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将区域内的人文、社会景观融人到自然景观当中,是一种郊野性旅游。旅客通过森林生态旅游增加了对自然的接触和了解,享受自然生态功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旅客在游玩的过程中顺应大自然的意境,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森林旅游是一种有计划性的活动,在旅游部门严格的管理下,对自然景观、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利用的过程。在生态旅游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旅游活动,不仅为人们普及了自然知识,而且强调了环境教育,使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旅游。旅游活动要在维护和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是旅游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任务。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区的环境问题也在逐渐增多,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能够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2.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是依靠森林资源的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在考虑森林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连续的经济效益和满足地方和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在不破坏森林资源与生存环境,不损害人类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将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相结合,实现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只有遵循发展的原则,发展经济与培育资源相结合、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有形产品经营为林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还要注重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在合理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协调生态、环境、发展、资源之间的关系。

2.2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失衡。林业持续性由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技术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等一些列持续性构成。保持生态持续性是发展林业可持续性的前提保障,经济可持续性为林业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活力。但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平衡的情况。

2.2.2传统的经营理念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技术、科技人才的投入,而且需要林业经营者、林区居民和社会各界改变陈旧的经营理念。传统的经营观不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经济效益的后劲不足,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3.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影响

3.1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实现了森林资源良性循环和持续经营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将森林资源或产品直接流向用户,而是使游客得到身心的满足和心情的愉悦。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为森林资源修养生息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获得的经济效益为经营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资金保障,所以森林生态旅游促进了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

3.2森林生态旅游减轻了商品林的经营负担

林业分类经营把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林业将商品林经营所得的一部分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和公益林公益效益的补偿,建立健全公益林效益补偿,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商品林的产业化发展要加强科技、资金、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公益林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将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减轻商品林的经营负担,为商品林的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3森林生态旅游促使人们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强了当地居民、政府和游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空间,降低了就业成本,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了旅游地的内需。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接受了环境的教育和生态的启迪。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综合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持续产出。它涉及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协调统一,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与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谋求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的最佳综合效益,反对为了谋取短期、局部利益而掠夺式开发和破坏旅游资源,确保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和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强化人们旅游生态意识和共同美化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利用、美化旅游资源环境,切实保护目前和未来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自然美的深化和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结合,高层次地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进化,确保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和旅游经济产业的高效运转与持续发展。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确保当代人和世代人都能享有优美的旅游环境、高效的旅游经济效益和充分满足的旅游需求;确保各国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使用,鼓励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资源类型和旅游产品互补机率,共同保护、美化旅游环境,共同为各国各地区的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共同享受全世界的自然美景和人类文明,并通过旅游活动,实现旅游资源互和旅游消费更加多样化和高级化。

3.正确理解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树立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忧患意识,合理确定旅游容量,适度控制旅游发展规模,切实保持旅游容量动态平衡,高效地利用旅游资源,不断地推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高水平地进行经营管理,从而在不冲击环境生态效益和不损害下一代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旅游经济的高效益和旅游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协调,保证旅游业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运行和旅游地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继承发展。

三、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决策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思想意识偏差。(1)“低投入、高产出”论既导致旅游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又误导引发了一哄而上办旅游的现象,使旅游企业界出现了“散、小、差、弱、低”的局面,走上了一条低层次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了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2)“非耗竭性消费”论误导了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整体环境的退化。(3)“旅游超前发展”的片面阶段,造成旅游业的病态发展。旅游业的超前发展,就是超越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带动,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2.社会行为者的行为误差。旅游发展追求速度,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发展质量和整体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热衷于放肆的促销手段、单一化的经营竞争、过度的基础设施使用、无计划的市场拓展、贪婪地追求高额利润,忽视客观条件、资源保护。游客利益、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环境意识淡薄,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经营者素质偏低;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力,旅游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宏观调控基本上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在微观上又处于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中。

3.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分布的双错位。山水风光多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或东部山区的山区,而山水风光爱好的旅游者多来自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构成了东中部城镇向中西部或东部山区的旅游流。都市风光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或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旅游者多来自中西部或东部乡村居民,又构成了中西部向东部、乡村向城市的旅游流。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1.牢固树立积极进取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发展旅游业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旅游发展观和旅游投入观,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方位”多维合作、“立体型”系统协调的发展观,确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意识,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地域间协作和跨地区资源配置,推进各精品旅游景区(点)和黄金旅游线路联网,确保各方面的人、财、物及各种旅游要素的最佳利用,促进政府行为、市场行为与公众行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统一,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科学制定旅游规划,规范旅游发展方向。科学的旅游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旅游发展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的发展潜力,即区域单项和综合旅游资源的潜在保障力、区域社会经济的潜在支撑力、区域环境容量的潜在承载力,力求体现新世纪、新体制、新形势、新机遇的特征,体现大力培育旅游业新经济增长点的主题,体现规划的思想、内容形式和方式的创新精神;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搞好规划目标与政策引导的结合和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的结合,规范旅游发展方向。

3.提高旅游科技含量,建立旅游信息网络。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产业关联密集型的产业,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网络管理是提高旅游效率和扩大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现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促进旅游业深度发展、广度发展和高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制定合理评价指标,建立完善评估体系。制定衡量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要应包括规划指标体系,执行指标体系和预测指标体系,旨在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监控和预测研究,实现旅游容量动态平衡。

总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人的努力,只有坚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人类才能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潘贤君刘旺:旅游持续发展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3)

[2]林卫红: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大学报,1998(3)

[3]付蓉:“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综述[J].旅游学刊,1999(3)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篇3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支柱产业之一,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科技支撑、转型升级、坚持区域合作,具有极大的经营内涵和外延,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到处充满希冀的产业。

旅游事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创汇可观,故世界各国均竞相发展本国旅游业。伴随着经营管理科学化、经营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加之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世界旅游业面貌焕然一新。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就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但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还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旅游开发,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方能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由此可见,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何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这说明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旅游资源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就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因而也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满足需求为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的活动。旅游资源的丰裕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但不是社会财富。要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形成社会财富,就离不开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旅游经济地发展。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时,才会主动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外界影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从环境角度来看:环境通常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能量的总和,它维持着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法律等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改善,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纵观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旅游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无论是在旅游开发还是经济发展中,都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促进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旅游经济发展推动环保工作的进程,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重视对各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维护和保存,并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三是旅游经济发展能够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再用这些经济收益投入到环境保护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保护对巨额资金投入的需求,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提供经济条件。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虽然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如:若旅游业规划不当,会导致各种旅游设施布局不当,景点设置不合理,各种建筑物与环境不协调,从而对环境的整体美造成破坏,形成视觉污染,甚至由于基础设施与景区、景点容量不相适应,而导致交通、景点的拥挤,从而令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不满意;若旅游产品开发不当,会因旅游饭店、宾馆过多而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及污水,造成对环境及湖泊、河流、海滨及地下水的污染,在旅游景区过多地使用各种内燃机车辆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地方风俗、音乐、舞蹈、节庆的过度商业化,将减弱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及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等。

满足人类发展的多样需求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类需求一般包括物质生活的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无污染的空气、洁净的水和食品、优美的居住环境及自然景观的追求将日益迫切。旅游是一种愉悦的旅行和游览活动,是一种以满足人类对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高层次消费活动,因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为根本目标。应积极倡导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活动;要积极为人们,特别是为老人、妇女、儿童和后代人提供健康、安全的旅游环境和条件;要改变目前的消费模式,减少或避免那些对环境和文化造成危害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增加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以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一)保护资源和环境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成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此出发点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上,避免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要求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的特色,避免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既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产品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特色的根本所在。一旦破坏了这些资源和环境,就破坏了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破坏了旅游产品特有的魅力,旅游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地发展,甚至还给后代人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手段。为了消除长期以来缺乏规划或不合理规划的旅游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各级政府、企业及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旅游规划和开发问题。要充分认识合理规划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旅游业发展中认真、科学地制定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尽可能使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要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切实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使旅游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不仅为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而且也能为后代人留下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要认真评价和鼓励那些有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需求的发展,合理地开发和提供各种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供给多样化,提高旅游供给的质量。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对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和利用的种类越多、级别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的构成十分复杂,其中有许多为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如珍稀濒危动植物、奇山异水、历史文化古迹等。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会伴随着资源受到破坏乃至消亡的危险,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促使各地纷纷把这些不可再生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无限制地利用;加之,开发利用的技术较差、层次较低、保护不当,往往会导致这些资源的毁损及特色的丧失。因此,实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利用对旅游者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源,并不断挖掘潜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长久持续的利用,为今后的深入开发留下一定的空间和调和条件。

(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系统的发展观,它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只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可持续发展还包含社会经济结构的进化和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通过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的引导,努力减低自然资源的衰耗速度,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每个人都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都享有健康发展的各种环境条件,有利于实现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旅游市场是旅游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将使得旅游经济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使旅游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鼓励和维持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而有序地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有充裕的客源市场,因而旅游者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促使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由单一地追求接待旅游者人数的目标转向综合发展的目标,即在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数允许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组合,丰富旅游活动内容;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活动范围,来增强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滞留时间延长,消费水平提高,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 上一篇: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课程范例(3篇)
  • 下一篇:科技创新的成果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