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8 蒲公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色通道”内的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4、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学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揭题:
1. 多媒体出示:蒲公英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小绒球的动画。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植物,你知道吗?
2.板书课题:8.蒲公英齐读课题。
3.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说吗?(生自由答)
4.师简介蒲公英。(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时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训就像白色绒球,有风时随风飞散。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
二、初读感知:
1. 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谁生字字音;
(2)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 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带读生字词。
(2)(增加难度)多媒体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花托 绒球 降落伞 嘱咐 记住 表面 沙漠 迷惑 湖泊 黑黝黝 瞧 富翁 波光粼粼
指名读,齐读,指读。(注意两个多音字“泊”“降”及“黝、翁、粼、嘱咐”的读音)
(3)(进行表扬、鼓励,再增加难度)多媒体出示句子:
①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②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A.指名读,学生评议。
B.出示停顿符号,再齐读。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找愿意读的学生,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读的段落)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并指名说说大意。
(2)多媒体出示蒲公英图片,想一想:
①“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生:蒲公英的种子)
②“花托”是什么?(生:老师我想用鼠标在图上点出来)(生:老师我用手做个动作来表示)
(3)指导用“可爱”造句。你觉得那洁白的小绒球长得怎么样?(生:很可爱)你能用可爱说一名话吗?
(4)指导朗读。(媒体出示前面蒲公英花瓣落了,小降落伞随风飘荡的动画)
同学们看,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也许要到飘落天涯海角。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多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生:激动、愉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上课内容。
2、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3、复述指导。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花托 绒球 降落伞 嘱咐 记住 表面 沙漠 迷惑 湖泊 黑黝黝 瞧 富翁 波光粼粼
2、提问: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四自然段(第2、3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小降落伞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干什么?下同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生:太阳公公叫小蒲公英们不要落到沙漠里,也不能落在湖泊里,要落到泥土里。
(2)这是太阳公公看见小蒲公英们在空中飘荡时,嘱咐他们的话。
A.“嘱咐”是什么意思?(生:告诉别人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生:告诉别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B.能不能换成“教育”、“命令”或“吩咐”?(生:不能,这里是太阳公公对小蒲公英说话,是长辈对晚辈说话,当然用嘱咐。)(生:太阳公公讲话很亲切,而“教育”、“命令”和“吩咐”不能表示讲话亲切。)(生:“教育”一般是老师对学生是教育,而“命令”和“吩咐”一般是上级对下级,都不亲切,所以不能换成“教育”“命令”或“吩咐”)
.动动脑筋,看看“嘱咐”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生:我觉得同辈之间也可以用,比如说同学经常忘带红领巾,我就可以嘱咐同学带红领巾。)
D.用“嘱咐”造句。
现在你们都开情了嘱咐的用法,那么你能用嘱咐说一句话吗?
(3)指导读出太阳公公的语气。(带头饰读,指名读,齐读)
(4)太阳公公告诉小蒲公英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地方能去?(多媒体出示列表。生答师填写。)
沙漠是什么样的?湖泊呢?泥土又是什么样的?(看图体会沙漠是金光闪闪的湖泊是银花朵朵的,泥土是黑黝黝的情景。)
()学习关联词:“只有……才……”并造句。
A.太阳公公告诉小蒲公英们,除了黑黝黝的泥土,其它地方可以去吗?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多媒体出示书中“只有……才……”的句子。)
B.讲明只有后面的句子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除了它,其它的都不行。
.谁能用只有……才……造句?
2、学习第3自然段:
(1)设置小蒲公英们出发后准备落脚的情景:
A.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蒲公英们,我们可以动身去旅行了。到哪儿去安家呢,咱们还是一边旅行一边决定吧1孩子们,风伯伯来送我们了,来,动起来!
(学生带着小银条做自由飞行状)(多媒体发出风声)
B.出示画有湖泊、森林、小河、房屋、田野、沙漠的板画。
.孩子们,在快乐的的旅行中,你见到了什么?你想住在哪儿?请你们边旅行边说说自己看到的和自己决定住下来的地方。决定好了就住下来吧!
指名说说自己想住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想住这里?(生做飘的动作到黑板前表演说:我想住在森林里,那里有许多花草树木可以做我的好朋友陪伴我;我想住在屋顶上,可以看到远方的风景;我想住在沙漠里,那里阳光充裕,可以天天晒太阳;我想住在湖泊里,那里波光粼粼,一定很好玩;我想住在城市里,那里热闹繁华,一定会生活得很舒服……)
(2)好的,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蒲公英们又是怎样想的。(看书中大部分蒲公英们的想法。)
A.师引读小蒲公英们大声答的话。
B.抓住两个感叹号指导读好语气。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句的标点符号有些特殊?(生:有两个感叹号。)为什么呢?(生这里表示小蒲公英们很肯定,他们的决心不动摇)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生:肯定,不可动摇的语气。)
指名读,分大组齐读。
(3)小蒲公英们都这样做了吗?
A. “一颗种子”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a.“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用什么语气读?指名读。
b.“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这句话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到吗?(生:一定,准会。)这颗小种子他自己以为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准会变成百万富翁,事实上,一定是这样吗?(生:不一定。)这句话又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生:自以为是。)指名读。
.齐读这颗种子的话。这颗种子觉得到金光闪闪的地方会怎样?(生:会变成富翁。)(多媒体出示:富翁)
B.另一颗种子又怎样呢?(生读书中句子)用得意的语气读。(齐读,分男、女生读)
(4)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学习第三段(第4自然段):
(1)设置小蒲公英们落脚后的情景:
①好,你们和书上的小蒲公英们都找到了自己想住的地方,那么一年后我来看大家过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一年后……)
②时光过得真快!一年过去了,谁能告诉我,你生活在哪?现在什么样子?(师下去采访:我生活在森林里,有大树的呵护,我生活得很好;我生活在湖泊里,很不幸,我被淹死了;我生活在城市里,环境很不好,又没有泥土,在水泥地板的缝里生活得很不好;我生活马路边,生活还好,只是很瘦;我生活在沙漠里,早已被干死了……)
(2)你们由于当初的选择不同,于是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两颗小种子的结果又怎样呢?齐读第4自然段。(填多媒体的表格)
三、总结全文:
1. 去沙漠的小蒲公英干死了,去湖泊的小蒲公英淹死了,这是为什么呢?(生:蒲公英本来就应该生长在泥土里才对。)
太阳公公的话多有道理呀,让我们再读一读太阳公公的话!
2. 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生:做人要脚踏实地。)(生: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生:做事要实事求事,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生:还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生边说师边板书。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地方 (表面)现象 结果
沙漠 金光闪闪(富翁) 早已干死
湖泊 银花朵朵(欢乐) 早已淹死
泥土 黑黝黝 茁壮成长
9、三袋麦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学会用“ 拜访” 说一句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拿来了节日礼物——三袋麦子
2.谁来说说,土地爷爷把这三代麦子送给了谁?(贴小动物的头像)
3.小猪、小牛、小猴得到一袋麦子后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小结:我们三个动物朋友各有主意;小猪刚过了年,就把麦子吃光了;小牛很会保存,经常把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是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板书:吃 存 种)
二、学习---9自然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土地爷爷又来拜访我们三位动物朋友。小猪,小牛和小猴会怎么回答?土地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赶快打开书本,读读课文--9自然段,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1.用“拜访”说一句话。
出示句式: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2.土地爷爷先来到谁家?指名读。
小猪说了什么?小猪的神情、语气指导。
“不由得舔了舔舌头”谁来表演一下。
假如你是土地爷爷,怎样评价小猪呢?
小结:恩,原先老师认为小猪好吃懒做,没想到在这个故事中,它还会做各种美食,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美食家呀!
3.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了谁家?指名读。
小牛说了什么?小牛的心理、语气指导。
土地爷爷会怎么夸小牛?
小结: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
4.接下来该去拜访谁了?
小猴是怎么接待土地爷爷的?齐读。
师:“神秘”是什么意思啊?
生如果感到困难,师点拨:小猴神秘地说:“请跟我来。”土地爷爷知道是什么事吗?土地爷爷会想什么?
是呀!小猴要带我上哪,真让人猜不透,这就叫“神秘”。师生配合表现出神秘
小猴是怎么说的?指导热情、好客、高兴的语气
土地爷爷是怎么表扬小猴的?
小结: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并种下地,收获更多的麦种.小猴确实有远见,够聪明。
三、多元认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这三个动物朋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想法不一样,但都有道理.大雪纷飞,又要过年了.有一天土地爷爷也拎着一口袋东西来到你的家里,他说这是聪明的小猴送给你的一口袋麦子.这袋麦子呀,金灿灿,颗粒饱满,你拿到这袋麦子会怎么处理呢?
小结:小朋友都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懂得学习三个小动物的优点,将他们的方法合起来,就更有头脑啦!
四、迁移拓展提升思想认识
如果把麦子当钱的话,小猪是个有钱马上花,懂得享受的人;小牛是个有钱慢慢花,善于计划的人;小猴是个用钱去投资做生意,敢于冒险的人。你过年得到了压岁钱,会怎么处理?
五、作业超市
1.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身边的朋友听.
2. 课本剧续演:土地爷爷给你送来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处理?可以3、4个人为一组,排练出来。
板书设计: