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健康传播;媒体人;健康素养
健康关系到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切身利益,并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密切相关。健康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到2022年,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而健康传播是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专业的健康传播者——各种媒体中的健康信息的采写者、健康知识的选择者与把关者的健康素养状况如何,对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社会大众的健康意识与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康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分支,有自己的传播规律与专业特性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是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健康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独特领域,它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受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
健康传播可以通过人们熟知的四种传播方式,即自我个体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在不同的层面上,通过不同的传播层次向不同的受众进行传播。由于大众传媒自身的特点,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使其长期以来成为我国健康传播的主要渠道。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传媒,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向社会大众的健康传播也主要是通过这些专门的传播媒介与传媒人来实施的。由于这些传播媒介属于专门的传播机构所拥有,其从事健康传播的人员是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因此,健康传播的效果如何直接与这些传播媒介的从业者密切相关。
同时,健康传播又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它传播的内容专业性强,对传播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有研究显示,与专业化的健康组织相比,大众传播媒介的健康传播效果没有优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传播者自身的健康素养不同造成的。作为健康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专业媒体人自身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素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其对健康新闻信息和知识的判断与选择,更直接影响健康传播的效果。因此,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人不仅应具备传播学方面的素质,具备应有的新闻敏感、新闻意识,还应该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掌握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熟悉社会学、行为科学、健康教育学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如此,才能在健康传播的实践中得心应手,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复杂的传播环境,需要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人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健康传播的技术手段与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急遽变化,互联网作为当代小小地球村的联系纽带,它的普及使健康传播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当今,打着养生保健旗号开展虚假宣传的情景不仅在互联网上泛滥,在广播电视以及平面媒体上也随处可见。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公共场所,比如城市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宾馆、写字楼与住宅楼的电梯内,医院的候诊大厅、门诊及住院部的走廊内,火车站、飞机场、宾馆等场所的大厅内,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所谓的“分众传媒”安装的视频播放设备。这些传播设备中播出的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是否科学?可信度怎样?其把关人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直接影响着信息的选择,也影响着社会公众获得正确知识的可及性。
2010年,在我国的养生保健领域出现了一个“东方夜谈”——吃绿豆能治病。所谓的“京城名医”张悟本,以其《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在短短半年畅销100万本的现象震惊国人,成为轰动一时的“张悟本现象”。生病不求医,吃绿豆、生吃茄子能治病的虚假信息充斥在各个媒体中,出版商在报纸、电台、电视上的大肆渲染,不仅出现了所谓科普图书的惊人畅销,也使得这位“京城名医”的门诊号升至2000元,并排到了2012年。在这一事件中,不同媒体有意无意地扮演了助推剂的角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细细想来,造成媒体争相报道的原因除了盲目的跟风外,媒体人缺乏基本的健康素养应该是不可回避的因素。
轰动一时的“张悟本现象”在政府的追查中销声匿迹了,但当今一些媒体上充斥的所谓健康广告依然不少。一些号称有奇特效果的减肥药、一贴就灵的近视药物、治疗糖尿病的保健品、治愈癌症的药物,以及无痛人流术等充斥在大小报纸的版面,夸张刺耳的声音从电台里传出……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强霸受众耳目的虚假广告引起读者的厌恶和憎恨,有网民甚至建议某广播电台更名为减肥电台、人流电台。这不仅是公众对媒体人的讽刺,更是给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人敲响了警钟。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复杂的传播环境使健康传播信息的选择更加困难,媒体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与大量虚假的健康信息相比,健康传播者自身的健康意识也制约着健康传播的效果。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健康传播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健康传播者目前选择的健康传播内容,大多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生理健康的层面,没有实现向现代意义上健康新观念的转变;其次,传播本身就不健康,或基于营销需要,或缘于自身的利益需求,因此需要传播主体从更高层面上对健康进行系统的认识;再次,对健康传播的客体认识不清,没有对不同受众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研究,也使传播的针对性不强。
只有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才能辨别社会上流行的各种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信息的真伪。因此,媒体人只有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才能避免一个又一个“张悟本现象”的发生,也才会把健康传播带入一个以受众为中心、关注全面健康的崭新时代。
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健康素养
卫生部于2007年初着手制定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组织全国百余位医药卫生各个领域专家,围绕现阶段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式,召开数十次研讨会,反复研究、反复筛选,最后选定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66条健康素养要点,并于2008年初以卫生部第3号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66条健康素养的要点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
对于普通公民来讲,能够熟悉掌握66条健康素养要点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素养水平的标志。据统计,我国人民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为6.48%,专家解释说此百分比表示100人中只有6.48个人对66条健康素养要点的掌握率在80%以上。因此,对于一个大量接触健康相关信息并选择性地向社会大众传播的媒体从业者,拥有基本的健康素养知识是必需的,掌握66条健康素养要点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在此之上,要想真正成为时代需求的健康传播者,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人还应首先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了解人类疾病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趋势,认识影响当今人类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及国家与地方的医疗卫生政策等。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对政府的卫生工作政策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对整个卫生健康事业的大方向有个准确的把握,对社会人群的健康需求有全面的把握。另外,应了解影响当今社会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对不同类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熟悉某类疾病有何基本特征,其影响人群、发病规律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健康传播的把关人,对浩瀚如海的健康信息进行科学正确的选择,进而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信息与健康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改变。虽然一些传统的传染性疾病已经被逐步消灭,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远离了人群,与此同时,新的传染性疾病还在不断出现。与人类疾病谱的改变相适应,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了以健康为中心。医学科学已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发展为技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重,健康传播也应在内容上实现从“提供生物医学知识”到“促进行为改变”的重大转变。因此,从事健康传播的媒体人也应该适应这些改变,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大众健康需求的责任。
为了适应健康传播的需要,媒体人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健康素养
由于新闻学与医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健康传播所需要的是一个既懂得传播学理论又熟悉医学卫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交叉学科的特点非常明显,因此,不是医学背景的媒体人在从事健康传播时,一定要主动学习医学卫生知识。首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医学院校选修相关课程,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教材进行自学。笔者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健康传播的过程中,学习了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所有教材,对预防医学、传染病、环境卫生、营养卫生、卫生统计等专业知识有了较好的认识,在实际的采编工作中受益匪浅。
其次,在实际的采编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医疗卫生知识。从事医学卫生报道的编辑记者都会应邀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这些学术活动给媒体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因此,媒体人要善于利用会议,把参加会议作为提高自身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不要如蜻蜓点水一般,到会场拿个新闻通发稿就走。认真利用学术会议不仅可以快速提升自己对医疗卫生领域不同专业的认识,还可以获取在其他采访活动中难以获得的专业资料,为自己进行深度报道或者以后的相关报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与健康教学专业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目前,以环境为代价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大气污染成为压在人类健康的“三座大山”。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最新评估,2012年仅空气污染造成700万人死亡,占死亡人数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令人瞩目,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医学院校有着深厚的医学背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上能更好的掌握环境与健康这一医学和环境交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将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技能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卫生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而且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有关环境与健康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极少。因此,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健康专业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应用常见网络沟通工具,比如QQ、Email、微信等,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以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受益更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和顺畅。
开课以来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阶段性教学的评价成绩由80.5分上升到92.8分;学生阶段性考核平均成绩也是升高趋势,由76.2分上升到86.9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学习该专业选修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渐上升,达到86.8%。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结语
总结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来说,这是环境科学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非常有意义和受欢迎的课程。在有关方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环境与健康教学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探索,使本课程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时代共发展。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海南医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海南医学院院级重点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薛刚,陈思霞.中国环境公共支出、技术效率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1(1):41-46.
[2]BanisterJ.Population,PublicHealthandtheEnvironmentinChina[J].TheChinaQuarterly,1998,156(12):986-1015.
[3]BarmanTR,GuptaMRPublicExpenditure,EnvironmentandEconomicGrowth[J]JournalofPublicEconomicTheory,2010,12(6):1109-1134.
[4]郭新彪.环境健康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日臻完善,在加强各阶段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而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在融入营养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本文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营养健康现状,结合高中生物教育课程中的具体教学内容,探讨营养健康教育的融入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营养健康教育;融入策略
与其他学科相比,营养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的融入有着先天性的巨大优势。作为一门生命科学类课程,高中阶段的生物教育课程与学生的身体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构造,有利于学生改善身体健康情况。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科学合理地融入营养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一、高中学生营养健康现状分析
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有关营养健康方面的教育还比较缺乏,大多数高中学生缺乏基本的营养健康观念,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物质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自身的营养健康的认识严重缺失。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区域的高中学生,则存在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以零食代替主食、不吃早餐、喜欢快餐类食品、营养摄入失衡、节食减肥等现象,高中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营养健康教育的策略
1.案例教学法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出正反案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融入营养健康教育。这一教学方法直观深刻,可以将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与营养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清楚地呈现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对营养健康教育的接受与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在对《细胞与分子》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拿课程中关于引发癌症的病因的内容来举例,尤其是一些反面案例,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例如,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收集因抽烟而引发的肺部癌症资料,制作成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将健康的肺部与患上癌症的肺部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对于抽烟的危害性以及癌症的可怕性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教师在进行反面案例教学的同时,还应通过一些正面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该如何正确地认识癌症,哪些健康食品与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抵抗癌症。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现象教学法
现象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日常的生活现象。这一教学方法扩充了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生物理论知识与营养健康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用于纠正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在进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超重现象、肥胖现象,让学生了解肥胖是一种与饮食有关的疾病,控制肥胖需要合理规划饮食,同时可以纠正利用节食进行减肥的不健康行为,让学生养成合理饮食、爱好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3.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需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创建具体的问题情景,同时强调问题的趣味性与应用性,学生在解决教师所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运用与整合能力得到提升,强化生物课程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进行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课程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存活超过二十天,而在不喝水的情况下只能存活不到三天时间?”这样的提问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思考,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掌握了生物课程的理论知识,还深刻地认识到水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健康饮水的生活习惯,实现了营养健康教育的融入与所要到达的教育目的。
4.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与情景教学两种方式。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实验设置的可操作性与应用性,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实验,亲身体验生物知识与营养健康知识的趣味和实际应用。例如,在进行细胞呼吸”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设置关于蔬菜保存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亲自进行保存蔬菜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蔬菜在什么温度、什么时间内,其营养的保存效果最佳。情景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情景,让学生能够全面直观地体验营养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与生物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进行三大营养代谢”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同家长一起计划列出三餐饮食表,然后用所学的生物理论知识判断其搭配是否科学合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结语
健康教育是疗养院的重要职能。做好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对帮助疗养员学会保持或恢复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离退休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工作阅历丰富,自我保健意识强,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对维持健康的新知识需求量大等特点。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做好老干部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教育方式要适应老年人生理、心理和性格的改变
由于生理机能的退行性改变,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视力和记忆力减退;接受能力和体力下降,容易疲劳;性格上往往更加固执,更加强调自我为中心。针对老年人上述特点,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一开始就明确主题,从老人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内容讲起,以引起老人的注意,适当控制语速和教育进度,让老人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和吸收所学的内容,通过变换声调显示内容的重要性,促使老人倾听。教育内容由浅入深,详略得当,如对发病机制等不易认知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病因和诱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需要老人配合的内容则详细讲解。适时播放光盘、幻灯片等视听教材,来辅助讲解。教育时间安排在老人有足够的休息之后,每次不超过一小时,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而影响学习效果。因为老干部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我们经常以座谈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不仅加强了医患双方的互动,使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重视,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充分利用每次与老人接触的机会,如查房、聊天、带队外出观光游览,穿行教育或重温学习过的内容,以达到重复教育、增强记忆的效果。并且将一些科普知识编写成“健康教育处方”,如“高血压十忌歌”、“老年人防意外五不要”、“长寿膳食十二要点”等,刊登在宣传橱窗里。因为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受老干部欢迎,在谈笑中加深了对保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健康教育内容要针对老干部对疾病的盲区和误区进行
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管发病住院率[2];有效控制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促进老年人健康生活[3]。但由于老干部文化水平不同,获取医疗保健知识的渠道不同,常常对疾病了解不全面,甚至有误区。我们在实施健康教育前,通常要与老干部进行一次交谈,了解他们对疾病和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在施教时有的放矢,纠正偏差。例如我们在对患Ⅱ型糖尿病的老干部饮食情况调查时发现,普遍存在着总热量摄入基本合适,但脂肪百分比偏高、碳水化合物百分比偏低。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动物性食品及油脂类摄入增加,谷类食物摄入减少的趋势。这样我们在进行糖尿病教育时首先指出,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仅不会影响血糖升高,而且有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然后再教授每日总热量的计算方法、三种营养素的分配比例。针对许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血压增高对身体的危害,但对老年人应该把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并不清楚,还有不少老干部有“在正常范围内血压越低越好”等错误认识。我们在介绍老年人高血压选药建议、长期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目标值、脉压在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地位以及老年人为何不宜将舒张压降至9.3kPa以下。由于教育的针对性强,老干部普遍反映听后很有收获。
3健康教育对象要扩大到老干部的家属和/或陪护
许多研究一致认为疾病康复程度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家庭治疗是支持治疗最重要的方面[4]。家属和/或陪护与老人朝夕相处,他们的医学常识和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老干部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理解、关爱和正确的帮助指导会激发老年人的自身潜能,使之积极投身于各种与健康有关的活动中。据调查,超过半数(55.13%)的老年人要求陪护懂得医学护理知识,80%以上的老年人需要疾病防治指导[5],生活方式指导和药物指导最受老年人的欢迎[6]。因此,对老干部家属或陪护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做得好,就能通过他们为老干部传递健康信息,并帮助老干部正确理解和较快掌握信息,收到直接与间接教育相结合、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对老干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家属或陪护普遍进行生活方式和安全行为指导,并根据老干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病种化教育。例如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我们重点讲解“糖尿病老人运动时间的选择”、“不同种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正确服用方法”、“低血糖的主要症状和处理”、“糖尿病足的保护和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家属,我们着重宣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诱因的预防”、“急症的院前处理”、“患者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降脂药的作用及重要性”。因为这种教育可操作性好,非常受老干部家属的欢迎。
4健康教育的执行者要具备知识面广、沟通能力强等良好素质
健康教育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健康教育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水平和效果。它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工作中精益求精,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加强宣传指导的针对性。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教育方法和时机,提高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自觉学习观念,促进知识更新。只有对健康教育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注意在施教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应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预防和保健,从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转向提高其生活质量,从个体转向家庭,从医院转向社区。充分利用疗养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让老干部“疗养一次,受益终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德章.中国老年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
2廖静,朱广家,朱安,等.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实用老年医学,2001,15(6):332-333
3管恩锋,王依娜.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中华临床医药,2002,3(10):79-80
4KristellerJ,HeberJ,EdmistonK,etal.Attitudestowardriskfactorbehaviorofrelativesofcancerpatients.PrevMed,1999,25:162
5魏荃,米光明,李枫,等.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国全科医学,2002,5(7):555-557
一、工作目标
1、全面完成第二轮**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做好总结评估工作。完成第三轮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立足市民健康需求,确立健康**发展目标。
2、继续推进卫生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和巩固卫生(街道)镇。罗泾镇积极争创**市一级卫生镇。高境镇做好迎接全国复查复评工作,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加强自查和督查,巩固提高卫生创建成果。
3、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继续开展建设健康村活动。
4、不断扩大健康场所的覆盖面,形成一批特色性的工作和示范点,如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村、健康城市志愿者等。再争创1个**市健康社区示范点,1个**市“社区居民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项目示范点,5个**市健康单位示范点,5个**市健康城市志愿者示范员,25个健康村。
5、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积极倡导“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理念。
6、积极开展“让虫害远离生活”活动,认真实施有害生物防制规范小区和三防设施规范一条街道建设,加强除害服务站和除害员队伍建设,培育1--2个“A级”除害服务站,使有害生物控制工作有新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设健康城区工作
1、全面落实完成第二轮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
聚焦完善健康服务、营造健康环境、保障健康食品、倡导健康行为、发展健康场所等重点,全面推进建设健康城区26项重点推进活动,确保按期完成41项指标任务。
各街道、镇和区有关职能部门在8月31日前完成自我评估,区爱卫会将适时组织现场督查和市民调查,及时总结本轮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抓紧启动第三轮行动计划的调研工作,根据市民的实际健康需求,汇总各方面意见,编制完成第三轮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
2、认真实施“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
全区各街道、镇和区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持续、深入推进“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
“人人知道自己血压”行动,要在社区全面建立高血压免费测量点,35岁以上市民血压测量率达到90%以上;大力开展农民工测量血压工作,为全区农贸集市、建筑工地中的35岁以上外来农民工免费测量血压,做到基本全覆盖。
“人人参加健身活动”行动,要紧紧抓住奥运会的契机,广泛动员更多市民参加“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活动;积极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大力宣传以步行为主的科学健身方式。
“人人掌握救护技能”行动,要以学校教师、公园管理人员、社区公益保洁服务社人员和家政服务人员为重点,继续加强市民日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护技能培训。
“人人了解食品安全”行动,要在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和企业单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知晓率,倡导市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自觉抵制消费禁售食品和不洁食品。
“人人养成健康行为”行动,要继续以公共场所不乱吐痰、不乱扔垃圾和控烟为重点,倡导市民树立公共健康意识,规范公共健康行为。不断提高市民的自愿无偿献血知晓率和参与度。全面开展“控盐”宣传,向全区所有家庭派发盐勺和有关宣传资料。
3、重点推进“社区居民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项目。
各街道、镇要将建立“社区居民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纳入建设健康社区的重点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每个街道、镇原则上建立2个规范性“社区居民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有条件的街道、镇可以在每个居(村)委会建立小组,1个居(村)委会建立1个自我管理小组,其中杨行、大场、顾村、月浦、罗店、罗泾应选择1个村开展。该项工作也可以与百万农民健康促进工作和送医下乡工作等相结合起来。根据区统一要求,做到明确公示组长联系方式、完整记录活动情况、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各街道、镇可以探索性的开展糖尿病等类似慢性病的健康自我管理试点工作,也可以在来沪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场所和单位开展来沪农民工健康自我管理工作。友谊、吴淞、张庙等已建成的**市健康社区要在07年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参与人群,基本形成社区疾病的群防群控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4、在全区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积极倡导“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健康一二一生活理念。采用合理膳食指导工具,引导市民树立“低糖、低盐”健康饮食理念,提高市民控盐、合理膳食、体锻活动等知识的知晓率;开展“示范餐厅”、“示范食堂”、“示范超市”、“示范学校”、“示范医院”、“示范单位”试点工作。以倡导市民群众的适量运动为切入口,发动市民群众大力开展“健康一二一”运动操活动。
5、认真实施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杨行、大场、顾村、月浦、罗店、罗泾6个镇中开展农民和农民工的健康促进工作。认真完成农民工健康需求调查,以六大场所为重点(村宅、学校、医院、工厂、工地、菜场),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通过发放核心知识读本和健康挂历、开展健康宣讲,组织开展高血压测压工作和自我管理小组工作以及健康一二一等工作内容,集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农民和农民工健康行为率。
6、逐步扩大健康场所覆盖面。
1)建设健康社区
继续在社区开展“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健康城市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大力实施健康促进工作,年内再争创1个市级健康社区示范点。
2)建设健康单位
每个街道镇至少累计有30个单位参与建设健康单位活动。各单位要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单位职工的健康促进活动,逐步规范建设健康单位的基本要求,做到每年开展1-2次健康教育讲座;有固定的健康城区宣传阵地;有具体健康促进措施和制度,落实职工测血压、建立科学健身制度,开展“控烟”工作;健康单位先进要全面组建自愿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年内申报和已经获得“健康单位先进”的单位,要积极探索开展单位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试点工作,参照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单位职工高血压群防群控活动。
3)建设健康家庭
每个街道、镇建设健康家庭的参与率累计要达到30%。各街道、镇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建设健康家庭活动,吸引和动员辖区内的居民户主动参与,做到健康家庭成员普遍知道“5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的内涵及其相关知识和技能,尤其要知道自身血压和掌握高血压防治常识。
4)建设健康村
结合整洁村达标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整体面貌;开展重点人群、重大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农民和来沪人员树立健康意识,规范健康行为。**年,再争创至少25个村为健康村,争取全区累计有9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健康村的标准。其中拟选罗泾合建村、月浦聚源桥、罗店联合村和天平村等4个村为重点,突出示范作用,重点在村宅环境、配套设施、常态管理、健康促进和健康服务等方面凸现亮点。
(二)认真组织实施卫生月活动工作。
在全区大力开展健康宣传、健康咨询活动,积极倡导35岁以上市民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做到早知道,早预防。积极宣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积极倡导“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理念。继续在全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重点整治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老式居住区、中小道路、中小绿地、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前屋后、河道、集贸市场及其周边等。
(三)卫生创建工作
1、继续推进创建等级卫生镇活动。
以卫生创建为抓手,大力夯实健康环境基础,提升行业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创建的指导和考评。罗泾镇积极争创**市一级卫生镇。罗店、大场、罗泾、杨行4镇启动培育和争创国家卫生镇工作,全面规划未来2--3年内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方案。
2、抓好巩固,建立卫生创建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对已创建成的国家卫生镇、市级卫生镇(街道)的长效管理督查工作。已建成国家卫生镇的高境、月浦、庙行、顾村、淞南5个镇要全面深入做好巩固工作。其中高境镇今年要做好迎接全国爱卫会的复查复评工作,4月底之前要完成镇级自查并上报区爱卫办,5月底前要完成区级复查并上报市,6月底前要完成市级复审并上报全国,全国复评确保通过。
(四)有害生物防制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和创建工作。加强对除害站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健全有害生物控制应急处置队伍,完善有害生物控制药械应急保障机制,年内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有害生物控制应急演练。结合卫生创建工作,进一步改善除害站的硬件设备。年内培育1-2个市“A级”除害服务站。
2、加强季节性除害消杀工作。进一步加强有害生物防制的知识普及和社会宣传,组织开展各类季节性除害消杀工作,加强虫害监测工作,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根据《**区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5年)》要求,上半年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工作。
3、加强有害生物防制保障工作。围绕迎奥运活动,精心组织和全面落实有害生物防制保障工作,尤其要加强奥运场馆及周边地区的保障工作,迎接市爱卫办有害生物防制工作检查。
4、加强除害监督执法工作。在开展季节性除害突击活动的基础上,加大除害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单位防灭蚊蝇和蟑螂的各项措施,提高从业人员防灭四害的意识。
(五)爱国卫生宣传工作
1、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阵地。如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报纸报刊、户外广告、流动广告等,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多层面、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各种宣传活动。
2、开展系列与建设健康城区有关的主题活动。努力构建完善互动性宣传网络,加强对市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健康和参与意识。利用4月份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契机,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开展1次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健康城市宣传活动。加强对全区干部进行健康培训,增强健康城市影响力。
(六)深化特色工作,树立爱卫品牌
1、全面推广和深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在全区各居委,把“社区制健康管理模式”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倡导“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理念,积极探索健康城市志愿者的良性互动模式,吸引更多的市民加入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要在资源整合上、工作机制上作进一步探索。
2、继续推进“农民健康促进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爱卫会的平台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以罗泾镇合建村为试点,继续深化农民健康促进管理模式。从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互动、健康宣传四个方面入手,即通过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建设,提供良好健康环境;开展“健康服务站”、发放“健康联系卡”、“健康积分卡”和家庭小药箱不断提高健康服务质量;以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作为健康互动的主要形式;以宣传栏、宣传标语、健康资料等构筑立体宣传氛围,把农村传统的健康促进模式向更高层次上推进,在全市树立一个环境、人群协调发展的典型和品牌。
三、工作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政府主导
**年是全面实施第二轮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各地区和部门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结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实力更强、城乡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滨江新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建设,全力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的文明素质。要确保工作开展所需的人、财、物的落实,健全组织网络,充实人员队伍,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完成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构建支持环境
实行督导巡查制。根据我区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进展情况,区爱卫办将会同区政府督查室加强督查,对一些地区或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卫生巡查,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地区和部门加以限期整改,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项工作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准。
履行检查评估制。要组织专家技术组对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各社区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出科学的评估,适时进行通报公示,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各委办局和各街道、镇以及有关单位都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确保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和人员到位,健全联络员网络,定期与联席会议办公室沟通情况。要针对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一系列的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进和完善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运行机制。
强化科学管理机制。在推进健康城区26项重点推进活动中,各地区、各单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做到“年初有现况分析或基线调查,年中有过程评估和资料积累,年底有工作总结”,动态信息和有关总结应及时报送区爱卫会办公室。
(三)以社会参与为重点,倡导资源共享
各街道、镇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新形势要求,通过组织大量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宣传、整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尤其要将健康城区的理念融入各类专项宣传活动中,使有关资源充分共享。
要积极探索和引导企业、协会、社团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建设健康城区活动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各类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度。
双向模式教育的尝试
香港工人健康中心在建造业职业健康推广中尝试建立一种双向的教育模式。在两家建筑公司不同的建筑工地,利用工人下午3点15分的下午茶时间,到工地举办“又到三点三”的职业安全健康茶座。由已退休的职业伤病工友,到工地与现职的工友交谈职业安全健康问题。近半年在不同工地共举办了13次茶座,参加茶座的现职建筑工人共480人次,已退休的职业伤病工友义工共36人次,其他义工37人次,成功建立双向教育的模式,收到满意的效果。
双向模式的优点
一、气氛轻松
香港建筑工地每到下午三点三,工人便有下午茶的小休时间,由工友预先准备茶点,到时享用。我们利用建筑工地的这个习惯,通过建筑公司在三点三时间到工地设茶座,既有免费食品招待,又有义工与之谈心。工友来参加茶座自然心情轻松,无所不谈,与参加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讲座的气氛有所不同。
二、语言亲切
在茶座上,预先经过训练的职业伤病工友义工成了三个一堆、五个一组的交谈核心。职业伤病工友义工一经表明身份,现职工友就觉得亲切。首先觉得他们是行内的长者,经验自然丰富。加上这些义工本来就是这个阶层的退休工人,使用的是工友的语言,三言两语过后,大家都觉得同声同气,倍感亲切。
三、双向交谈
我们通过义工预备会议为每次茶座设定交谈话题(为13次茶座设计了13个话题),要求义工围绕本次茶座的主要话题带领谈话。
话题
工地的噪音和尘
安全文化在工地的过去和现在
获得职业健康知识的途径
你觉得现在工地的安全措施是否足够?
你觉得工地是否需要讲职业安全健康?
你有没有穿戴保护自己的装备?
工地的安全措施和管理(1)
工地的安全措施和管理(2)
如何推动工地职业安全健康?
工地尘害(1)
工地尘害(2)
噪音的危害(1)
噪音的危害(2)
在这样的环境及气氛中,用双向互动的形式去讨论职业安全健康的问题。参加者在接受职业安全健康讯息的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成功营造轻松气氛的双向交谈有利于工友讲出不同看法和疑问。这种自由讨论的气氛,提高了讯息传达的效果,加深参加者对职业健康问题的认识。
四、经验实际
参加茶座带领座谈的核心人物是职业伤病工友,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过去得职业伤病的惨痛教训,经验相当实际。与现职工友谈起职业安全,预防肺尘病和职业性失聪等职业病的问题,均深为现职工友信服。
双向模式的经验
一、准备充足
“又到三点三”职业健康茶座是否成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其中包括:
1.义工训练
参加茶座义工多是职业伤病工友,有丰富行内工作的经验,特别是不幸患上职业伤病的反面经验。然而,职业伤病工友义工文化水平较低,领导才能及交谈技巧参差不齐。职业健康茶座履各义工分散单独带领一组现职工友进行座谈,义工须紧扣主题引导带领谈话进行,座谈方能成功。
每次举办茶座前,我们都进行义工训练,着重训练谈话技巧和提高义工的领导能力,同时亦和义工一起复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知识,提醒义工要让现职工友多发表意见和看法,着重交流。
我们还在茶座举行后,和义工一起进行检讨,总结各次茶座的经验,不断提高茶座的成效。
2.场地准备
建筑工地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工友下午茶时间,多在工作现场就地休息和进食预先购备带人工地的饮品和食品。
为了照顾工友的习惯,我们与有关工地建筑公司合作,在工地内寻找适合之场地,就工地的实际可能,尽量布置一个安全、安静又较为舒适的环境开设茶座。我们亦备有附太阳伞的折叠台椅,方便在露天环境设置茶座。
3.食物、饮品
购买现成有包装的饮品和食物,以保证食物卫生。
4.资料、宣传品准备
准备与话题有关的职业安全健康资料及宣传品,以便工友索阅。
二、公司配合
“又到三点三”职业健康茶座能够顺利开展有赖公司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在计划开展过程中发现业内公司普遍支持和欢迎。因为近年职业安全健康已成为业内雇主和管理阶层普遍重视的工作。知道我们有这一计划的公司,主动与我们联络要求开展此计划。
三、贵在坚持
“又到三点三”职业健康茶座是双向职业健康教育的一种模式,实践证明有一定效果。然而,职业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需要不断重复,不断深化的工作。职业健康茶座亦适宜不断举行,在工友中形成一种双向讨论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风气,这样才能促进职业安全健
康文化的建立。
我们在“又到三点三”职业健康茶座试验计划中亦曾在同一工地不同时间,连续举行9次茶座。经验证明了职业健康教育须不断重复和坚持的必要。
建立双向模式的可能性
一、前线工友关心工作安全和健康
职业安全健康是前线工友切身的问题,谁都不想在工作中受伤或息上职业病。这是双向教育模式得以建立的基础。
二、工友需要吸收安全健康的知识
在工友的深层意识中有职业安全健康的要求,而往往是掌握的知识不足,工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吸收知识的欲望便为双向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三、职业伤病工友愿意分享过来人的经验
一般职业伤病工友愿意以现身说法与后辈工友分享过来人的经验,为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增加了说服力,亦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四、与公司建立安全文化目标一致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立法和执法工作的发展,近年职业安全健康已逐渐成为业内雇主和管理阶层开始重视的工作。双向互动模式的教育,为公司提供一种新的安全健康工作模式,与公司的安全健康工作目标一致,因而得到公司的欢迎,为这种模式的实践和成功提供了可能。
双向教育模式与职业安全健康文化
【关键词】青光眼市健康教育复发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healtheducationinpreventionofrecurrenceofglaucoma.Methods62casesofpatientswithglaucomasurgeryweregiventhehealtheducationondiseaseknowledge,intraocularpressuremonitoring,diet,living,sports,etc.Results(1)58casesofpatientswithintraocularpressuretoachievesuccesscriteria,theaverageintraocularpressurewas(17.9±1.7)mmHg,comparedwithhealtheducationbefore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
[Keywords]glaucoma;healtheducation;recurrence
青光眼是严重损害视功能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0.21%~1.64%,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致盲人数占全体盲人的5.3~21%[1]。青光眼一旦确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如何预防青光眼术后眼压再升高,降低青光眼复发率,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当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光眼患者及时就诊,遵医用药,合理膳食,调节睡眠,控制情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减少并发症[2]。近年来,我科非常重视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现就对2006年8月至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62例住院手术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8月至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手术青光眼患者62例,男24例,女38例;年龄44~82岁,平均(50±2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例,中专、高中12例,初中26例,小学10例,文盲6例;病程8h~5天;单眼46例,双眼16例;视力为手动~0.8,眼压≥2.7kPa(21mmHg)。6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眼痛、眼胀、视物模糊。62例患者均接受过药物和显微手术治疗。全部患者之前均未接受过青光眼系统的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方法
1.2.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和评估患者情况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组成。健康教育小组根据患者及家属情况,制订教育计划和内容,明确教育目的。收集与患者相关的信息,了解患者的学习需要,通过评估,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及动力、方式和对疾病适应能力,为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1.2.2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根据上述评估资料和患者个体差异,确定教育内容和目标,包括:(1)青光眼疾病教育目的和意义,青光眼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2)眼压及眼压监测;(3)常用的降眼压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禁用药物;(4)手术指导:讲解手术目的,术前准备事项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5)制订自我护理计划,包括眼部护理、作息、饮食、运动计划,预防感染等知识。
1.2.3教育形式和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不同,我们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1)手术前集体授课一次,每次1h左右,将患者在疾病知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育小组的成员组织讲课、讨论、演示,如青光眼的定义、诱因、临床表现、预后、治疗方法、用药的注意事项、饮食知识,并辅以图片、黑板教育工具,对点眼水、涂眼膏、自我眼压监测、眼球按摩方法,采取实物示范、练习方法。(2)对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有困难的患者,采取个体辅导,并把这些需要个体辅导的患者作为重点的教育对象。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增强学习效果。(3)健康处方的发放,患者入院时,发放由科室编制的健康处方,让患者和家属了解青光眼的知识。(4)利用宣传黑板报,刊登青光眼有关知识,使患者从中获得青光眼的有关知识。
1.2.4教育效果的评价评价方法为答卷形式与操作演示相结合。评价内容有:(1)根据Kaplan-Meier评价健康教育后2年的疗效,以一般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眼压在25mmHg以上,视乳头凹陷继续扩大作为复发标准[3]。(2)青光眼知识的测试:包括青光眼基本知识、青光眼治疗、自我监测眼压和自我护理知识等,评分分为4级: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优+良=优良率。(3)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直接观察患者滴眼药水方法、眼球按摩方法、自我监测眼压方法(若出现头痛、眼胀、虹视、呕吐等高眼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反复多次的高眼压,对视神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于相同的试题进行测试评分。
1.3统计学处理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疗效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前平均眼压(32.7±3.4)mmHg,62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门诊随访2年后,58例患者眼压达到成功标准,平均眼压(17.9±1.7)mmHg,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青光眼知识测试评分结果比较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掌握青光眼相关知识总评分优良率为83.9%,明显高于教育前25.8%的水平,教育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结果比较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试结果注:与教育前比较,*P
3讨论
虽然药物和显微手术在抗青光眼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青光眼滤过手术后2~3年内复发率仍高,有报道约为20%[4]。青光眼患者多为老年人,体质较弱,并且常伴有心理障碍,大多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具体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除焦虑,郁闷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治疗信心,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本研究中,62例患者通过术后健康教育,2年后58例患者眼压达到成功标准,平均眼压为(17.9±1.7)mmHg,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青光眼是以眼压的变化、视力的减退和视野的改变为主要特征。现代治疗青光眼措施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控制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关键,而眼压的波动常与情绪、睡眠、饮食等因素甚为密切,因此,我们通过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和治疗特点,制订最佳教育方案和目标,提供适合的教育方法,使患者了解青光眼的知识,认识青光眼的危害[5,6]。我们通过讲解、示范的方法,让患者实践自我监测眼压,眼球按摩、正确滴用眼药水,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利用自我护理配合治疗,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控制不良情绪,有效控制眼压。本结果显示: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后的知识评分比教育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优良率达83.9%,患者学会自我监测眼压、眼球按摩、正确使用降眼压药物和眼水的人数比教育前增多,这表明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青光眼的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3.
2赵秀芳.对眼科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护理研究,2005,19(1):117-118.
3丁体英.青光眼病人的健康教育.河南医药信息,2002,17(9):81-82.
4葛坚.青光眼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华眼科杂志,2007,38(6):321-32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作为与学生健康紧密相关的学科,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新课标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也明确指出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能够健康生活,这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更为深入,改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教学原则
1.结合教材。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健康教育渗透,不能为了渗透健康教育而脱离教学内容,使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健康教育进行恰当的衔接和融合,即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使学生学到相关的健康知识。例如在讲到“细胞中的无机物”中,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后,让学生明白水的比例、分类和功能,同时要让学生对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只有人体内水达到平衡,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使学生养成每天饮入适量的水的好习惯。
2.贴近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和帮助人民的生活,所以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找到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共同点,通过最佳的表达形式渗透健康教育。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学生早餐情况作为切入点,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使之养成每天早上吃早餐的习惯。通过贴近生活,不仅可以使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运用,增加对知识的印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渴望,认识知识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并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生活过得更美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学时代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生命的意义,使其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渗透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使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健康地发展提供基础。
二、渗透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对身心健康进行恰当的教育,使学生既有强壮的身体,又有健康的生活态度。
1.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高中阶段也是学生成长的烦恼阶段,他们对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有很多压力和困惑,有些学生无法进行诉说,心理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消极低迷,不利于学习和生活。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能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要教育学生多与同学、父母、教师沟通,把心里的压力通过合适的方法释放出来;还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缓解其内心的压力,使学生能够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用笑脸面对学生,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如果学生一直处于失败和平淡中就很容易走向自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各个层次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获得成功,从而使之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增加青春期性知识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很脆弱和不稳定,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就已经讲了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但由于实际中很多学生对于性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照本宣科或者难于启口,这就使学生缺乏自身调节能力,在生理发生变化时自己不能及时调整和疏导,致使出现心理阴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知识,联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对青春性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树立正确的生理认识,从而才能把持积极的心态。
3.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体健康运行的各要素,使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杜绝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使学生都能根据生活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养成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导致当代大学生对性观念认识的差异化。“严设男女大防”(孔孟)和“人类的性教育一定要教”。[1]性健康教育夹杂在传统性观念与通识教育的中央,艰难的发展。性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的教育内容,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性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异化,呈现多元发展。性健康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是传统责任感的散失和性信任的边沿。衍生很多大学生失恋、早孕、人流手术的问题。失恋跳楼、校园凶杀案时常见报道。大学是为爱而来还是因“大学者……为求学而来”(蔡元培)。所以,性教育的问题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问题,也是构建安全校园的问题,还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遵守社会主义特色的性规范与节操,提高大学生处理性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能力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课题。
1正规途径:设置性教育课程
爱瑞克?先德沃尔ErikCenterwall(瑞典)认为:“性教育……需要被改变的人反而是教育者。”开设性教育课程,把性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放在第一个学期内进行教学,并占一定的学分。让性知识、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伦理、性法制灌输于当代大学生的脑海中。这些性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以及对同伴、后辈有持续良性循环的影响。因为性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教育课程,它有符合性教育需求的教材、案例,拥有专职的性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拥有教学硬件设施和资金支持。性教育课程本身具有正规性、科学性、系统性与完备化,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和教育的针对性。
1.1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体系
性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有着完整的体系。性健康教育涉及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是身体发育渐渐完善的人,已“成年”。一方面,生理发育的成熟,性生理有了基础;一方面,又受到性道德的约束,社会准则的约束。性教育的缺失或者性知识来源途径的不当,极可能歪曲了性价值观。大学生从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当注意力转移的时候,性生理的发育远大于性心理的发展。设置性健康课程,理解性健康各个内容的属性,对于大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表1性健康教育体系
性健康教育体系属性具体教育内容
性生理教育自然、社会属性性器官的构造、性发育规律
性心理教育社会属性性态度、性思辨、性焦虑与吸引
性行为教育自然、社会属性避孕与节制
性法制教育社会属性法律法规
性伦理教育社会属性合乎传统观念的性道德
1.1.1性生理教育策略
性生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生殖系统的结构、生理规律、发育的规律。性生理教育是一门科学,它与色情淫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鉴于中国传统谈“性”色变的观念,提倡性健康教育就成了举步维艰的行动,需要学校以行政的手段,配备专职教师、辅导员对性生理进行正面的教育。开设人体解剖室、性器官展示、男女生理期的保健与健康。理解动物性行为与种族延续的关系。从正面出发,讲解生殖器生理健康,干预大学生对性生理知识的认知。
1.1.2性心理教育策略
性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无师自通,人类性行为具有社会的属性也有自然的属性,社会属性比如性道德、性责任,这是人与动物性现象的区别――社会习得性。性心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性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异性交往的心理认知技能、性责任感的态度与责任。
表2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分层与要点
策略要点
确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性健康理念、性健康支撑点
性心理健康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辅导员、专职咨询师、外聘专家
教育策略性心理健康的自我优化自我调节、控制
性心理是基于性生理成熟之后的衍生物,主要有性意识的发展变化、性心理的调控。建立纯真的异性交往,学会梳理冲动和困扰。当代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也是性健康教育的范畴,对性心理的教育就要建立在性生理基础的基础上。
第一,加强当代大学生对身体观念的认识。基于生物基础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始。承认人具有的生物性,自觉认识男女性别差异,给予性心理健康的教育地位。加强身体锻炼,增加社会交往范围,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
第二,学生辅导员和大学生接触得最多,应该作为反馈信息的中枢枢纽。另外,应组织专职教师、外聘专家多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举办性心理健康知识问答活动。
第三,不良性心理的自我发现与转移。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能明辨是非。充分认识感情与生活、人生的关系。在情感上自行发现和清除不良心理,主动辨别性纯洁教育和淫秽色情的差异,自行抵制不健康行为,度过性心理障碍。
1.1.3性行为教育策略
“女大学生中的性行为率较高,她们中存在性暴力和性滥等问题。”[2]性行为主要分为性梦幻、性自慰,边缘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性行为是性生理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通过发生性行为以到达性心理平衡的行为。对于性行为的教育要从性行为的本质出发。比如性梦幻行为,性梦幻行为是个体对异性产生好奇的心理,当这种心理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通过假象、假设、意境的途径满足心理的性平衡而得到心灵的满足感。性行为教育要与性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教育相结合。
1.1.4性法制教育策略
性法制观念是性教育具有强制功能的补充。性法制包含着由性问题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性法律准则、学生的性保护法规。对性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遵守性规范,并以此来约束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性行为。懂得性犯罪的严重社会后果,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的统一。认识对违规网络传播与各种出版物的处理办法,形成自觉抵制不良性信息,预防和防止性犯罪,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1.1.5性伦理健康教育策略
性伦理道德是最能体现人类性行为和动物性行为的本质――社会属性。性伦理道德是共同遵守的性准则,关系着家族的和谐健康、社会的和谐稳定、人类优质基因遗传方向。性伦理是在新的时代赋予的新内容,丰富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我国2006年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骄奢淫逸为耻”就知道性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更高的性伦理规范要求。性伦理教育是性健康教育的道德教育层面,性伦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讲究“效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些人为钱财而违背人类的性伦理,把感情作为商品交易的筹码。性伦理教育让大学生理解我国传统的纯洁性观念,明确“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性伦理观,洁身自好,对自身乃至对后辈都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另外要把性生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
2制定性教育目标
对性健康进行正规的教育必须要有教育的目标。大学生的价值观正逐步走向稳定的时期,确定性教育的目标,是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错综复杂的文化冲击下形成的。在性观念羞涩与模糊中,明确性教育的目标,有效帮助大学生解决性困扰。从性教育的本质看,制定性教育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测的。
表3性健康教育的目标
性教育目标分项具体目标
性教育的性生理能说出生殖器官结构、生理卫生防护
目标性心理性心理疾病的产生与预防
性行为能说出性行为的意义、人与动物性行为的区别
性法制说出性违法犯罪与责任
性伦理说出性纯真的人类学意义
大学生处在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价值观充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学生需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性教育帮他们走出各种性迷惑的困境。减少日益突出的大学生性健康问题,培养具有健康的性生理、性爱观、性意识、性情感、性行为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大学生是大学性科学教育的目的。概括地说就是促进大学生性健康的发展,包括性生理健康的发展、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性社会健康的发展。
3构建性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
进行性教育要讲究教育的时效原则,其中建立健全合理的性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是直接检验性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性教育评价,要对教材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总之,这是一个对性教育硬件和软件设施实施的效果进行的一种具有教育性质的价值判断。性教育评价需要一定的教育测量工具和教育统计方法对性教育的结果进行诊断和评判、反思、改进。
3.1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
这是现代课程评价目标最基本的方法。性教育评价的主体必须有学生、任课教师、他人(家长、朋友、同学、同伴)的共同参与,应主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为主。自我评价的特点是时效性和及时性的统一,也是为大学生学以致用着想。
3.2评价的内容必须全面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是指性教育所指的各项内容都要进行评价。强调评价的可测性,是测量当代大学生对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度和灵活应用的程度。如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特别是异性交往技能,能在异性交往中做到适可而止,掌握分寸,会用性知识解释性生理心理现象,学会性自我保护,是评测的主要内容。
3.3评价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过程性评价是根本,因为性教育最主要是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把大学生从禁锢中解放出来才可以谈性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评价主要从性健康记录袋、交谈推测、问卷调查、同伴讨论等方法。总之,以制度为约束,增加性教育的学分就能保证性教育的成功开展。
4非正规性教育途径:更贴近,更有优越性
鉴于性健康教育与我国传统性观念中的博弈,因此在研究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时要从大学生的可接受性心理来考虑其教育的特殊性。在常规开始性教育健康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借助非正规性教育的方法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性教育。
4.1建立性健康咨询中心
必须由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教师担任咨询顾问。性健康咨询中心设立电话、QQ、微信、微博、网站。学校要把部分预算支出投入到性健康咨询中心来,健全各项硬件设施,为性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4.2重视同伴性教育的作用
同伴性教育应当作为性非正规教育的主体。同伴性教育是指同年龄同辈分之间,以自己的经历和认识为真实的教育内容向同伴讲述性认知,以达到对同伴有教育意义的效果。同伴性教育的优越性在于无隔代性和天然的宽松交流空间,使得讲的人,讲得更生动,听的人,听得更专心,彼此产生巨大的共鸣。
4.3举行各类性教育活动
比如定期举行性健康辩论大赛、性健康知识问答活动等方式,让性专家、性学者做顾问和评判,最后以达到性教育的目的。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第一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入学前,体育课较少平均每周两节;早上吃早餐的,其中男生为252人,女生为198人;平时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男生为146人,女生为162人;夜晚11点之前休息的,其中男生仅有35人,女生68人;在活动前因没有参与热身活动而受伤的人达到136人;在活动中没有补充水份的人多达266人。数据整理统计后我们可以得出,用早餐人数占到45%,每天接近一半的人不用早餐,平时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30.8%,夜间11点之前休息的人数占10.3%,在活动前因没有参与热身活动而受伤的人数的百分比为13.6%,在活动中补充水份的人数的百分比为73.4%。通过第二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体育课增加平均每周有四节;早上吃早餐的,其中男生为435人,女生为465人;平时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男生为378人,女生为324人;夜晚11点之前休息的,其中男生有309人,女生387人;在活动前因没有参与热身活动而受伤的人数占45人,百分比为4.5%;在活动中没有补充水份的人数占57人,百分比为5.7%。数据整理统计后我们可以得出,用早餐人数占到90%,平时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70.2%,夜间11点之前休息的人占到69.6%。两次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表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知识、学习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后大学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多数人都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均增强了健康保健意识。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讨论
目前许多高校均认识到健康保健教育的重要性,不再认为健康保健知识不能提高大学生的成绩同时也不能提大高学生的修养,都注重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及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差,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高校同时也重视体育教育,体育课也规范化,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受伤。
面对大学生刚入学时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学校重视健康教育为主的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都是为了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因而要把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其次在实践中加强健身保健知识的教育和建立窗口以供学生健康保健知识咨询: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健康保健知识水平,结合相关事例讲解健康保健知识,让学生科学的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并发动体育爱好者和医学爱好者成立健康保健知识咨询站,为学生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健康和保健问题,为学生提供保健知识;同时还大力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和拓宽健身保健课的内涵:学校开立健康教育知识选修课并把健康教育融合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开展多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健康保健知识答题竞赛、与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学生联谊探讨体育和健康知识、社团宣传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等,让大学生了解掌握健康保健知识的重要性;最后培养大学生终生健康的意识:现在许多人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存在健康危机,而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更要有终身健康的意识,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卢元镇教授在《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曾指出这样的观点:机械化、电气化的社会文明会造成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而高营养、低消耗的代谢会造成人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的生活会造成的人的心理障碍与疾患;高危险的生活、高密度拥挤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容易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等,这将造成“文明疾病”和“都市疾病”的广泛蔓延和爆发。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知识标识;互动
尽管相关规定对幼儿健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发现部分幼儿园并没有将幼儿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师生之间对健康知识的互动性也不强,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幼儿互动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健康知识标识设置与幼儿互动的必要性
确保幼儿健康是幼儿园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幼儿园经常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为促进幼儿对健康知识的理解,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健康知识的传播中与幼儿互动,帮助幼儿快速掌握健康知识。幼儿年龄较小,记东西的速度快,但忘记的速度也很快,再加上幼儿习惯是多次练习下的结果,所以,只要经常练习,设置合适的健康知识标识,经常与幼儿互动,就能让幼儿记住健康知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健康知识标识与幼儿互动措施
(一)幼儿园健康知识标识设置
为做好幼儿健康教育,可以在幼儿园中设置一些健康知识标识,帮助幼儿记忆,如很多幼儿园在进门以后都有一定数量的圆柱,可以在圆柱上粘贴健康小知识,如,多吃蔬菜、水果身体好,可以将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蔬菜、水果图片张贴在上面,最常见且具有补充维生素C作用的蔬菜有柑橘、西红柿、大枣等。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看图片说蔬菜或水果的名字,幼儿都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希望能够获得教师的认可,所以在老师提出问题以后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如果存在错误答案教师及时纠正即可,然后每天都要让幼儿观看一下圆柱上的健康小知识,让他们掌握这些蔬菜、水果的作用,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记住这些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圆柱上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健康知识问答题,这也是加强幼儿对健康知识理解的有效措施,如某幼儿园在每周五下午时都会重新张贴与本周健康知识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回答,由于幼儿记忆能力有限,所以,每次设置的问题不能多,控制在10个以内,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幼儿就会获得一个小奖励,这样幼儿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这一环节被称为“健康知识问一问”。在月底的时候,幼儿园又会将以前所学的健康知识汇集在一起,设置几个题目帮助幼儿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还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讲健康知识,也就是“健康知识说一说”环节,长此以往,幼儿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健康小知识。
(二)与幼儿互动
在幼儿学习健康小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幼儿园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健康知识学习活动,让幼儿掌握必要的健康食谱,为加深幼儿的记忆,可以将学习的健康食谱内容做成食物供幼儿食用,如星期一的午餐为面条和菠菜汤,那么,就可以将这些食谱作为幼儿学习的内容,在幼儿吃饭前,教师要告诉幼儿这就是健康食谱中的一部分,然后问幼儿:“吃饭之前必须要做什么?”幼儿就会回答:“洗手。”“洗手r要用什么才能洗干净?”幼儿回答:“洗手液、香皂。”那么就让幼儿排队用洗手液洗手,且将手擦干后再吃饭。在吃饭前后问一下幼儿“小朋友们,今天中午我们吃的是什么饭?”幼儿就会回答教师的问题,由于幼儿园每周的食谱基本固定,长此以往,幼儿就会记住。同时,在幼儿健康教育中,还要设置一些与天气有关的内容,不同的天气要穿戴不同的服装,防止幼儿感冒,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幼儿:“冬天给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需要穿什么衣服?”然后再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幼儿回答,如“今天天气比较冷,那么我穿夏天的裙子可不可以?”也可以问:“手上被蚊子咬了一下,要怎么处理才不会痒呢?”这样就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幼儿也会逐渐掌握这些健康小知识。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幼儿园要始终将保证幼儿健康放在首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张贴健康小知识,并经常让幼儿学习,教师也要经常与幼儿互动,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做好健康知识传播,让幼儿逐渐掌握这些健康知识。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幼儿园健康知识传播与幼儿互动的措施,认为应重视教师在健康知识传播中的参与,多与幼儿沟通,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做好幼儿健康教育,希望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曾瑶,刘河燕.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8):107-110.
1.陪伴初中生走过青春期。
初中生物课程中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知识是学生认识自我、健康生活的前提。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好奇心自然强烈,平时生物课上,经常有同学将教材翻到“人的生殖和发育”,待老师走近便迅速将课本合上。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制订青春期教育策略时,笔者紧密围绕实际,采取了以下做法:(1)面向全体学生系统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知识,开诚布公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2)从人的诞生讲起,由生殖系统自然过渡到人的生殖发育,说明人具有生殖发育能力是天经地义、正常的事情。(3)介绍男女在青春期出现的最明显第二性征“遗精”和“月经”知识时,指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生殖系统成熟的标志。(4)提醒学生,青春期是人生的危险期。犯罪初犯期和高峰期恰恰都处于青春期。为避免误入歧途,网吧、KTV、游戏机室、录相厅、台球室等场所不要进入。(5)强调人的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期,要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期,指导男女同学在交往时要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2.倡导初中生注重健康饮食。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饮食结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儿童肥胖症、挑食、无规律进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凭借生物学科特有的优势,渗透给有关孩子正确饮食的健康教育,是关系孩子一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首先,在教学中向学生宣传正确的营养及健康的概念。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饮食与营养”一节,要求学生明确食物中所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尝试为家人设计一份合理营养的一日三餐食谱,并没有明确营养的概念。因此,可以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补充《卫生与健康》中提到的营养对生长发育作用。其次,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十大垃圾食品的危害。这部分内容在生物教材和《卫生与健康》中都没有涉及,但却是生活中对学生危害最大的。因此,有必要作为增加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总之,在传授理论知识中加强学生的理解,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倡导初中生注重健康饮食。
3.培养初中生良好用眼习惯。
目前,青少年视力普遍低下。大部分学生忽视用眼卫生的“二要”“二不要”要求,造成眼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近视。再加上学业压力大或沉迷电视、网络、电子设备等,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也使学生长期处于近视状态。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糖类物质也会加速近视的形成与发展。苏科版生物学教材“眼与视觉”教学中,通过模拟改变晶状体的凸度、眼球前后径的长度,探究近视的成因。通过探究,学生不仅了解了近视的成因,同时还增强了爱眼、护眼的意识,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4.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致病因素不断增加,现代疾病及新型传染病的层出不穷,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通过“评价自己的生活习惯”“评价自己的体重指数”“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烟酒、拒绝,体验拥有健康生命的可贵,为自己、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5.树立初中生人身安全意识。
《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把“健康地生活”引入到生物教学中。生活中,意外有时会不期而遇。当意外发生时,能否用科学、合理、准确的方式进行紧急救护,其后果是完全不同的。苏科版生物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单列一节“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安排了“现场急救”和“安全用药”两部分内容。学生进行了止血包扎、胸外心脏按压和模拟人工呼吸等模拟操练,学会判断出血类型,掌握科学的止血方法,能在病人发生意外呼吸、心跳骤停时采取紧急救护,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对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并能设计常备的家用小药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树立人身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救和救人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