
一、朝着 翅膀 鼻子 猎人 雾蒙蒙 抖动
二、树林 羽毛 味道 时刻
三、没有风叶子却在动,说明树上有动物。鼻子闻到有鸟味,说明树上的动物是鸟,还很多。
四、1.近义词:快活—快乐 反义词:烦恼
近义词:容易—轻易 反义词:困难
近义词:黎明——清晨 反义词:黎明-清晨-告诉。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 ②√
五、略
.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