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

关键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10-03

一、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12年江苏省高校共发表学术论文77244篇,专利申请数20454项,其中发明专利11092项,专利授权数12798项,其中发明专利4466项,专利出售数507项(合同数),当年专利出售数(合同数)与专利授权数之比仅为4%,表明江苏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从省内各高校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绩效看,差距较大。如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同属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南京大学在科研人员投入和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方面多于东南大学,但在向社会转让科技成果方面的贡献,却远远少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2012年从事研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1517人年,当年政府拨入的科研经费为76446万元,当年发表学术论文6329篇,获部级奖项1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19项,当年技术转让实际收入40万元;东南大学,2012年从事研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1452人年,当年政府拨入的科研经费为66837万元,当年发表学术论文3943篇,获部级奖项4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451项,技术转让实际收入14305万元。江苏大学的投入大于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但技术转让贡献却远落后于后两者(见表1)。

可见,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业绩,与科研人员数量和政府经费投入之间并不成比例。我们的调研显示,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之所以在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方面表现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制度上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制度与政策上注重创新与突破。

如东南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实施意见》,相比其他高校,在学校支持力度、教师个人收益、知识产权认定等政策方面都有较大突破。该实施意见明确,科技成果技术发明人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收益,收益分配比例学校由原来的40%降到30%,院系由40%降到10%,个人和团队由20%提高到60%。而现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个人和团队最高只能拿到收益的40%。为不与国家部委现有政策冲突,他们在执行实施意见时,采取对创业教师实行科技创新基金奖励等方式,提高教师创业收益比例。

此外,东南大学成立专门机构帮创业教师申报地方扶持政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办公会授权范围内全权处置学校拥有的知识产权(含专有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转化工作。该实施意见及配套附件《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组建学科型科技企业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校内科技成果转化时,由东大科研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认定,东大资产经营管理处组织资产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进行预评估。附件还对知识产权直接转让、作价入股、变更、增资等行为,逐一详细列出条款,加以明确。

实施意见大力度鼓励教师创业,在校教师既可在岗兼职创业,也可离岗专职创业,学校为离岗创业教师专设创业岗。实施意见还拿出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创业教师优先落户东大科技园,东大科技园为入园创业教师提供孵化公共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等。在2012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立项项目中,江苏高校参与承担了42个项目,其中东南大学参与承担9个项目,占高校总项目数的21%。

南京工业大学,则以学科建设和构筑人才高地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机制创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二、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技术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特定制度安排下成果交易过程,当前的制度环境,无论是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还是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仍然是以承担课题、成果鉴定、、出版专著、成果获奖等作为晋级评价指标,并与教师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津贴收入挂钩,而对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产业化后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在科研成果价值的评价上,主要由学术圈内权威专家闭门主观评价,偏重于成果的学术水平,缺乏产业视角的评价和市场检验。

现行制度环境使得高校管理层和高校教师都倾向于急功近利,真心沉浸在科学真谛探索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人少之又少;教师只求,不问成果应用价值,许多研究属于模仿抄袭国外的东西,还有的属于低水平重复研究,对人类生活和产业发展具有革命性、颠覆性影响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很难见到。正是主管部门及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的现行评价制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高校对高校教师急功近利式考核奖励制度,造成了相当数量的高校科研项目脱离实际,科技成果缺乏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科技成果产业化比率低下。

要促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借鉴省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结合江苏实际,从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制度、明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考核奖励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多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政策与制度创新,在此建议如下:

1.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制度

改革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制度,在高校综合实力评价与排名上,应大幅降低普通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的权重,抑制垃圾论文、垃圾专利的产生,同时增设并加大“专利实际转让数”、“专利实际转让收入”(它代表社会对专利商业价值的评价与认可)、科技成果转让实际收入或科技成果入股所得(它代表社会对科技成果商业价值的评价与认可)等指标的权重。对科研成果价值的评价,应从主要依据学术圈内权威专家的主观学术评价,转向对成果学术水平与成果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价。

2.明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

要明确规定高校应承担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义务,并对各高校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转移情况进行硬性考核。各高校都应设立以成果评估和转化作为中心职责的技术许可办公室或成果转化中心,负责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信息、成果展示、成果应用推介、技术转让谈判等,努力克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状况,让高校科研人员从找技术受让方、找投资人、从谈判桌中解放出来,专心科研教学。技术许可办公室或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应要有技术背景,懂法律、经济,还应擅长谈判。

3.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考核奖励制度

在高校非文科类职称评审中,应降低普通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的权重,增加“专利实际转让数”、“专利实际转让收入”、科技成果实际转化收入或科技成果入股所得等指标的权重,并硬性规定晋升高级职称的必须要有“专利实际转让”或“科技成果实际转化”方面的业绩。允许高校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经与单位签订协议,兼职创办科技型企业,其在职称评定方面一视同仁。

在高校内部考核奖励制度改革方面,也应降低普通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及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的权重,建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分配、人事考评等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和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制度,将专利实施或技术转让业绩,与高校教师的津贴、奖金挂钩,对实施一次性转让的科技成果项目或按技术入股方式实施转化的项目,课题组成员所得应不少于学校全部收益的30%。

4.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从国内外经验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根据科技成果的类型和内外部条件,选择不同的转化模式,包括技术许可转让、产学研合作研发、高校自建经济实体、共建转化实体或载体等模式。英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研发、技术许可和创办新企业,其中95%的技术转移发生在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开发过程中,5%的技术转移通过技术许可或创办新企业实现;在后一种5%的技术转移中,95%是技术许可(主要是专利许可),只有5%是创办新企业(方华梁,2010)。

江苏省高校应借鉴英国等经验,把大力开展多层次政产学研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申报与承担科研项目等形式,让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创新过程,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可实现科技成果在企业的直接转化与应用,降低创新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近年来,江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东南大学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研发的“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2012年跻身“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无锡)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南京中国无线谷等,在国内外也都有一定影响,应加以总结推广。

今后,在重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上,应积极引导鼓励我省高校科研团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建立从科研项目申报到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大协作体系,解决产业技术创新链割裂与脱节的难题,推进高校更好地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确保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对国家和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商业应用价值。

同时也要重视通过技术许可转让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等途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对高校独立研发的、成熟度比较高的科技成果,比较适合采取技术转让的模式,将科研成果一次性地以部分或全部专利或特许权等形式转卖给企业。对高校通过创办科技企业,包括教师以技术成果入股注册成立科技公司,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要予以支持。这方面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有北京大学创办的北大方正、清华大学创办的清华同方、南开大学创办的南开戈德等。

5.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建立多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其中,研究开发阶段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生成环节;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完成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检验;成果商品化阶段是在中试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规模将产品投放市场,商品化成功与否标志着成果转化成败;产业化阶段主要是完成成熟科技成果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范围市场推广,推动区域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鉴于科技成果在二次开发与孵化中存在较大技术风险,一般企业不愿在此阶段进行投入,大学建在企业中的工程研究中心大多局限在产品的试验与测试上,高校的研究机构重点是开展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风险投资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愿意在风险大的项目上给予投入。中试经费的缺乏使得许多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成为限制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风险大的项目研发和中试,政府财政资金应提供重点支持,以确保“研究开发――中试(科技成果二次开发与孵化)――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这一科技成果转化链的有效运转。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科技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企业,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这些国家主要通过R&D经费来实现对应用研究的助推,其经费来源包括政府资助、产业资本、公益基金、社会捐赠、风险投资以及高校自身技术转化形成的收益等,形成了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高回报投资偏好,正好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相匹配,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美国硅谷地区无可匹敌的高科技产业带的形成、以色列经济非常规极速发展,都与风险投资的作用密不可分。

我省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由政府资助、企业资本、产业基金、社会捐赠、风险投资、以及高校自身技术转化形成的收益等构成的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尤其要积极引导风险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风险资本与创业投资公司的作用,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金瓶颈难题。

在美国,联邦政府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2007年美国高校R&D经费总额达到494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的资助比例为62%(美国科学基金会,2008),我省高校应积极申报部级、部级科研资助项目,同时也应努力增加省市政府对所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资助力度。

参考文献:

[1]孙卫,肖红,原长弘.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3).

[2]万玲.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2008,(4).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

自1950年美国展开科技指标研究以来,经过学术界的大量探索,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得到不断发展。文献回顾发现,我国相关研究可归纳为投入产出和知识创新两大视角。投入产出视角聚焦于科技创新过程,以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例如:赵峰等从科技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湖北各市县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王亚伟等从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发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知识创新视角侧重以知识创新及利用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构成要素,例如:王里克等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苏多杰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科技创造、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的经济绩效等方面对青海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本文将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为该视角能动态揭示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到产出的整合过程,突出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驱动效果,以挖掘科技创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因此,本文围绕科技创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特点及功能,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可行性等设计原则,从投入产出视角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大模块。

(1)科技创新基础反映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基本发展状况,是推进科技创新所必要的外部环境及物质技术条件,由科技人力资源、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和科技意识构成。科技人力资源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础性智力资本。科技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作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意识则是一个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基本前提,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创新的推进效率与效能,加强科技意识对于资源型地区摆脱资源束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投入是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人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也能反映出资源型地区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及意志决心。其中,创新活动能否达到理想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投入,尤其是R&D人员的投入。财力投入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保障,资源型经济转型需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中,促进资源型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

(3)科技创新产出是创新主体在一定创新基础及投入条件下通过配置各种资源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从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3个方面评价。资源型地区的产出主要是资源及相关衍生品,科技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产出指标能直接反映出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效果。其中,科技活动直接产出是由创新活动取得的科技成果,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积淀深厚程度;科技成果市场化是这些科技成果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体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则是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

(4)科技创新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实践的有效性最终要体现为科技创新效益。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特点,将从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来衡量。首先,科技创新能力应最终体现在对该地区经济效益的贡献上,提升资源型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将市场化的科技成果以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最终体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此外,资源型经济长期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评价科技创新能力不应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的,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带来的环境效益。综上,该评价体系由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构成。

2实证评价过程

以《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数据源为基础,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纵向分析选取2007—2013年相关数据,横向比较选取2013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评价,该方法对多变量的大量样本数据的抽象分析具有较好效果,能避免主观偏差,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增强评价客观性,适合本文基于大量样本数据的多因素评价。同时,由于二级指标纵向分析中涉及样本有限,为避免因子分析法导致统计结果的不稳定,采用德尔菲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课题组邀请6位专家对相关权重进行了5次意见征询。

2.1纵向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差异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5,主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90%,说明采用主因子评价是理想的。提炼出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计算主因子得分,并以主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2007—2013年山西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因子得分(见表2)。根据专家权重赋值,运用加权平均法对二级指标的纵向分析结果如表3至表6所示。由于数据标准化将各指标均值设为零,负值表示该年度相应指标值低于7年间平均水平。

2.2横向比较

同理,相关横向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7所示。在因子分析中,KMO值均大于0.5,选取的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均大于75%,说明该评价有较好效果。由于数据标准化处理,负值表示该地区的相应指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从总体上呈快速发展趋势,这表明山西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也看到,2013年山西省在全国排名第23位,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以科技创新驱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具体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

(1)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基础的稳步发展主要源于科技人力资源及基础设施建设,而科技物质条件在较大的徘徊震荡中呈下降趋势,科技创新意识虽自2012年后有所提升,但总体发展滞缓。据表7,山西省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全国排名第25位,是造成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系数、万人吸纳技术成果金额3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左右。可见,山西长期以来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形成的固有发展思维,导致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思想意识薄弱。此外,作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物质条件,其发展趋势及现状也不容忽视,其中2013年科研综合技术服务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0%。

(2)科技创新投入。结合表2、表4,科技创新投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财力投入发展势头良好、人力投入震荡性走低构成其非协同性发展特征。近年来,山西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善投融资体系等路径,在推进科技创新财力投入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力投入的增量及总量上却发展缓慢。据表7,山西省人力投入在全国排名第23位,是导致其科技创新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万人R&D研究人员数为7.25人/万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1.23人/万人。因此,山西省在加大科技创新财力投入的同时,亟需在创新型人才开发与培养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促进知识积累、技术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

(3)科技创新产出。据表2、表5,科技创新产出总体上得到逐步提升,但具有较大的内在波动性。其中,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经2007—2010年低潮后,从2011年最高点持续下跌至7年来最低点;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虽在2013年有所回升,但发展过程均呈较大波动,产业化还存在严重滞缓。据表7,山西省上述指标及综合排名均靠后,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其中,科技创新直接产出尤其落后,2013年山西省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获国家科技成果奖系数均低于全国均值60%。在科技成果市场化上,2013年山西省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万名R&D活动人员向国外转让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指标值不到全国均值的15%,且从其较大的波动性发展可看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并存在短期性和不稳定性。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2013年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80%)与全国平均水平(7.75%)差距很大,加之其波动性滞缓,均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化亟待得到突破性发展。

(4)科技创新效益。科技创新效益的稳步提升主要归功于经济效益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山西省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自2012年呈下滑趋势;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自2007—2011年低潮后在2013年有明显降幅,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7.16万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11万元/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出40%。可见,山西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并未根本改变,转型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结构刚性,同时也凸显了这种结构刚性对科技创新形成的挤出效应;正是如此,也导致其科技创新效益在全国综合排名靠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整个科技创新效益的关键。

4对策与建议

以上对山西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驱动作用,以及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价值形态,将科技创新提高到战略层面,结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规划,制定《山西省科技创新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将科技创新活动与长期转型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此外,应在全社会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典型单位和个人的表彰与奖励力度,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预警、协调和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研究成果提供法律保护,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需求,整合高校科研资源,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并依托省内8所科研力量较强的本科院校,加强转型重点发展领域的学科建设,加快培养转型紧缺型人才。将产学研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联合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设立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本省科技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吸引转型发展亟需的新兴产业高端创新人才以及重点学科、重大工程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采取产业吸引、项目吸引、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促进人才引进。同时,要创新人才发展,为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吸引并留住人才。

(3)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制定灵活的人才贡献与报酬挂钩政策,并让创新人才直接通过技术作价或入股等各种形式参与科技成果分配,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加大科技创新项目扶持力度,完善山西省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及政策,促进科技创新项目与高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在重点支持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的同时,也要大力支持创新人才的探索性自主研究,鼓励基础性、原创性科研活动。加大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避免重复研究;鼓励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在学术界培育“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宽容失败、崇尚科学”的良好文化风尚。

(4)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以市场为主导,支持和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那些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关的科研项目直接进入企业,形成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一些科研机构通过联营、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科技型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内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将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成效纳入对其领导班子及主管领导的业绩考核;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中介体系(如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技术市场组织),并进一步规范技术交易、中介、咨询、评估等科技服务法规,为产学研合作搭建服务平台,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

(5)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定和完善《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以“高规划、高质量、高效益、高产出”为目标,引导本地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例如,重点支持和引导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人才、基础设施、共性基础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纽带,科学规划,协调组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自主创新基地及特色园区为依托,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鼓励引导现有低成本型高新产业向创新型转变。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篇3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辽宁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客观、科学地皮昂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区域在一定范围内(如全国或地区)科学地定位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

科技创新能力从本质上可以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现代科技领域的管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能力的主体主要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获得的科研奖励。目前关于技术创新的界定较多,所能达成的共识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新产品和新工艺。知识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革命性力量。

在实际研发活动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常同时发生,很难区分二者的界限。由于管理创新能力属于管理学范畴,目前主要是定性讨论,缺乏数据支撑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的科技创新能力仅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特定区域运用技术基础设施,采用多种手段合理有效地配置科技人力、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通过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体系是不同主体交叉作用的网络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方面。其中,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是衡量科技活动的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活动的最终体现形式。

1、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障。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这些要素只有在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科技创新投入是指全社会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人力等各种资源的社会配置,科技创新投入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投入要素主要是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越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大投入要素是资金,包括购买仪器设备、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和消化吸收等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有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国外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其中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是目前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科技创新产出有助于推动区域的发展与进步,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产出相对容易量化,主要表现为企业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数、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指标。

3、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应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分为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科技成果同样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知识创新成果主要是和出版的著作;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产值。对于知识创新成果而言,要实现其价值创造的能力,必须在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进行成果转化,成为现实中可以应用的技术成果。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结合以上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以及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系统性、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1、系统性

在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需要考虑到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因此,在指标中要能够反映出不同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指标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2、数据的稳定性

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需要考虑数据的稳定性,由于统计对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某些统计数据中存在数据不连贯、波动较大的现象。因此,在选取指标中,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平稳的数据,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

3、数据的可获取性

有些创新能力指标很难获取,或者获取数据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时,尽可能保证所采用指标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来获得相关指标的数据,或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指标数据。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概念,它是由若干指标组合而成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本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同时遵循上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获取性两大原则,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科技创新环境指标、自主创新投入指标、自主创新产出指标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二级指标分别是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等,具体指标见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一)数据与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和《辽宁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中相关指标的数据。由于《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2009年辽宁科技统计年鉴》的论文数据均为2007年,所以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采用2007年的数据。

熵是应用于不同决策过程的评价或案例的效果评价时是一个理想的工具,熵可以度量获取的数据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量,从而能够确定该信息所占的比重。在充分考虑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和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影响因素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客观赋值熵权法对辽宁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二)定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1.定量计算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通过以上定量计算得出辽宁及全国其他省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综合评价值及位次,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1)创新环境排名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完善。辽宁省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辽宁省科技机构数和高等学校所属研究与发展机构数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二位,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数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十位。

(2)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投入相对偏低。从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来看,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是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少。从评价结果看,辽宁省科技经费筹资总额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在全国中排名分别为第八和第九位,相对于辽宁省科技创新的综合评价位次来看,投入相对偏低,低投入会制约了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指标整体排名较低,某些具体指标远远落后于科技强省。

(三)分析与讨论

总体而言,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其经济发展地位基本一致,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而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相对于科技强省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转化能力一般。在创新主体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较高,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般,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较低。制约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是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人才建设。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在提升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贡献比较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提升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较大,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小;企业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贡献薄弱。根据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可以把增强科技创新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及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作为主要的政策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08).

[2]张克英,黄瑞华,朱爱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

[3]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上海统计,2002,(08).

[4]张逾坤,吴见平,管连龙.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估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01).

[5]殷晓莉,王里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06).

[6]荣飞,刘春凤.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态势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7]唐炎钊,方旋,邹珊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2).

  • 上一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范例(3篇)
  • 下一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